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勇 裴丽赟
摘 要:多元文化开启了关心德育的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学者们掀起了德育“对话热”。然而,在这对话热度高涨的德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形式单一化、内容抽象化、功能工具化和师生关系错位等问题,使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构建德育对话新机制是德育工作者面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对话热”冷思考的新举措。
关键词:德育;对话;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18-02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我们的世界已经迎来了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新思潮、新观念相互激荡,这时的道德教育不仅仅是选择哪一种具体的价值观念来作为正当与核心的价值引導,而应该同时考虑多元与差异存在的位置。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也许正是因为多元文化的影响,才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新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一个德育备受关注的时代是一个赋予德育更多责任的时代。不少学者跃跃欲试,掀起了德育“对话热”。然而,对话热背后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我们仍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思考,挖掘德育对话热潮背后存在的问题, 完善德育对话体系,找回对话德育的真谛。
一、现状:当代德育“对话热”
当代德育的“对话热”首先体现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笔者对近十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对话”“德育”作为精确搜索关键词查到 418篇文献;以“对话”“道德教育”作为精确搜索的关键词共查阅到 365 篇文献;以“对话德育”作为模糊搜索的关键词共查阅到389 篇文献。此外,国内外还有很多专著涉及“对话德育”。国外有加拿大教育家克里夫·贝克的专著《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美国教育家罗伯特·纳什的专著《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等,我国尚没有以对话德育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只是有章节内容涉及,如王长乐的《自主性德育论》、 刘惊铎的专著《道德体验论》、朱小蔓的专著《情感德育论》、彭未名的专著《交往德育论》 和刘慧的专著《生命德育论》等。
二、分析:“对话热”背后的问题
1.对话形式的单一化。由于教育工作者对于对话德育理解的偏差,不少德育工作者将对话德育的理解片面化。教育工作者将对话德育片面的理解成面对面的交谈,却不成想哪怕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既包含知识的传递,更包含了对知识的超越;不仅有思维的流动,更有意义的生成;不仅有继承的喜悦,更有创新的激情。部分教育工作者片面的认为,谈心的方式就能够完全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古语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单纯的面对面的交谈方式对学生来讲无异于“道听途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未能与实践结合,所谓的对话就被执行得变了味,被寄予厚望的用来解决学生德育问题的对话教育,最后,往往成为一项向他人展示成果的汇报单,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目的,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德育内容的抽象化 。德育归根结底是要对人格产生影响并形成德性。对话德育中的师生交往既要促进学生学有所获,更要促进学生增强能力。受传统德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高校对话德育教学交往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在德育上方法单一抽象,紧靠单一道德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的提升,从而忽视了德育的本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德育空洞化、理想化现象,“唯书、唯上、不唯实”。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导致德育效果严重背离出发点。
3.德育功能的工具化。学校在德育环节中片面地追求其外在的工具价值,进而忽视了德育最基本的育人价值,导致高校德育出现功利化倾向。今天我们一直提倡的就是建立在社会本位理论上而开展的对话式德育。那么,社会就是至高无上的、是权威,个人的需求和发展就会受到压制。因为个人必须从社会规范出发,遵守社会秩序。从这个角度来看,德育无疑成为忽视人自身发展的一种社会工具,使得“一切权力属于社会, 一切义务归于个人。”正是因为德育太具功利化倾向而脱离目标,以至于德育仅仅满足了社会要求而无法充分发挥德育修身养性的目的。
4.师生关系的错位 。教师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有着绝对的权威,而德育“对话热”导致师生关系严重错位,形成了教师失去应有的权威。道德教育要直面多元价值社会给人们带来的道德困境,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不是轻率地否定自身。以道德的名义将道德悬置,放弃对某种正义与合理性的坚持与维护,这无异于将道德教育“连根拔起”。对于德育活动来说,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也应该是责任的主体,是解决关键问题,发挥重要作用的主导者。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的绝对去权威,导致教育者的不作为,必然淡化其责任和自信心。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溯源:何为对话德育?
“对话”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对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过程,涉及到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是人类整个文明活动中面对的最普遍和最具本质的特征。进入新时代,全球化日益凸显,对话更具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交流,更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之间的共鸣和意识支配下的行为上所达成的一致共识;对话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探究真理。对话德育首先要具备高超的对话智慧,进而把高超的对话智慧融入到德育教育中。首先,要建立平等、开放、自由的师生互动关系,打破传统的师生尊卑立场,从单一的输出式教育转变成双向性的沟通交流,重构对话关系,创新表达路径,通过语言活动,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展现人文智慧,革新对话德育新机制。
四、探索:对话德育新机制的构建
1. 合理设置对话话题 。所谓对话就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展开,德育对话就是以问题为出发点,在过程中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师,其作用和定位不应该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在德育的对话中,首先,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均要注意到其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在话题的选择上也要做到匹配学生知识结构,难易适中,符合学生口味,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在传统的德育中,往往存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过分地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乏趣味性的课程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良好的听课状态了。
德育对话要注重学生的内心实际,素材的选择也要与学生自身特点相匹配,对话的过程中也要加入生活化的场景,增强学生体验感,才会对学生人格品格的全方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者,在话题的选择方面要注重设置一些有启发性的专题,激发学生能动性,以此对学生积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思考、想象和对话,不断碰撞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想道德修养。最后,对话话题要有时代特征。新时代、新要求,德育本身也要紧密联系新时代,学生本身注重与新时代的互通互联,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关注现实社会的变化,德育话题也要紧扣时代新变化、学生新变化,让德育话题处处彰显时代特征。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激活学生主动对话的欲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方位发展。
2. 提升教师对话艺术。对话实际中还要讲求对话艺术,这就需要对对话德育的典范进行深入地学习。孔子与弟子的讲学算得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对话教育,孔子与学生之间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下开展对话,孔子对学生的德育是我国对话德育的雏形。在《论语》中所出现的对话,充分利用了现实生活场景,注重从生活的点滴开展启发式德育教育,丰富而又生动的教育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
孔子德育对话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与他高超的对话艺术息息相关。孔子的思想和观点虽然博大精深,但是他从来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他注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对于仁、礼、孝、忠、恕等,他经常引导学生互相探讨、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字面意思,在学生到了非问不可的地步,才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点拨,使学生真正理解要义和精髓。在对话中,孔子还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他善于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思想、修为等情况开展德育对话,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使德育对话触动心灵,效果显著。
3. 培养师生对话意识。 缺乏对话意识的“对话”,不是真正的对话。交谈之所以能称得上是对话,是因为整个交谈是民主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基础上的,彼此和睦相处,达成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契合,这种意识被称为“对话意识”。对话意识是师生对话德育的前提。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观,要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要开放性、包容性地接受每一名對话者的观点,开展自由对话,善于倾听不同声音,主动思考,深入交流。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交往、理解和尊重有着迫切的需要。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心层面的需求设计对话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了学生对话的意识。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不断鼓励,多质疑、多提问,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本身也并不完美,所谓的教科书也有着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不是真理的绝对代表,对待教师和书本要有批判性思维,因此,学生要树立与教师和书本对话的意识。
4. 重构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德育中的基本要素和主体,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德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重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德育工作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也是高校对话德育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和谐的师生观,即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平等,那就是学生还要敬畏教师。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并不能因为被称为“先生”而成为真理的持有者,学生也并不因为是“后生”而就要全盘接受教师的一切观点。和谐师生观所体现的平等,绝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地位上的平等,而是苏格拉底般的互相尊重。从师与生的层面来讲,老师和学生之间又存在着不平等,老师之所以能称得上是老师,根本就在于老师有着高尚的品德、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对社会的爱与责任。这种差异化的存在也客观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所存在的敬畏和尊重。如果仅仅是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那么,将变得师不为师,生不为生,将导致师生关系的错乱和迷茫。
参考文献:
[1]刘亚军.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视域中德育的重要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2]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萧雪慧.主体的沉沦与觉醒——伦理学的一个新构想[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4]周晓虹.德育对话教学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5]张增田.教学交往“对话”品性的迷失与回归[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张晓蕊.对话教育: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7]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