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艳萍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是青年群体对美国社会影响渐强,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深刻体现与反映的结果。美国视阈内的青春是包容的,青春的成长是开放的,这种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直接激活了美国青春成长电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繁荣,这种事实上的类型化电影对于电影体系而言可谓意义非凡,尤其是将其作为最终成长结果的参照系,显然使得青春的过程变得更具有多重值得深刻品味的含义。
一、 叙事的人性视角表达
(一)复杂多元的人性化视角
在整个北美文化市场上,青春成长电影绝对算不上是一枝独秀,但是,它却以其类型化而成为一种不可或缺且无法忽视的存在,并为北美影坛带来了一种清新、靓丽、跳脱的风尚。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相对其他类型片而言,以较少的虚构视角进行了复杂多元的人性化表达。例如,《野丫头》与《贱女孩》两部影片,将青春向成长的转化透过一种人性化的视角表达得令观众感同身受,而《怦然心动》一片则以平实化、切近化、在场化的叙事视角建构起了一个简单、平凡、质朴的女孩形象,不仅如此,影片更以多元化与复杂化的视角将贫困问题、残缺问角、性格问题等纷纷有机地融入到了平实的视听语言表达之中,令观众在这种临场式的叙事视角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基于人性化的共鸣,从而油然地滑至深度沉浸的状态,进而与女主角形成了一种移情式的意识体认与灵魂交互,并为影片建构起了一种青春成长的初级人性化表达。这种多元与复杂化的视角在简洁、质朴、平凡的表达中,形成了一种针对心灵的强烈共鸣、感染、震颤、冲击。
(二)显隐自洽的人性化视角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复杂多元人性化表达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笼统式的青春成长类型化电影的宏观印象,而从微观进一步剖析,则不难发现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有着较为明确的显隐自洽性,即青春的显性化表达与成长的隐性化表达,二者在表象化方面有着显隐互为表里的自洽性。例如,《少年时代》即是一部典型的青春成长电影,令人惊讶的是,影片的创制者匠心独运,为了完成这部震铄影史的杰作,在长达12年的漫长岁月里,以纪录式的真实视角跟踪拍摄了主角青春成长的全过程,在长达3个小时的电影映现过程中,观众追随着影视艺术时空完成了奇妙的十二载的漫长历程,这种青春的成长式浓缩表达展现了一种微观的人性化。由此可见,美国青春电影中的青春与成长二者,互为表里地以不同视角占据着不同的维度指向、存在指向与道德指向,以这种显隐自洽性的叙事视角渐进式地由肤浅而深刻地将青春的成长真谛与意涵蕴蓄在叙事的光影之中,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细腻的青春体验。
(三)纪录式的人性化视角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叙事视角着力于大学时代简单的生活与年轻激情的美好,以岁月摇滚着时光、摇滚着青春;其特质在于,能够以一种在场式、切近式、直观式的视角,纪录片一样地映照青春时代。例如,《各有少年时》即将关注的视角聚焦于年轻人在其青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经历的叛逆时期,诚然,青春最不缺乏的就是年轻气盛的叛逆式表达,影片中视觉时空的五天四夜,夜夜笙歌,每一天的叙事视角都是从下午作为一天的起始,而午夜过后作为一天的结束,同时,影片的叙事视角亦以美化的进阶修饰将这种叛逆性进行了完美化的视听语言表达。电影中开着车听着音乐去上大学等经典镜头,已成为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标准配置,青年离开家庭失去传统意义上的束缚,彻底放飞自己的心灵,使得青春成长更迫切地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以及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影片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以纪录式的客观现实与拟真式的镜头叙事,完美和谐且高度一致的视角进行一种更为进阶的叙事表达,从而令观众陷入到拟真式镜头叙事之中无法自拔,并更加深刻地体味纪录式视角人性化叙事的魅力。
二、 叙事的普世性视角表达
(一)普世心理视角
世界电影早在20世纪中叶,即已开始了针对青春成长电影的探索与表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青春成长电影已成为世界影坛的一个重要分支与类型。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的青春成长电影更具有实践性与历时性支撑,同时,更拥有着既活泼又灵动的特质。美国青春成长电影中的具象化视角,多以社会与社团、派对与酒吧、浪漫激情与肆意挥洒表达为主。例如,《成长边缘》一片即是一部较为典型化的青春成长电影,该片中的女主角娜丁虽然有着同样的青春、热血、活力,然而,却有着更为强烈的自卑、孤独、任性。影片在这种双重矛盾的视角下真实地刻划了每一个年轻心灵都必须经历的那种仅属于青春的自卑、孤独、失落等自我迷失的边缘化心理;而恰恰是这种成长过程中的边缘化心理,极易使得年轻人将青春与成长本末倒置。从普世性视角而言,青春是过程与经历,这一过程极易为形形色色的表象所迷惑,而成长则是状态与结果,青春过程改变了成长状态,而青春经历则改变成长结果。[1]
(二)普世劝诫视角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一直在以视角建构起来的具象化图景之中,寻求着向抽象化的不断突破,同时,更以这些渐趋复杂化、抽象化、多元化的視角建构起一种崭新的成长逻辑。这种成长逻辑最终在视听语言的充盈之下,完形为一种青春成长过程中不断进阶、不断疏离、不断劝诫的普世性表达。例如,《珠光宝气》一片与《壁花少年》一片,都属于一种较为另类的青春成长电影,虽然在叙事的表象化方面,二者并无相同之处,然而,从抽象化象征性视角观察,二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部电影以光影映像近乎同步地建构起了青春成长过程中,危险与矛盾的潜意识以及正能量人际关系疏离等全新的视角。这些视角均为此类电影创制带来了一种抽象化的多元参照,从而以这样的表达形成了一种由视听语言具象化抽象化表达,进而以青春成长的一种全方位的劝诫,向年轻善变且极易为外物所影响的心灵,提出了物质与精神、虚荣与现实、野心与实际的深刻拷问。[2]
(三)普世规训视角
虽然部分青春成长电影仅仅只是透过关注的叙事视角,聚焦一个或几个年轻人,然而,从象征性的意义而言,这已为整个成长着的青春建构起了一种群像化的效应。这种个体向群像勾勒的抽象化视角为青春成长同时建构起了一种反观社会的参照系,该视角在透过影视技法擘划的视听符码过程之中,针对青春成长进行了叙事视角的选取、切入、置换,并且,在一系列的影视艺术时空对位的过程当中,更焕然为一种针对青春成长的普世化规训。例如,电影《初恋有病》即为青春成长建构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角表达,该片的叙事不仅囊括甜蜜浪漫的爱情,而且更将青春成长中的活泼好动作为一种突出的特质进行了辅助视角的表达,同时,更在爱情与成长的过程中,平行化地建构了一种友谊视角,三视角联动式叙事的创制为影片带来了一种既精致又别出心裁的叙事风格,在三重视角融合的过程,创制者更以一种普世化的规训而将三重视角相揉式地合而为一,进而有机地建构起了一种高级的普世性规训表达。[3]
三、 叙事的价值观升华视角表达
(一)所指与意指的表达视角
与其他国家的青春成长电影相较,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有着极为鲜明的成长、追求、内涵、信仰等意象化视角,而所谓的青春则往往只是一种表象化的形式而已。青春的喧嚣终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为成长所取代,最终其亦只能成为叙事视角的一种表象化形式,就如同青春终将随着成长流逝一样,由此可见,青春成长视角从意象化而言,更是一种涉及机能与情感的存在。例如,《死亡诗社》一片即以一种男性化的叙事视角,摄取了青春成长过程中的极端事件,在极端视角表达青春的过程中为成长带来了一种新的启示,有了那些本不属于青春的舍弃,人们才得以更深刻地把握住成长的意义。由青春的躯壳之中“向死而生”演进出一种成长的嬗变,并由此获得一种自觉觉他式的青春与成长的觉醒。这种青春成长表达以一种更加复杂的视角建构起了一个象征性体系,叙事视角中的人、事、物均各有其能指之上的所指以及所指之上的意指,从而建构起了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观表达。
(二)女性主义的表达视角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不仅有着所指与意指的表达,且更有着基于女权主义信仰式的视角表达。肇起于美国的女权主义之所以蓬勃活跃恰恰在于青春成长过程中的女性,视同信仰的独立自主性抉择的话语权。例如,电影《朱诺》即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青春成长电影,该片紧紧围绕着青春少男少女偷尝禁果、共赴巫山完成爱的缔结这一过程,以及围绕其后果所展开的精彩故事建构了一种较为典型的理想型叙事。影片中的女主角朱诺是一个敏感纤细且灵性十足的酷女生,其一波三折的选择过程为叙事带来了一种“无视-揶揄-尊重”的三段论式叙事过程。由此可见,在落于俗套的叙事架构之中,创制者难能可贵地为这一过程与后果置入了一种令人耸然动容的温情,女主角朱诺的善良、虔诚、自信的浓浓青春朝气亦由此扑面而来,即便是其自身陷入到一种进退维谷之际,亦未曾减损其对于显性爱情与隐性女权主义的执着信仰,从而将一个青春少女的隐性女权主义成长、蜕变、升华的叙事过程透过精彩的理想型价值观叙事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从隐喻叙事视角而言,该片亦以针对美国保守主义的“不良信仰”与移民困境等进行了的揶揄。[4]
(三)自觉觉醒的表达视角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既有着形诸于青春闪耀的艳丽视角,又有着形诸于抽象化的引人入胜的叙事戏剧化视角,同时,更有着形诸于意象化的高级叙事升华视角。诚然,青春成长表达的意义在于以影视映像探索青春蓬勃的生命,在于透过视觉语言追寻燃情青春的快乐生活,亦在于通过
拟真的光影视角所描蓦的现实寻找人生幸福。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叙事视角可以精练为“性符公理、心合道理、身近情理”,換言之,其在人性化表达层面上,有着更加符合人类社会普世化公理的表达。这种人性化表达更能够指直心灵、触碰心灵、劝诫心灵、规训心灵,并最终达致一种自觉觉醒,由此敦促年轻人更深刻地以意象化表达的情理参透并理解人生的道理,进而使得年轻一代认清使命与责任,将生活、爱情、梦想进行有机的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美国青春成长电影以一种不羁的青春与不灭的梦想进行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叙事视角来表达银幕上跳脱着的光影,一如青春的倒影,同时,亦如青春的梦境,并在二者的深度融合之下建构起了一种青春成长叙事的精神内涵升华,进而为观众带来了青春的自觉觉醒的表达与升华,从而将青春成长表达上升到了一种价值观叙事的至高境界。[5]
结语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是好莱坞影视创作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存在,其自有独特性,而这与美国社会文化特质息息相关,相对于日本的蜕变式青春成长表达,美国的以人性化、价值观、普世性等为主旨的奋斗式的青春成长表达更具正能量的积极意义,因此,就其本质而言,青春与成长一表一里,一显一隐,一急一缓,共同形成了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多元一体两面,其中的成长、追求、内涵、信仰等才是真正的叙事主题。
参考文献:
[1]陈虹樾,刘俊玲.论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叙事倾向与文化映照[J].电影评介,2018(5):34-36.
[2]张捷.论美国青春启示电影的表现主义风格[J].电影评介,2014(11):70-72.
[3]杨柳.在青春的俗套里成长——好莱坞青春喜剧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当代电影,2014(6):76-80.
[4]孟大伟,陈雪.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J].电影评介,2012(9):13-14,18.
[5]王中祥.不羁的青春 不灭的梦想——从《名扬四海》看美国青春电影的人文关怀[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