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产业战略、教育战略均有一定程度调整,“工匠精神”越来越广泛地被提及,也成为人们求学、就业的普遍追求。就工艺美术教育而言,工艺美术中对技艺的传承也对现行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校企结合、行业规划融为一体,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艺美术;教育
一直以来,工艺美术教育在不断探索适合教学内容发展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部分工艺技能已可以被先进工具完成,工艺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之间如何衔接成为从业者共同思考的问题,“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
一、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在工艺美术的传承中,学徒制在国内外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出色的培养效果被沿用至今,时至今日,学徒制仍然是部分工艺美术技艺传承的重要途径。传统学徒制中,学徒从小跟随师傅学习技艺,师傅一对一、面对面对技艺进行一一教授。学校教育普及以来,学徒需要完成义务教育,无法从小跟随师傅学习技艺,传统工艺的教授场合发生了变化。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同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学员直接发展,通过系统设计,将传统工艺美术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传授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相结合,最终达到学生习得技能经验、企业得到应用型人才,学校完成人才培养目的的效果。
二、 现代学徒制在工艺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工艺美术教育中应用较多,然而,现代学徒制尚未完全发挥成效,人才培养效果、教学模式规范等并未完善,现代的学徒制教育体系仍存在多种问题
(一) 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不高导致校企合作密度低。根据《连云港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主要产业群有现代农业、沿海新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重点产业包括石化产业、装备制造、物流业、新医药和海洋生化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滨海及休闲旅游业、商务商贸服务业、绿色食品产业、轻工纺织产业等。但是,根据2016至2017经省教育厅认定及申报的我市职教专业群(主要有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护理、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畜牧兽医、化学工艺、商贸与物流、艺术表演、建筑工程等11个)统计,无论是数量分布,还是层次水平,都远远不能满足港城产业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巨大矛盾。
(二) 现代学徒制规范性欠缺。就连云港市而言,因学校层次低,专业分布窄,政府、行业平台搭建乏力,致力于港城职业教育发展的企业家少,导致国家职教校企合作政策落实不到位,专业建设合作松散,兼职师资徒有虚名,产学研合作风声大雨点小,实践、实习、实训合作管理欠规范,本地企业反而与外地市学校合作较多。
(三) 对学徒的职业精神培养不足。由于师徒关系较传统更松散,學徒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缺失。培养人才不仅是对技能、手艺的传承,对人才的思想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也相当重要。步入工作岗位后,由于所学和所需存在距离,学徒往往存在心理落差,不能及时排解而导致职业懈怠等情况。
(四) 学徒流动性大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现代学徒制情况下,企业和学校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培养学徒,原意在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然而学徒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并不满足于原企业的待遇和平台,为了更好地待遇而频繁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原企业的付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三、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 为现代学徒制搭建务实平台。组建行业协会,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科技局、经信委、发改委、人社局、卫生局、环保局等部门在项目申报与执行过程中将学校和企业捆绑在一起,既牵线搭桥促进校企合作,又保证“现代学徒制”中人才培养完成的质量和成果的转化。
(二) 建立“现代学徒制”规范性。
以人才、项目为支点,以合作求共赢,以服务求支持,以多赢求持久合作,要真题真做,给企业盈利空间,要竭尽所能为企业提供人才、设备、技术、平台、项目支撑,从而博得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为现代学徒制的规范发展创造空间。
(三) 加强对学徒的职业素养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对学生的考核方法,将职业素养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中,以现代学徒制为主导,师傅将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任务进行分解,逐步安排给学生,鼓励学生了解创作的全过程,增加学生参与感和认同感。通过言传身教、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 结语
历史上,我国工艺美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悠久历史,在数千年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学徒制。新的社会形势下,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目前现代学徒制仍处于探索中,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才能使工艺美术的独特技艺发展广大。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7-103.
[2]刘涛.“学徒制”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之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26-30.
[3]王婷婷.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境及对策探析[N].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13-116.
作者简介:
张波,助理讲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