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挺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类型,具有迁延反复、病程长等特点,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听力下降,甚至失聪。目前临床多采用氯雷他定片等西药治疗,虽取得一定效果,但药物毒副作用大,长期使用易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毒性耳聋、耳毒性耳聋。中医学认为肝胆湿热对耳部听力有直接影响,与SOM的发生存在直接联系,主张采用清湿热中药治疗[1]。本研究用龙胆泻肝汤联合中耳炎散治疗SOM肝胆湿热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79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SO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耳阻塞感及听力下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女16例,男23例;年龄16~57岁,平均(34.50±5.20)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8.0±1.9)个月;伴有耳鸣7例。观察组40例,女18例,男22例;年龄16~55岁,平均(33.10±5.30)岁;病程1.5个月~6年,平均(8.2±2.0)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有关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的诊断标准[1],并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结合鼓室导抗图和声反射、耳内镜下窥鼓室内液平面,或行鼓膜穿刺或切开术抽出中耳积液确诊。①早期可见鼓膜充血、内陷,若有中耳积液,则可在鼓膜上见到液平面,或见鼓膜外凸,若反复发作可见鼓膜增厚凹陷、或见灰白色斑块;②耳内胀闷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自听增强;③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鼓室导抗图呈B型或C型;④鼓膜穿刺多为淡黄色透明浆液性液体,次为粘液及浆粘液。
中医辨证标准[2]: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自听增强,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
两组均鼓膜穿刺,抽取积液后口服氯雷他定片及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
对照组用复方中耳炎散(主要成分为没药、乳香、冰片、甘草)治疗,以消毒棉签擦拭耳道,将干净纸张卷成细管,摄入少量药粉,吹入患者耳道深部,日2次,连续治疗14天。
观察组于以上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龙胆草12g,泽泻10g,焦栀子9g,细木通6g,柴胡15g,车前子10g,黄芩9g,当归9g,生甘草5g。烦躁热盛加金银花6g,蒲公英10g;素体脾肺气虚加白术5g,徐长卿6g,黄芪6g,防风5g,桂枝9g;鼻塞加白芷6g,苍耳子6g。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持续用药14天。
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观察血清PAF水平及毒副反应。抽取3mL轴静脉血,采用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AF水平。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听力基本恢复正常,鼓膜标志清晰,声阻抗恢复“A”波,纯音测听气导阈值下降20dB以上。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听力有所恢复,声阻抗恢复为“C”波,纯音测听气导阈值下降10~19dB以上。无效:耳闭、渗液等临床症状加重或无改善,听力无改善,声阻抗无改变,纯音测听气导阈值下降不足10dB。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血清PAF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PAF指标比较 (µg/L,±s)
表2 两组血清PAF指标比较 (µg/L,±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92.10±44.37 97.20±42.84对照组 39 193.30±43.63 134.70±42.49 t 0.121 3.906 P 0.904 0.000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头晕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50%;对照组出现头晕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01,P=0.977)。
SOM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病变,属中医“耳胀”、“耳闭”范畴,主要由外邪入侵、肝胆湿热引起,《灵枢》有云:“胆足少阳之脉,起于……下到耳后……从耳后入中耳……贯隔,络肝属胆”;故补益正气、宣通脏腑、行气活血、祛邪毒为其治疗之根本[3]。中耳炎散是由冰片、没药、乳香等中药材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消炎之作用,能改善耳闭等症状,但治疗疗程长,短期效果不理想。
龙胆泻肝汤最早见于《医方集解》,由龙胆草、泽泻、焦栀子、细木通等组成,方中龙胆草为君药,可清利下焦之热、清泻肝胆实火;泽泻可利水渗湿;当归具有滋润养血之功效;柴胡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清肝胆实火气、利水渗湿之效。现代药理分析认为该方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之作用,可抑制咽鼓管炎症反应,保护咽鼓管黏膜,修复耳膜结构,促进听功能恢复[4];与中耳炎散联合可发挥内外互补、增效减副之作用,共同改善患者听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实了中耳炎散外用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治疗SOM的有效性。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AF水平与SOM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5]。PAF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可释放白细胞介素-8,引发炎症反应,增加咽鼓管压力,减少其局部血流,增加中耳内积液黏稠度,加重SOM病情。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14天后血清PA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中耳炎散可改善SOM患者血清PAF水平;同时本研究发现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说明中耳炎散治疗SOM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合中耳炎散外用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降低血清PAF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