庾坤
摘 要 深厚的荆楚文化底蕴,孕育了绵延发展的皮影艺术。在时代前进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皮影艺术遇到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深入观众视角,运用动作捕捉技术等手段推动皮影艺术数字化进程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皮影戏 数字动画 民间工艺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文明进程与人们精神文化要求的提升的背景下,从剧目创新、造型变化、表现技术等方面对皮影戏艺术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利用包括动作捕捉技术等一系列最新的科技手段,结合现代动画艺术设计优势,推动现代皮影戏艺术不断发展。
1荆楚文化积淀为皮影戏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条件
荆楚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地域特色鲜明,更是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又重要的影响。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渊源,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诞生于此皮影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百姓耳熟能详的文藝载体,对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众多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皮影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的已经成为经典剧目,传承至今,依然备受喜爱。
2动画捕捉技术对皮影戏发展的重要意义
皮影戏的发展历史相较电影、动画艺术设计更长,称之为动画创作的鼻祖也不为过。皮影戏中的人物自然是剧目的灵魂,但是传统的皮影戏表演,故事情节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在人物造型和演绎上立体感不足,将皮影的故事性与动作捕捉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推动皮影戏更加生动。当然,这需要技术与艺术之间深度、贴切的融合,在造型、动作技术处理等方面不断尝试,增加数字动画软件在皮影戏动作细节处理上的应用。
在人物动作设计方面。由于皮影戏制作要求高,艺术感染力更强,表演虚实兼有。根据人物造型,可以直观反映中国风格的服饰、色彩等元素,体会文化魅力。但是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动画人物的动作和画风要逐渐融入,如何继续沿用传统皮影动作技术,对体力和精力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然而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增加人偶的动作捕捉点,对于复杂动作的精细化操作将变得简单,也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需要。
场景设计也是皮影戏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烘托剧情、推进故事展开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传统的皮影戏表演中,受到场地、自然条件的诸多限制,在视觉上、听觉上无法让现代观众真切的感受到艺术魅力。需要在设计中借助动画技术,创设不同的场景,并且用技术手段完美切换场景,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上的满足,观赏到动作上的灵动。
众所周知,皮影戏艺术的制作过程要求较高,对材料和工序有明确的要求。不仅人物的画像要惟妙惟肖,而且人物的动作也要真实还原。精雕细琢之余,还要利用动作捕捉技术等软件手段,配合角色的动作与性格特征。
2.1先天不足是最大的障碍
皮影戏是社会进程的产物,有既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脱离了这些时空条件,皮影戏艺术将受到冲击。第一,皮影戏表演需要皮影艺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机器完全取代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皮影戏的旋律不同于民族乐律和流行音乐,在年轻人当中流传难度较大。第三,皮影戏在表演上对动作要求较高,受制于皮影艺术自身的要求,技术上突破困难。
2.2娱乐形式多样化,削弱了关注度
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传播媒介更加丰富,娱乐活动在满足大众视觉、听觉需要方面更加多元化。人们倾向于选择新、奇、特等娱乐方式。而皮影戏艺术形式以传统见长,在画面及吸引力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信息化时代人们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民俗、传统艺术,对皮影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3皮影艺人资源枯竭
现代人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对艺术审美的标准和需求与传统大不相同。能够潜心进入皮影艺术学习与传承的人才屈指可数。相比之下,人才会向更能取得经济效益的艺术领域聚集,对于需要长时间学习、掌握、熟练操作的皮影艺术来说是不可能的。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以来困扰皮影艺术的正常发展。
3促进皮影戏发展的策略
3.1打通皮影数字化的阻隔
皮影戏融合的是戏曲元素与影像,两者共同奠定了皮影艺术的艺术感染力。传统皮影戏从制作到动作周期较长,过程繁琐。利用电脑软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记住计算机在图形、动作捕捉方面的强大工具,模拟出皮影人物造型、服装搭配、舞台灯光,使皮影艺术焕发现代生机,同时提高皮影制作过程的效率。
3.2密切皮影艺术与数字动画之间的联系
现代年轻人对于动漫有很大的需求,然而,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动漫产业,国内动画产业化崛起还需要较长时间。皮影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形式,风格迥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利用数字动画的动作捕捉技术,打破时空条件对皮影戏的限制,促进数字化进程,实现皮影戏可以在更多的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上传播,吸引更多的观影群体。
参考文献
[1] 李中会.民间艺术赏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王熙.皮影戏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 关红.中国最美皮影[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
[4] 张俊霞,李慧玲.计算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2014,35(0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