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2018-09-13 11:05牟雪娇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意象诗词古诗词

牟雪娇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兴趣激发,引导思索;第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第三,大胆质疑,提升能力;第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做好这几方面,一定可以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古诗词兴趣方法鉴赏运用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的“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使我深深地震撼,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在我看来,我们中华文坛的古诗词就足以撑起一片浩瀚的星空,震撼我们的心灵。古诗词语言洗练,想象丰富奇特,真挚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其文字背后渗透的感情真挚,词藻华美瑰丽。本人经过7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虚心向周围资深语文教师请教学习,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对于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方面有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兴趣激发,引导思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古诗词有学习兴趣后,就会积极主动思索。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激情导入,事半功倍。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简洁、跌宕、引人入胜的导语,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到听课的状态,直奔主题。

比如,在学习《次北固山下》时,我以回忆思乡诗句导入,学生们回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等等。课堂的氛围立即被浓浓的思乡之情笼罩,为讲授新课做了极好的铺垫。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以音乐《但愿人长久》导入,学生们被演唱者清丽的歌声吸引,然后大家一起合作,把课本中的原文改换到歌曲中,课后我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会唱这首歌,学生们万没想到语文课的作业是唱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如以故事、复习、练习导入……但导入的内容要简洁明了、方向正确,这样才能直奔主题。

2.熟读成诵,走进诗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的学生要背诵61篇古诗文,其中古诗词40篇,可见,古诗词背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诵读是进入诗词意境的最直接感性的方法,通过诵读可以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要启发学生用延长的拖音和真挚的情感品味诗人一生征战的艰辛以及一腔爱国热情。

3.积累逐鹿,激情澎湃。为了使学生更轻松地、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为学生营造竞争氛围浓郁的环境。如组织学生参加班级举办的古诗词诵读比赛;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人人参与,人人都是参赛选手;抢答咏月诗词,为回答最多的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品。通过各种活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意蕴优美。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本人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了解诗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分析出实现词作者在不同时期思想起伏变化。如赏读李清照的作品,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很难洞悉词中真意。要将李清照早年生活、婚后生活、中原沦陷之后的生活连成一条线。学生了解之后,便会理解其作品中既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如赏读李商隐的作品,那就一定要了解“牛李党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夹在两党中抑郁不得志,却又不敢言说,所以才会有大量的“无题诗”流传后世。

所以在讲授古诗词课前,我会先让学生做预习,预习的内容包括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诗词的内容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诗词的主旨,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找出意象赏析意境。融合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便是意象。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选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等十个意象,从中不难分析出环境萧瑟凄苦,以乐景写哀情,更能感悟出思想的愁情。授课时应引导学生找出融合诗词作者情感的意象,再把找到的多个意象在头脑中加工转化,成为一幅多彩绚丽的图景。

3.抓住诗眼。古人写诗注重锤炼字句,力争达到传神的效果,而传神的字句就好似诗词的眼睛一样重要,也是主旨句所在。所有,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中的“幽”字就是诗眼,刻画出深山藏古寺的优美意蕴,让人沉浸其中,不觉忘记尘世的喧嚣,只剩下空灵钟磬音萦绕耳边。

4.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就像散文、小说一样,诗词也有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从这方面着手也可以赏析出诗词的意境。

(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诗人常用一些修辞手法,是自己的情感外化,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分析修辞的运用,其表达效果的分析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曾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这一比喻新颖贴切,非常形象地绘出了北国的雪景,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寒冷的冬天似乎抹上了一层暖暖的春意。又如,李白《赠汪伦》中有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夸张地把无形的情谊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因此,分析修辞手法,更有利于我们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

(2)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诗词作者为了表达主观性极强的内容,就要借助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两句化虚为实,表现手法新奇。“沙”与“月”原是真实存在的意象,却将其化为“雪”和“霜”,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月夜下的受降城显得格外凄凉荒芜,身处此景的诗人感受到的孤独就更加凄惨寂寥,进而生发出的思乡情感才更深刻、更与众不同。

三、大胆质疑,提升能力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既要使学生举一反三,更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如鼓励学生动笔,将《归园田居》以线条的形式,画在练习本上,再现诗歌中的画面,也可以对诗歌内容做补充;比较《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哪句好;比一比描绘思乡的诗谁收集得多,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这些独特的古诗词教学形式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其积极思考及个性养成,又能使语文课堂有生机与活力。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待文学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古诗词,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如有的学生在转学时与同学们告别,化用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相宽慰;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劳动时,可以提问:我们此诗可以体会白居易的哪句诗?生回答:“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之后告知学生“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在预习时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时,可以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解释诗意,促使其做到“信”“达”“雅”,为作文奠定基础。

古诗词汇集了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遗产。古诗词的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让我们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位,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叶圣陶,夏丏尊.我怎样教语文.

[3]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猜你喜欢
意象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来自林间的风
背诗词的烦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