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尤其在小学时期,语文教学重在打好基础,更应突显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的特色。二者必须相统一,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工具性与人文具不协调的现状,提出在备课环节落实二者双重统一的观点。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备课环节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何谓语文的工具性?叶圣陶老先生分别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和《认真学习语文》两篇文中做出了明确论断: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何谓语文的人文性?《易经》有解:“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就是“人之道”,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就语文教学要弘扬的“道”了。
综上所述可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尤其在小学时期,语文教学重在打好基础,更应突显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的特色。二者必须相统一,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然而二者的和谐统一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里却总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个现象引起我的思索:如何让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统一在备课环节就得以体现?如何从教师设计课程的源头寻找二者统一的答案?今天,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备语文教学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实到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就是“在学好语文的基础上学做人”,简言之就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课程标准也给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目标维度。把二者结合起来,不难发现。其中“学语文”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侧重智育,即语文工具性功能的开发。“学做人”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重在“德与美”的教育,重在人文性的挖掘。由此可知,備课时只需紧扣目标展开设计,那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就和谐统一了。
二、备语文教学里的“德、智、美”
真正落实“学语文,学做人”的教学大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备课中需着眼“德、智、美”,以人为本,创设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校园人文氛围,保持教学内容的情、道、美的有机统一。
1.备德。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育人任务,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追溯到语文教学的源头,以识字教学为例,深挖文字背后的道德与文化内涵不失为德育的好途径。比如,“德”字的教学,就要涉及“字形、字义、字的用法、字的来源及字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意识”等方面的备课预设。许慎说“德”的造字原理: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十,指代直线。目,十下是一双眼睛。一,惟初太始。心,一下面是心,遵循本性之意。综合来看,由彳(chi)、十、目、一、心组成的“德”表“心有直路”,后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之意。修真理论认为:德就是真善,德乃众人应该一心做到或解为一心为众人做到“十种善行,坚持四项行为准则。”此十善,乃十心,就是忠孝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等。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而且修持不辍,则德可全。
透过一个“德”字的起源,可窥一段历史风貌。了解“德”之别解,可知人性长向善。“教育”也不例外。教,从学从攴。教以学为斆,上所施,下所效也。言是传,身是敎。身体力行是敎,以身作则是敎,正身明法是敎,上行下敩是敎。《学记》也有论述,“教”上所思,下所效,长善救失,训诫学子应该把知识学好,把优点发挥好,学不好,就要受到惩戒。“育”本意“养子使作善也”,上面是一个倒立的小孩子,像是怀孕的母体。母亲怀孕的时候,对腹中的胎儿是百般呵护。由此可见,“育”就是“爱”,是对学生的精心呵护!“儒”,一个单人旁加需要的“需”,表示每一个儒生都要做一个被社会,被别人需要的人。明白了“儒”的真正含义,我们教育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有用的人。
寥寥几个识字教学的片段,承载着大量的人文信息。孩子们识字,用字,品味字里蕴含着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孩子们需要的,这样的备课思路适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备“德”莫忘信仰。我们教学语文的信仰是什么?是学语文、学做人。我们做人的信仰是什么?于国家层面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个人层面就是家的信仰,信仰孝道文化。“夫孝,德之本也”“一孝百善开”。我中华民族14亿人能够以家庭为单元凝聚在一起,就是靠一个“孝”字。我五千年泱泱大国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也是靠这个“孝”字。所以,学语文就是在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之上,兼顾挖掘语文教学的人文思想,寓德育于教与学中,最终实现“学语文、学做人”的大目标,这就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德”。
2.备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即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此处的“智”取“开发智力的教育”之义,亦可单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有解读“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
语文学科备智,即在备课环节凸显语文智能的培养。语文智能主要指听说读写的能力,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的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际交流的能力。可见语文智能的最低境界是练好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最高境界是高效利用语言,准确表情达意。关于高效利用语言的经典实例不胜枚举:古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今有周总理能言善辩:曾有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外国记者的问话里不怀好意地把中国人比作马,走着“牲口”走的路。周总理巧析文字,机智地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轻松驳回了记者的刁难。
周总理力驳外国记者靠的是智慧,是深厚的语文知识积淀,是纯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效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亦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在教师的备课环节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每日必修之课,从基础的“听”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智能的培养。四项基本功,可以设计一项一项地单独训练,也可听、说结合,读、写结合,听、写结合训练。无论选取哪种训练方式,在备课中都应给出详细的训练步骤,方法,评价标准等。比如,关于听的训练,备课中除了呈现传授学生正确倾听的方法外,还要呈现倾听的姿势、策略、评价、方法等。而写的训练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依次训练句,段,篇的写作。因此,備“智”就以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同时自觉的安插“能言善辩”的元素,通过讲述名人善辨故事、阅读有关辩论的对话、传授演讲技术、创设辩论场景等形式,积极为学生搭建操练平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智能的训练中来,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尝试高效地表情达意,练就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长养调配语言文字的智慧。
3.备美。识字,阅读,精讲,写作,每种课型都有属于自己的养。古诗词教学的备课中重在感受古诗词的声律美,用词美,意境美与哲思之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宜吟宜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文字运用精练准确,诗句意境美丽宜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字里行间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哲理美。白话文中美的元素亦不可小觑。比如,李蕾老师执教的《永远的歌声》一文,“童年的那首歌,犹如那山间淙淙的小溪,清亮亮地流淌着”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有声有画有爱的动人场景。伴随着师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我们仿佛回到曾经的孩提时代,仿佛已置身远离课堂远离尘嚣的山野小溪旁,脚边溪水欢唱,林间小鸟啁啾,我们牵手美丽的老师,放声高歌“小放牛”……浓浓的情感,稚嫩的书声,清新的文字,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美,诱人深醉其中!
语文中的美俯拾皆是。文以载道,文言心声,在文法指导的备课中应充分拓展文道之美。历经千年变迁,汉字的一撇一捺皆可书,一声一韵皆可论。在识字教学的备课中要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外形美、结构美,音律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字句意味无穷。文章中蕴含的先哲大思想,字符里流淌的祖辈大智慧,则是我们要带孩子们体悟的另一种特殊的美!
综上所述,我们在语文学科的备课活动中要恪守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原则,要注重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突显人文性,夯实学生的人文基础,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追寻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之美,着眼“德智美”,理清语文字、词、句、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母语传递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从思想上率先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的特色决定着教学有方,教学亦无定法。因而关于在语文教学的备课环节,该备什么以及怎么备的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方法有千万,目标只有一个:学语文,学做人!为祖国培养具有精神生长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将是我们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M].
[2]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国语文,1978.
[3]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
[4]许慎.说文解字[Z].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J].美育学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