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区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物流运作体系研究

2018-09-13 01:28
物流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电商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0)

1 引言

近两年我国物流需求呈现出从规模发展朝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0万亿元,同比增长29.9%,相比工业品物流、进出口货物物流、再生资源物流同比增长显著,但配套服务及居民体验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受信息技术发展和终端客户需求影响,智慧型电子商务物流网络将加快向居民社区延伸。

2 社区电商物流的主体发展分析

2.1 社区电商物流的主体发展及构成

社区物流的主体发展与我国电子商务快速普及传统行业调整紧密相关。广义上的社区物流包括城市社区物流和农村社区物流,其中城市社区物流早期通常是由做为商品供应方的零售门店来完成的,逐步发展到零售企业、供应商、批发商、私营商贩、物流企业以及快递公司并存的情况,现阶段承担大部分服务的主要是快递公司和委托代收门店;对于农村社区物流而言,农产品供应阶段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合作社、经纪人、田头市场、批发市场、第三方物流等构成,农村社区消费物流则主要依靠中国邮政来承载。

2.2 现有主体的限制与约束

(1)低端同质化特征明显。以城市社区配送为例,委托代收发模式在当下非常普遍,其主体通常是以电商或者快递为主导的联合社区门店,这种形式虽然缓解了送收之间的时间矛盾,但几乎没有改善消费者的服务感受。每家门店由于是兼职代理一家快递业务,工作人员受专业化培训少,门店参与快递合伙门槛也低,门店之间虽然竞争但同质化严重。此外,快递公司对这类合作也持有防范态度,双方之间以提成为纽带,深入合作以提高服务的空间有限。

(2)资源整合能力欠缺。现阶段无论是哪种主体其主营业务都不是社区物流,通常都是专注传统业务兼顾本领域诉求。零售门店只是划拨一小块场地和人力兼职从事物流作业;合作社是重销售和种植而物流功能薄弱;快递公司困扰多年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是灰色地带;此外,还存在零售门店之间、快递公司之间以及它们与社区管理部门之间的种种矛盾等,没有哪个现有主体能够做好协调并且整合资源。即便有些新科技开始涌现,譬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新小区建有智能储物柜、处在宣传层面的无人机送货,但如果它们的主体还是各传统快递公司,资源重复建设与浪费的问题始终是不可忽视的。

(3)缺乏面向终端的多样化服务。社区物流业务的归属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理清。若是由物流企业主导,则各自为政、服务单一、无规模优势等现象频现;若是由社区服务部门主导,优点是有利于改善用户的消费感受,缺点是可能出现物流公司不合作态度。但无论如何,构建一种多样化的社区服务体验始终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3 探索构建新型主体

近年来,学者们先是注重研究社区物流中物流企业的配送策略问题、共同配送的决策路径问题,到探索社区物流的模式架构,譬如提出共享经济下的众包模式等,他们为相关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本文则试图从社区物流新型主体上来加以探究。

构建智慧社区电商物流主体,从对象上讲该主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基于城镇的社区电商物流组织,另一种是基于农村的社区电商物流组织。

城镇社区物流形式:(1)联盟化组织。构建街道层面的物业物流联盟,社区委员会、物业公司、快递企业三方从整体上建立起相应的运作体系及长效机制。联盟中社区委员会负责营造区内物业与物流的合作环境、搭建平台、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做好信息沟通与共享服务;物业公司专注于规范小区快递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彻底改善传统快递在居民心中的负面印象;快递企业从过去成效不显著的快递员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大客户服务项目,提升企业整体形象。(2)一体化组织。一体化的主要优点就是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譬如收集信息的经济性、谈判成本等等。这类组织通常适合于老旧小区集中的社区物流服务,企业专注于“最后100米”快递服务,借助O2O体验与传统快递企业建立上下游合作关系。

农村社区物流形式:(1)柔性化网络组织。农村社区的特点是农民居住分散,基础物流设施设备薄弱,导致农村社区物流多个环节缺乏系统性、高效性、及时性,不具备成本优势,因此构建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柔性化组织非常有必要,这里的柔性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管理体制柔性化。农村物流的发展关键在于创造性,柔性化管理有利于推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个体差异;②人员及设备构成柔性化。农村外来流动人口少,人员构成及运输工具相对稳定,这有利于实施人力及设备资源共享管理;③合作对象柔性化。在专注于物流信息资源收集与处理的核心能力下建立松散的上下游合作关系。(2)农民合作组织。该组织主要扮演农产品供应初段到传统农村合作社以及不同农村合作社之间的运输与集货,同时兼顾下一阶段的物流整合与协同运作角色。这样,既能够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面向分散农户的物流交易成本,又能够更好地维护农户的个人利益。

3 社区电商物流政策

3.1 现有主要政策说明

为促进社区物流发展,国务院和各部委相继出台了相关意见和政策予以支持,从近五年来看,包括以下方面:

(1)2014年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优化城市商业区和大型社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

(2)201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培育壮大快递企业,推进“互联网+”快递,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共同发展体验经济、社区经济、逆向物流等便民利商新业态。

(3)2015年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明确了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推广线上线下互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加快电子商务海外营销渠道建设。

(4)2016年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提出打造电商物流标准化工程;打造电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扶持农场电商物流计划;扶持“最后一公里”社区物流工程;推动电商冷链物流工程等。

(5)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第14条“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中明确提出,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

(6)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也相继制定了社区商业发展规划,并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投入,城市社区商业设施、商业业态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智慧社区物流”,对城市来讲,它做为一种直接面向社区商业和社区居民,将商品从供应端运送到社区店铺或居民的末端物流形式,是物流中的真正的“最后100米”;从农村来看,它又是打通农村物流的关键一公里。特别是随着社区电子商务的未来将呈现爆炸式发展,智慧社区物流的影响面将日益显现。

3.2 关键缺失内容探讨

社区物流体系作为一项涉及民生的系统工程,具有建设时间长、投资额度大、见效时间长等特点。虽然政府从宏观上制定了多项政策给予支持和引导,但地方政府的落地政策与配套制度创新明显跟不上现代配送科技的更新。本文试图展开如下探索:

(1)将社区物流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到城市/农村基础公共服务供给范畴。传统终端配送站点倾向于民间物流公司独立发展并相互恶性竞争格局,与最终消费者的需求重点并不一致,社区居民更加注重专业化服务及人身、隐私、物品安全等。通过纳入公共体系建设有利于统筹规划、统一形象提高服务水平及协调各方参与成员。

(2)扩展传统基层社区部门工作职能,为他们参与平台建设提供法律依据。新型社区管理部门职能应从过去注重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维护社会治安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倾斜,由他们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物流服务事业,协调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统筹规划终端配送资源。

(3)探索构建支持非盈利组织(协会)参与社区物流服务的指导性政策。传统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直接参与平台建设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借助民间协会整合专业人员、信息技术、物流资源,实现终端物流服务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4 社区电商物流的功能及配套设施设备分析

从功能上讲,社区电商物流主要是实现包括对正反向订单信息的实时收集、统计及处理,无缝连接各快递网络的信息流、实物流,以及与电子商务网络的对接。

在社区电商物流设施方面,当前多数终端配送站并非专业从事配送工作而是以零售业态为主仓储、配送为辅,整体环境相当简陋。设备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传统货架、条码枪和快递件收发管理系统,以及在部分新型小区建设有智能储物柜等。造成现状的关键原因并不在于行业的科技发明创造,而是在于企业过分注重对初期投入收益考量以及在末端环节各自独立导致的缺乏协同建设动力。

在统一规划建设的背景下,未来的社区电商物流服务平台将会构建设备智能、服务个性化的微配送及电商业务代理中心。智能化设备体现在前端环节对接各快递公司无人配送车收货,系统自动识别包裹并向最终用户确认收货方式及时间,利用人工(城市社区)或无人机(农村社区)等完成收送货服务;借助众包系统分享本地供需信息实现中心与个人、中心与商户的供需匹配等,将大大缓解突发性物流高峰给中心带来的冲击。

5 社区电商物流运作框架

从结构上讲,新型社区物流主体具有二级结构特征,即社区/乡镇物流服务技术中心平台(以下简称“中心平台”)和小区/村级电商物流服务二级平台(以下简称“二级平台”),如图1所示。中心平台在整个社区型物流中是商家、银行、物流公司、居住小区/村和居民之间的中介,通过有形的技术平台和服务、管理平台提供面向社区/乡村居民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同时还有相关的增值服务,如CALLCENTER服务中心,让用户可以利用电话购物与配送,使一部分家中老年人用户仍然可以进行网上配送或供应等等。二级平台是中心平台的服务窗口,负责发展反向销售客户(例如种植农户)和代理会员注册,提供物流上门服务、支付辅助服务、参与广告和促销活动、居民需求信息的收集、采购信息发布以及其它代理服务。

图1 新型社区物流运作框架图

6 结束语

社区物流的建设已经提出有多年,但终端用户并没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人们所看到的各种智能化配送物流设备一直处于概念演示阶段,新兴物流科技与传统配送运作模式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相信通过理顺当前的社区物流建设主体及组织形态,结合制定新的地方政策,按用户需求搭建社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将有利于AI物流技术的顺利落地,对消费者的服务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物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