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升起 汪素娟 王奇 郭琪
摘 要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都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安全感属于人的意识范畴,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唯物辩证法作为揭示世界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本质规律,深入挖掘安全感培养过程中的辩证因素,科学处理好“他育”与“自育”、“过程”与“结果”以及“安全感”与“危机感”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安全感的培养,进而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高职生 安全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和合格公民的培养基地,更应紧紧把握时代主题,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安全感相对于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然而,安全感作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平安家园(校园)建设成果要转化为学生主观的安全感,最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深入挖掘安全感培养过程中的辩证因素,有利于学生安全感的培养,进而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1运用对立统一律,处理好“他育”与“自育”的关系
对立统一律讲的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当前,各高职院校平安校园建设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安全防范、心理咨询等方面均已形成完整体系;安全事故发生率也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然而这种“360拔匏澜鞘健钡陌踩揽靥逑邓斐隼吹摹昂托场狈瘴е校盏降耐皇恰鞍踩丁钡摹坝恪保慈狈υ诰堋⒊逋恢蠖玫健鞍踩小钡摹坝妗薄R蛭嬲暮托呈窃诓欢辖饩雒堋⒊逋恢惺迪郑浔局示驮谟谛鞑钜?化解冲突,促进发展。今后,高职院校在继续巩固当前平安校园建设体系基础上,应加强与所在地公检法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以班主任为沟通纽带,加强体验式案例和室内外素质拓展实践教育,并允许学生自由表现出恐惧、焦虑和失望,使安全感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内心。
2运用质量互变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质量互变律是指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告诉我们安全感培养要注意平时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到突破了度的限制时,就达到了质的飞跃。当前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和实习安全等领域。安全感作为一种内心感受,任一领域安全遭受重大威胁,特别是个体缺乏相应应对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整体安全感的缺失。因此高职生的安全感教育,应在承认“过程性”的基础上,对各领域安全及其威胁的知识、应对技巧进行有计划的传授、训练和培养。并运用问卷调查、安全感培养APP等手段适时检测(自测)安全感培养的状态和效果,并据此调整培养内容、措施,进而使个体完成安全感的自我构建。
3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处理好“安全感”与“危机感”的关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指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必然体现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以及实践等各方面,并对这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高职生生源质量上的弱势地位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都对高职安全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正如因为怕黑才有了电灯,怕死才有了医学的飞快发展。适当的危机感、恐惧感是个体改变、创新的动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是安身立命之道。高职院校和学生自身应善于在外部大环境和自身内在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安全感”与“危机感”的冲突与平衡中,与时俱进,适时优化学生安全感的培养。
同时,必须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夯实安全感構建的物质基础,就是抓住了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感培养和平安校园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齐卫平.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需要[J].国家治理,2017(44):37-40.
[2]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113-115
[3] 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7880-7883.
[4] 田心铭.对立统一规律的系统阐述——《矛盾论》研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20-28.
[5] 陈静.对质量互变规律的再认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3-34.
[6] 赵家祥.“否定之否定”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