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
摘 要 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类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加凸显,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突出作用,同时也满足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辅导员专业化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近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这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在高校毕业生占比分量不容忽视,连年的就业压力已成为大多高校工作中避不开的重中之重。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辅导员日益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这也意味着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所承担的工作越加具有针对性和迫切性,除了思政教育、日常教育之外,心理健康引导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也成为辅導员老师所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之一。
1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1.1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力符合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方向及目标
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急需一部分具备经验和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帮助这些毕业学生结合其自身素质、专业特长、家庭情况和社会职业的要求、工作特点的反面的综合考量并通过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分析给予毕业学生较为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目前而言这一工作在各大高校普遍由辅导员来展开。同时,在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就曾明确的提出这一职责"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突触反映了辅导员在就业、创业方面指导能力需求的迫切性,也为辅导员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1.2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力符合社会需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具体要求学生工作者要通过激发大学生就业的自主意识,促进大学生理性规划职业发展,鼓励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就业能力和择业能力。反映了社会对学生工作者就业、创业指导能力方面的要求。要帮助广大毕业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能力需求的岗位,辅导员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就业、创业指导能力。良好的人力资源分配既能确保毕业生就业、避免资源和劳动力的损失,也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局势。也是时所提倡的把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在高职毕业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
1.3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力符合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需求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经济独立性和对家庭经济反哺能力日益毕业学生及其家长的重视。家庭观点通常希望学生能找离家较近的“铁饭碗”工作,以保持长久而稳定的经济来源;毕业学生则倾向于“走得远、站得高”,对新兴市场和高风险、高回报的岗位趋之若鹜,同时也对具备高风险的自我创业保持着高度关注。辅导员需要统一二者追求的同时调和其矛盾,帮助毕业生分析家庭经济、伤病等显示情况,同时分析并帮助其实施能力范围内的“大展拳脚”。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还需要协调解决高职学生就业的难题,还需要以扎实的课程专业能力为基础,以服务工作为方向,以职业为载体,合理分析高职学生及其家庭需求的特点,统筹兼顾,促进高职学生人才的最佳分配。
2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能力的工作现状
2.1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逐步重视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将辅导员纳入专业教师序列,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数是年轻老师,与学生的年纪相差不大,有的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这样的先天优势决定了辅导员能够同所带年级的学生更加亲近的交流,拉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不仅是学生在学业、生活、心灵、思想上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群体的知心朋友,因此,从进校的新生开始,辅导员同学生群体长期建立起来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能够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提出更切合实际的建议,借助这样的特定优势,更快的帮助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同学解决问题。
再次,学生同辅导员接触的时间最长,不论是日常的课堂还是深入学生寝室,长期的学习生涯帮助学生同辅导员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学生群体也较信赖辅导员,因此,辅导员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方式针对性较强,通过了解学生,同学生谈心的过程中进行的职业指导渗透性较深,容易引起共鸣。
2.2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劣势
首先,辅导员工作事务纷繁复杂,导致辅导员工作策略概括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学习与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在学校,几乎所有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汇聚到辅导员手中,作为中间整理、汇总、交接的重要枢纽,辅导员的工作琐碎、繁多,很容易导致辅导员落入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流于表面的数据收集和事务处理,并没有充分的精力去深入思考就业工作的精准化、开展模式、就业形势分析等,更不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专长,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有方向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其次,专业能力缺乏。就业指导在许多其他国家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它既要求指导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求其能够时刻关注就业市场、分析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动态、解读国家的就业指导方针政策,还要求指导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解决毕业学生在求职前及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如过度焦虑、眼高手低、缺乏自信心等。因其专业性,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综合专业能力,而现实是大多数的辅导员从业背景多元化,具有心理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的辅导员较少,招聘辅导员强调其所在岗位的综合素质,而对于就业指导这一块的专业背景则无法兼顾,再加上,辅导员平时的专业化的培训较少,较浅,很难胜任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不强。同时,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也仅仅由思政课的老师每学期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书本上僵硬的知识并没有同现实的就业市场想结合,对于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定位就业方向造成了困难。
3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的建议
3.1加强学校对于辅导员展开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度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对于辅导员身上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国家不断的强调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许多高校造成的误区。就业工作面向的是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将学生输送到社会上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整个过程的复杂性使得高校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落实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每年反饋的数字量化的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就业水平的竞争方式,这就导致辅导员进入到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达到就业率而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学校对于辅导员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度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3.2建立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的系统化、专业化机制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知识。根据就业指导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树立辅导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形成培训体系,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校外培训或者校内指导学习,传输与时俱进的形势政策及了解社会市场需求,帮助高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形成客观的认识。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学培训,帮助辅导员站在专业的角度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结合日常接触,为学生指引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3.3辅导员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着力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采用二种形式。第一,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这类课程一般由高职院校思政处老师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开展。 上课内容偏理论化、学习较枯燥且开设学期较短。第二,学校心理咨询室里心理健康老师的就业指导。由学生主动联系老师,通过谈心的方式解决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这类咨询涉及的面较窄,不能为全部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骨干,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的思想教育中,采取的方式可有以下三种:
(1)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主题班会。通过辅导员系统讲解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会后开展讨论,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择业这方面的思想动态。
(2)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就业择业意向。
(3)开展就业创业等文体活动,如就业技巧培训、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等,让高职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相关过程,提高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任跃辉.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问题探析[J].群文天地,2012(03):114-114.
[2] 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就业,2013(06):25-26.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Z].2002-12-30.
[4] 叶桦,高旭亮.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与职业能力要求[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5] 韩威,蒲蓬勃,周丽丽.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的发挥[J].科技信息,2012(21):1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