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文与作文的结合

2018-09-15 08:56李经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结合课文作文

李经波

摘 要 语文的内容是课文与写作两大重点。课文为作文提供范例,作文从课文中获得营养,但在教学中,往往两者分离,收不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课文 作文 结合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课文教学目标是阅读,但阅读有两个作用。一是培养阅读能力,泛读精读,理清文章结构。题目与文章的关系,正文的谋篇布局,语言风格,写作技巧。文章中心,材料是怎样围绕中心而突出中心的。培养了阅读能力,就可以扩大阅读范围大量的获取知识信息。比如延伸到课外阅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是课文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但它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对写作起示范作用。每个单元完了,都有两节作文课。作文形式与本单元课文内容一致。如本单元是记叙文(狭义),则这单元的作文就写记叙文。本单元内容是说明文,则作文就写说明文。初中语文是以记叙文为主要内容的,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若本单元是小说,是否也要写小说呢?新课程标准并无要求,但也可以尝试,按写记叙文处理,不过应加上描寫训练。学生写的小说不论不类也无妨。总之懂得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就是收获,至于议论文,并不要求学生要有高明的立论,写成一篇正论文。只要求学生写一事一议,即是收获。至于诗歌,初中只要求欣赏,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但对优等生诗歌爱好者,则可以在兴趣小组里搞些创作,老师单独指导。以上是课文教学为写作提供范例的概括介绍。那么课文教学怎样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呢?那就是在课文教学中不忘联系写作中的问题。要联系写作文中的问题,先要把在作文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收集起来。分类整理成册,在课文教学中,有机地联系作文中的问题。比如,有学生作文审题不准,教学中就提醒那些学生,看看这篇课文题目与内容是怎样的关系。你们在写谋篇作文时,为什么没审准题。又如,在教小说课文时,针对作文中对人物的叙述过于概括,就可以这样提醒;平时写作文写到人物时,总是表现不了人物的特征。虽然不是写小说,但人物形象是体现精神风貌的载体,仔细看一看本篇课文,这里是怎样表现人物的。从语言描写到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方面加以强调。而且还可以把收集到的学生作文中,写人物太过概括的实例,念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中表现人物的部分,比一比,想一想。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写作的心情留意课文。学生也会调出自己作文中了出现的问题,从课文学习中得到解决。例如有个诗歌爱好者,在习作的诗歌中这样写道:“他去了(死),走得如此匆忙,一座座青山泛着苍翠,一条小河卷起浪花。”这显然是不成功的。在教《周部理,你在哪里》一诗时,教师就特别提醒。看: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你在哪里?”山谷问音:“在这里,在这里……”。这节诗直接把高山拟人化了,山谷的应声成了语言,青山有情,隐含着周总理踏遍青山(深入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青山也对他如此熟悉与亲切(人民对总理的亲切感)。这节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表现了总理与人民的亲密关系,现在念一位同学的诗歌习作吧。(念出上面那节习作)。大家思考一下,这节诗不成功在哪些,经启发思考,老师总结:这节诗,景与情是分离的。那人去了,山与水只不过客观在存在于那儿罢了。要使情景交融,想想应怎么修改呢?学生经过思考纷纷发表看法。老师总结:山应因他的去而悲,水也应因他的去而哀。可以改成:他去了,走得如此匆忙,青山献上翠绿的花圈,河水奏响哀挽的悲歌。好了,这节课不是专门的诗歌探索课,点到为止。这位老师就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作文教学联系课文内容。既然课文是写作文的范例,那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不可否认,学生在写作文时,受到课文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如果将那种影响与写作联系得更紧密些,其作用将更大。

例一、有学生写作文对选材表现中心不够准确,中心表现便不突出。这时,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可以去翻一翻谋篇课文,看选材的典型性,于是那些学生便放下笔,或掩卷回忆,或拿出课本查看。回忆当时老师是怎么分析的。现在这篇作文与此课文文体同类,表现形式也相似,原因找到了,是自己孤陋寡闻,储存的材料有限,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只好搜肠刮肚重新选择。终于找到合适的了,弥补了作文的不足。例二,某次作文是《家乡巨变》,本子上收起来后,浏览了一遍,共同存在以下不足,即写现在的面貌详细,而以往的旧貌太简单,不足以衬托现在的巨变。对这个问题,老师不必一针见血地指出,而是找一篇文章,如果课文中没有则找一篇课外文章,也是写巨变的。如《石头沟巨变》。找出这篇文章在班上念一遍,念后让学生思考,看看能悟出点什么。由于都是写巨变的内容,所以很快便悟出对本次作文有示范作用。他们很快便发现《石头山巨变》。把现在新貌与过去的旧貌都写得十分细致传神,由些突出“巨变”二字。看学生有所收获,老师再抽学生谈感悟,老师再强调。这时,同学们从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当修改的修改,当重写的重写。真正从范文中获得了启发。例三,在教过一篇小说之后,老师针对文学兴趣小线的人创作的小说,让他们以这篇课文为范例,对自己的小说习作重新审视。文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深有感触,课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习作,并找出了不足,作了细致的修改。有的找到了在语言描写上的不成功,原因是平时缺乏对人物的广泛观察、比较。

以上教法,提高了学生对“学以致用,用心再学”的道理的理解,并变为学习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结合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