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的研究应用

2018-09-13 09:33:42李国强屈学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精密度试剂生化

李国强,屈学斌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 511400)

临床生化检验作为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其结果能为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依据[1]。临床生化检验的方法中,终点法的应用非常普遍,原始终点法主要通过手工完成操作,不仅操作麻烦、耗时,且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为了获得更好的检验结果,现对原始终点法进行改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临床实践表明,改良终点法的检测效果显著。本研究对比分析改良终点法与原始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评估改良终点法的临床优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血清标本均为该院患者检验标本,符合质量要求,无溶血、脂血等不良情况。试剂盒选用液体单试剂型葡萄糖,规格为111 mmol/L,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方法

1.2.1线性浓度评价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方案,将液体单试剂型葡萄糖加入血清基质中,配制浓度为29.96 mmol/L的5号高值标本与浓度为2.59 mmol/L的1号低值标本,将其混匀,配制2~4号标本,5号高值标本与1号低值标本的比例依次为3∶1、2∶2、1∶3,其浓度为5号高值标本与1号低值标本总和与其体积的比值[3]。

1.2.2相关性检验 血清标本进行定标,室内质量控制在控。原始终点法的测光点是33,线性范围是0~16 mmol/L,样品量4 μL,反应方向为上升,波长505 nm,试剂量R1是300 μL,单点定标是1-point。改良终点法的测光点是33,线性范围是0~20 mmol/L,样品量2 μL,反应方向为上升,波长505 nm,试剂量R1是150 μL,单点定标是1-point。根据NCCLS方法,将100例血清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按照葡萄糖浓度从小至大的序列进行终点法检测,再从大至小进行第2次终点法检测,最终结果取2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选取100例标本,连续监测10 d,运用配对χ2检验与直线回归分析其检测结果。

1.2.3精密度检测 参照NCCLS方法进行精密度计算,取出正常浓度与异常浓度2例质控血清,参照说明书进行复溶,分装于塑料管中,每支250 μL,封闭管口并置于―20 ℃冷冻封存,使用前后将其融化至室温,所有质控血清使用期间均行2例检测,并定时、定点测试,1 d 2批,上、下午各1次,连续监测10 d。监测期间室内质控在控,计算其批内的不精密度,并计算总不精密度。

2 结 果

2.12种方法线性浓度结果比较 原始终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Y=1.440 4X―2.939 7,r=0.979 1,改良终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Y=1.070 5X―0.218 3,r=0.998 2;低、中浓度下2种检验方法的线性浓度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线性浓度检测范围明显大于原始终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种方法线性浓度检测结果比较(mmol/L)

2.2相关性分析 回归方程:Y=1.011 2X―0.038 2,r=0.999 2(n=100),2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精密度结果比较 正常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批内CV、总CV均明显高于原始终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批内CV、总CV均明显低于原始终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种方法的精密度结果比较

注:与原始终点法正常浓度比较,*P<0.05;与原始终点法异常浓度比较,#P<0.05

3 讨 论

终点法检验期间,通过把标本和试剂进行混匀,一定时间后,当反应获得平衡则为终点,此时可获得相应的呈色反应[4]。反应平稳后,先进行吸光度检测,再根据其数值进行计算,能获得较准确的标本浓度。从理论上分析,检测期间标本会通过反应出现变化,慢慢达到反应终点,但从本质上分析,标本并未出现变化,而是和产物之间维持平稳的化学状态[5]。从吸光度方面进行分析,到达反应终点会获得平稳的反应时,吸光度则达到平稳状态,因此不会再出现变化。

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葡萄糖氧化酶和总蛋白的检测最常见,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原始终点法一般通过手工操作完成检测,改良终点法参照原始终点法的检测原理,在保证标本与试剂配比保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减半混合标本与试剂量,于终点前将等量的水加入其中并进行混匀稀释,进而检测吸光度;当加入第2、3试剂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可使单试剂终点法与双试剂终点法之间进行转换[6]。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普遍运用,生化分析的准确率逐渐提高,智能化、微量化越来越明显,不仅缩短检测时间,也极大地减少了试剂成本[7]。

本研究运用改良终点法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室内质控在控,也对室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均较为理想,检验过程中无需稀释高浓度标本,便可获得较宽的线性浓度范围[8]。本研究比较2种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的应用效果,线性浓度结果显示,低、中浓度下2种检验方法的线性浓度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线性浓度检测范围明显大于原始终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低、中浓度下2种方法检测均可获得良好效果,而高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原始终点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近。精密度分析说明,正常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批内CV、总CV均明显高于原始终点法(P<0.05),异常浓度下,改良终点法的批内CV、总CV均明显低于原始终点法(P<0.05),提示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精密度高于原始终点法。

综上所述,低、中浓度标本的临床生化检验,改良终点法与原始终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高浓度标本的临床生化检验,改良终点法的线性浓度检测范围明显加大,精密度显著提高,所以改良终点法值得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精密度试剂生化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2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海水U、Th长寿命核素的高精密度MC-ICP-MS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