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明,胡子瑜,陈惠红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2.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新零售背景下,企业竞争格局已经上升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兼顾线上线下,更加追求供应链效能和敏捷性。企业为使供应链更精益和成本更低,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供应链的脆弱性和风险度的增加。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新零售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价和防控也越来越受到物流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供应链稳健性,本文将FMEA评估模型应用到供应链上,为其风险防控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思路。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它以严密、系统化的方式总结了设计一个部件、子系统或系统失效时小组的设计思想,是一组用来发现并评价潜在的失效及其后果,分析失效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的系统化分析活动。它的作用是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就发现产品的弱点,确定产品的缺陷和存在的风险。其目的为:(1)认可并评价产品/过程中的潜在失效及其后果;(2)确定能够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机会的后果;(3)将全部过程文件化。实践表明,FMEA是一种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重点在于预防,实施FMEA能够减少或消除因预防/纠正不到位而带来更大损失的机会,避免了许多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就FMEA本身而言,供应链可看作是为达到某种“功能”而生产的“产品”,它描述的产品功能相当于供应链职能,同样存在潜在失效的风险,因此,可以通过对其潜在失效的起因和机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和预防的措施,确保将风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一系列“事发前”的行动,将能够更容易、低成本地对供应链不确定性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供应链危机和实现整体效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供应链风险来源于供应链不确定性,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传播会影响整个供应链,其风险大小本质上取决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根据供应链的性质,一般认为供应链主要存在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其中供应链的外部风险见表1。
外部风险是不可控的,本文暂不做具体分析,内部风险见表2。
目前,企业更多关注自身运营风险,尽管供应链风险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是其后果却经常是严重的。关于供应链风险分析目前关注得较多的是内部风险研究,而在如何确保跨企业间更加协调融合,让供应链运营和目标内容更加相合、更加高质量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基于此,本文试图借助FMEA技术,力求在供应链危险发生之前,尽可能地发现其潜在的失效模式,并通过分析其发生的机理及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达到协助提高供应链质量的目的。
表1 供应链的外部风险
表2 供应链的内部风险
在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就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水平,它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1)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多高?或者说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程度有多大?(2)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和损失有多大或多严重?怎样度量?
基于FMEA活动的供应链风险分析主要包括成立FMEA核心小组,画出功能框图,列出所有各子系统(或部件)功能,及其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后果,尽可能地预测到失效的后果,对这些后果进行分级,给出了严重度(S)及其评价准则;根据每一失效模式找出每一个潜在起因和失效机理,给出了频度(O)及其评价准则;根据起因列出现在所采用的预防措施即现行控制,给出了探测度(D)及其评价准则;计算出风险顺序数(RPN),RPN=S*O*D。在以上基础上,针对高严重度、高RPN值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按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顺序降低其风险级别。同时对措施的结果进行评价,确认是否满足要求,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具体流程和思路如图1。
图1 FMEA分析模型的流程和思路
FMEA专家是FMEA的第一步,核心小组对FMEA技术能否在供应链风险分析中有效运用相当重要。因此,FMEA核心小组人员的挑选必须十分认真。小组人员必须但不仅限于达到以下要求:有敏锐的触角和判断力;有认真负责、敢于较真的敬业精神;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等。
除此之外,FMEA核心小组组长须有较高的威望和组织能力,并得到各成员的认可;各成员知识和经验的整体构成能涵盖拟制定规章所提及的各个主要方面;成员中必须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且有代表性的人员;FMEA核心小组应担当好促进相关部门充分交换意见的“催化剂”这一角色。
严重度(S)是指潜在失效后果所产生的严重程度。共分5个等级,级别越高,严重程度越高。针对供应链的特点,严重程度的级别与供应链的公正、公开、科学、合理密切相关。暂且推荐的严重度评价准则见表3。
频度是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机理发生的可能性。传统的做法是按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分5个等级,等级越高,频度越高。暂且推荐的频度评价准则见表4。
表3 推荐的FMEA严重度评价准则(供应链)
表4 推荐的FMEA频度评价准则(供应链)
探测度是指在采用现行的预防和探测设计控制方法实施控制时,潜在问题可被查出的难易程度。共分5个级别,级别越高,越难以探测到,也就是说,查出难度愈大,级别越高。暂且推荐的探测度评价准则见表5。
表5 推荐的FMEA探测度评价准则(供应链)
暂且推荐20,如果RPN高于20,一般情况下都应对供应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完善,并进行重新评估,直至RPN值低于20。另外,无论RPN值大小如何,当严重度为4或5时,必须重新对相关因素进行审视,并重新评估;对有明显风险的,应予以重视。
虽然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都有给出判定准则,但在级别的确定上往往见仁见智,RPN值的分析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些都得依靠FMEA核心小组成员的群策群力、专业眼光和经验。在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供应链核断裂、供应链网络崩溃、物流中断、双重边际化、资金流断裂、牛鞭效应和道德风险等风险的发生严重度、发生的频率、FMEA探测度,得出主要评估结果见表6。
表6 基于FMEA技术的供应链风险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认为在这些风险因素中,最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为道德风险与牛鞭效应,通过分析各个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影响,可知最重要的风险为牛鞭效应、资金链断裂以及双边际效应。
表7是利用FMEA技术对供应链不确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的示例(注:其他条款和内容的评价分析可以类推)。FMEA核心小组对照以下栏目展开评价和分析:
(1)内容/功能①。在该栏中,可填入要分析的内容(注:有时评价分析的内容可能涉及多条,可一并列明),以及设定该条款(内容)的目的或要求,以体现条款(内容)的功能。
(2)潜在失效模式②。在该栏中对条款(内容)潜在的失效的模式进行描述。一般来说,这种失效模式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3)潜在失效的后果③。该栏描述的是潜在失效模式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后果。
(4)严重度(S)④。针对潜在失效模式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后果,根据严重度评价准则和FMEA核心小组成员的经验和专业眼光,给出量化的严重级别。
(5)分类⑤。对严重度很高的应该在此栏加以标明。在表7中,给予了特别标注,以示重视。
(6)潜在失效起因/机理⑥。在尽可能发生的范围内,列出所有可以想到的失效起因和/或机理,并尽可能简明扼要、完整地列出来,以便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7)频度(O)⑦。针对特定失效起因/机理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频度评价准则和FMEA核心小组成员的经验和专业眼光,给出量化的频度级别。
(8)现行预防/探测设计控制⑧。在这两栏中,预防指的是防止失效起因/机理或失效模式出现;探测指的是查出失效或失效模式的起因/机理,相关的手段及措施可分别列出。
(9)探测度(D)⑨。针对现行的预防和探测设计控制方法,根据探测度评价准则和FMEA核心小组成员的经验和专业眼光,给出量化的探测度级别。
(10)风险顺序数(RPN)⑩。该栏是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三者的乘积。可初定RPN≥20的项目需采取相应的建议措施。
(11)建议措施⑪。应首先针对高严重度、高RPN值和FMEA核心小组认为必须修改完善的地方所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任何建议措施的意图都要依照以下顺序降低其风险级别: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
(12)责任和目标完成日期⑫。填入每一项建议措施的责任者及预计完成目标的日期。
(13)采取的措施⑬。根据建议措施,结合其他实际情况,确定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14)措施的结果⑭。在确定采取的措施后,再次估算并记录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级别,计算计算RPN的结果。对所有更改后的定级,应进行重新评审。如果效果不好,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则重复该项分析。
将FMEA技术运用于新零售背景下敏捷供应链的风险防控,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实践,通过FMEA的四个量化指标,可以有效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其最大作用在于为供应链制定提供了一种定量的、科学的技术把关手段。其中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是FMEA量化指标本文仅给出了推荐的判定准则,而准则是可以修改的,准则来自对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分析归纳;准则的判定也必须与判定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眼光有机结合。二是用FMEA技术进行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对各失效模式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后,需要重新评价该失效模式的风险度RPN,并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如此循环直到风险度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时,才可以认为项目风险管理取得了成功。诚然,FMEA技术并不能解决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所有问题,但是在提升供应链的风险分析和判断和量化方面,还是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表7 基于FMEA技术的供应链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