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卫华
当前大多数猕猴桃园的种植水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较落后的实际情况,有了优良的品种却没有优良的种植方法,也体现不出优良特性。优良的种植方法可以改进果实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机械化作业。为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现将猕猴桃栽培过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用图片的形式进行介绍。
幼苗定植当年在幼苗旁立杆,并视生长情况及时将幼苗的主干绑缚到立杆上,尽量使树干生长通直,防止过于弯曲,否则不利于水分和养分上下输送,也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主干定干时要防止分枝点过高形成死角,以免影响水分和养分上下输送。
要防止树干定干太高,形成越架后下弯,影响水分和养分上下输送。主枝分枝点以距离棚架架面以下30厘米左右为宜,不宜过高或过低。
新植猕猴桃苗木前2~3年要紧靠植株立一直柱引杆和扶杆。如不立引杆,主干长到一定长度会倾倒或弯曲变形,不利于肥、水向上输送等,也不便于管理。引杆的立柱应笔直,不可用弯曲或变形的材料;可选用大小合适的竹、木棍或空心钢管等。
在棚架中央培养2个主枝,分別向棚架两端生长,再在主枝两侧每隔一定距离培养1结果母枝或结果枝。
主枝、结果母枝和营养枝等要按主次和相应间距及时用塑料绑带等绑固于棚架的铁丝上,不然枝条会随意生长、交叉生长和重叠生长,造成枝序混乱并恶化园内的通透性。
在主干近棚架处(棚架中央位置),培养2个主枝向棚架两端生长,再在主枝上两侧每隔40~50厘米培养1结果母枝或结果枝,除留下少数后备枝外,其他无用枝要随时剪除或抹除。
优良法种植的成年果园,树干、棚面整齐,有利于丰产和机械化作业。应注意:如果整形不当,如用突出主干形或主次不分形整形,都会影响有效架面的形成,最终影响产量。幼树整形应采用有主有辅、主次分明形整形。
近几年来猕猴桃果实采收过早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生产中须加以注意,并应做到适时采收。贮运问题直接影响到果品的商品质量和价格,因此采收后须重视采用贮运冷链新技术,搞好猕猴桃果品保鲜增值。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产品贮运保鲜工作,将农业投入的40%~50%用于采后环节,因而这些国家的果蔬产品采后损失率仅有1.5%~5.0%,而我国果蔬产品采后损失率高达25%~30%(特别是猕猴桃)。有些地方采收不注意方式、方法,人为造成的碰伤果多,特别是一些暗伤,在贮运过程中又不易发觉,混装贮运、销售,给贮、运、销过程中带来极大的损失。对猕猴桃采收而言,除按照成熟度标准采收外,还要注意选用好的装果工具和保持轻放、轻倒的良好习惯。结实带脱扣的专用采果袋(图9)是很好的第一步盛装工具,可以提高采果的工作效率。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农业局 邮编:3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