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路径探析

2018-09-17 08:12:12张楚舒
浙江经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温州诚信信用

□ 张楚舒

温州信用建设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质量立市、品牌兴业、信用温州、示范创建四个阶段。尤其获批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温州信用建设推进力度明显加大。总的来看,“四个初步”显成效:初步形成领导小组总体统筹、信用办具体协调、部门市县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组织架构;初步建成信用建设基础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线上“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并建立信用信息省、市、县纵向互联互通和部门间横向交换共享机制;初步形成多领域、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纳税A级主体等22类“红黑名单”对象的信用联合奖惩有力有序;初步形成了以“8·8诚信日”为文化宣传品牌,线上、线下诚信示范宣传阵地共同发声的信用温州城市文化。

然而,目前来看,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仍然较多,主要表现为四个“尚未建立”:一是尚未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二是尚未建立各部门共建共为、协同联动的信用管理体系;三是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四是尚未建立良性发展的信用服务市场,信用服务产品单一且数量较少,市场对信用产品需求不足。

温州20多年推进信用建设的实践以及信用建设的现状和面临问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环境,就必须构建点面结合、条块衔接的全过程信用管理体系,即“打造一条流水线,筑牢两个基石,抓好三大主体,构建四位一体运行机制”。

打造一条管理流水线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信用管理流水线,即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温州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以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披露、信用承诺、信用报告查询使用为主要手段的事前信用管理。二是建立以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分类评价、大数据检测、第三方信用评估监督等为主要手段的事中信用管理。三是建立以严重失信黑名单、舆论曝光、联合惩戒、信用修复和异议投诉等为主要手段的事后信用管理。打造贯彻到市场主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监管流程。

筑牢两个“刚柔”基石

信用建设必须德法并举,规制建设和诚信文化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体两翼”。信用制度的刚性约束和诚信文化的“柔性”制约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手棋”。

筑牢规制建设的基石。进一步加强立法规划、组织和研究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以我国首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地方行政法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为参考标准,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具有温州特色的涉信法律法规体系。借助设区市赋予地方立法权的有利契机,按照“规范性文件—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循序推进的思路,将部分涉信规范性文件上升为政府规章,并适时推动其成为地方性法规。二是完善信用标准体系。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浙江省标准,结合温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建立健全温州市信用基础类、信用信息技术、信用业务及服务规范、信用监管类等信用标准体系。

筑牢诚信文化的基石。建立诚信文化宣传长效机制。一是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不断创新“8·8诚信日”活动载体,通过信用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等“接地气”的活动,充分展示温州信用建设历史、文化和成果,增加温州信用建设可视度。二是建立诚信宣传长期阵地。利用《信用温州》杂志和“《温州晚报》信用建设专栏”建立诚信宣传主阵地,加大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传播的力度。三是深化诚信教育和人才培育。将诚信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系列,贯穿基础教育至大学教育。开展诚信教育进校园工程,定期组织校园诚信宣讲活动;强化信用工作人才培训,每年举办信用建设专题培训班。

抓好三大信用主体

抓好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加快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三支重箭”。

社会整体信用体系是一个由个人信誉、企业守信和政府信用构成的塔型结构。政府作为发挥社会治理作用的中心,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因而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政府要率先垂范强化行政系统的信用意识培育,塑造政府自身诚信,同时不断发挥组织保障作用。从温州多年实践经验中不难看出,政府还要继续扮演好强有力的组织者、规制设计者、机制建设推动者、信用活动参与者的角色,积极协调引导各领域信用建设形成合力。

企业信用作为社会运行的本质、核心,是政府、公民生存线,也是社会安全底线。必须引导教育各类企业遵循合法经营基本行为规范,加强企业的诚信宣传和信用知识培训,促进企业加强信用管理,逐步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将信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努力建立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环境。

个人的信用状况决定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信用状况。从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到社区、农村基层组织都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对公民进行具体化、通俗化、多样化的诚信教育,通过制定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乡规民约、市民公约、学生守则等,开展“重合同、守信用”“青年文明号”“质量月”等诚信主题活动,让诚信意识深植市民心中,为“信用温州”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构建“四位一体”运行机制

以数据为关键、以平台为基础、以联合奖惩为抓手、以行业为支撑,构建“四位一体”的信用管理运行机制。

数据归集是关键。没有信用信息数据支撑的平台,犹如没有车辆通行的高速公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要把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常态化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结合国家和浙江省信用信息目录,适时更新完善目录,实现信用信息全方位归集和实时更新。

平台建设是基础。在数据归集基础上,建立各部门系统与综合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之间的共享机制,协调相关单位做好以技术为支撑的端口连接和数据共享,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纵向到底”信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为政府部门实现信用联合监管和满足社会各界信用信息需求提供更为全面、便捷、高效的信用服务。同时要根据严密的信用信息分类办法开放信用信息查询权限,确保信息数据得到安全、高效使用。

联合奖惩是抓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一是创新“信易+”产品,以“信易+”项目为载体,推进守信激励创新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通过信用分类监管确定诚信典型,提升“百佳诚信企业”“绿色信贷”等具有温州特色的守信激励品牌。二是建立相关部门联合奖惩查询—触发—响应—落实—反馈业务流程,由发起和实施部门向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定期推送奖惩对象和奖惩措施。三是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明确各类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期限。支持有失信行为的个人通过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

行业发展是支撑。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的前提是信用产品的广泛应用,一是创造需求,加大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投标、重点建设工程、金融信贷及其他社会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的应用。二是开放信息,凡是可公开的信用信息都应向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开放,探索建立第三方协同监管制度,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行业诚信分类考核评价。三是规范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发展一批公信力强、市场认同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本地信用服务机构。

猜你喜欢
温州诚信信用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06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5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