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血液形态工作人员内部比对中的应用*

2018-09-13 09:33:44葛晓军郑丽梅汪彦屿封忠昕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形态学技师数码

葛晓军,郑丽梅,刘 兰,冯 进,汪彦屿,封忠昕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检验科; 2.中医皮肤科,贵州遵义 563000)

血液形态学检查是检验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是对人体的骨髓细胞进行分类和分析检查,用于确定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的疾病和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的疾病。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以形态检验人员对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中的细胞形态识别为主要参考依据。为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报告质量和形态检验人员的素质,该科室参加了原卫生部和贵州省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同时应ISO15189要求制定了该室的室内比对计划。随着显微数码互动生物显微实验系统进入血液学检验的教学应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均有较大的提高[1]。因此,现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应用于该室内人员比对并作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凡在医学检验科临床血液室连续工作大于或等于2年者,即具有骨髓形态学检验能力和报告审核能力的人员,必须参加并执行本研究制定的人员能力比对方案。临床血液室工作人员10例,其中工作30年及以上者1例(副主任技师)、15年及以上者2例(均为副主任技师)、5年及以上者4例(技师)、2年及以上者2例(均为技师)、2年以下者1例(技师)。

1.2方法 (1)比对传统方法:比对人员在日常工作区域进行操作,选择5张不同血液系统疾病的骨髓片,推荐1例工作多年且经验较丰富的副主任技师,分别对5张骨髓片进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200个细胞/张),以此结果作为靶值,然后参比人员将选择的5张骨髓片分别独立进行200个有核细胞分类计数,记录结果。(2)比对新方法:参加比对人员进入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操作,应用上述骨髓片,推荐1例工作多年且经验较丰富的副主任技师操作教师电脑和显微镜,其余比对人员观看教师电脑下传图像进行分类,记录所有人员分类数据,最后以教师电脑分类结果为靶值进行比对。参考标准按CLSI-H20-A《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和仪器评价方法》进行考核评价。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8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传统比对方法与显微数码互动模式下工作人员形态学成绩分别进行比较,以从事形态检查实验室工作30年以上老师分类结果为靶值,分别进行比较。传统比对模式:工作5年及以上工作人员成绩为(85.81±2.86)分,2~5年工作人员成绩为(78.28±3.21)分。显微数码互动模式:工作5年及以上工作人员成绩为(87.05±1.99)分,2~5年工作人员成绩为(72.57±2.23)分。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种方法工作人员形态学考核成绩结果比较(n)

3 讨 论

血液学形态检验主要是借助光学显微镜对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根据计数特点和细胞形态改变诊断血液系统疾病。但是,由于细胞形态学标准和判定水平不一,主观性较强,结果辨认差异大,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工作人员对同一例标本有不同的判定。

为了规范和统一形态工作人员的判定标准,该科室除了参加原卫生部和省内的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外,在2012年还根据CNAS-RLO2《能力验证规则》制定该室工作人员血细胞形态学比对制度。经过4年的比对制度运行,发现最大问题是:每例工作人员在分类同一张骨髓片或血片的时候,很难保证分类区域的视野一致性,导致分类结果的误差。随着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进入血液形态教学,很容易解决传统比对中分类区域视野不一致的问题,最大程度使每例工作人员观察和分类的细胞完全一致,使比对结果更客观、更真实。

为了使“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应用于血液形态人员比对工作中,首先要了解该系统的操作。应用图像数码处理技术及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师生互动、图像共享、高效率的教学系统,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综合性信息技术,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技术支持,使教学手段产生了深刻的变革[2-5]。形态人员比对主要应用其图像共享功能,由教师使用对应的显微镜观察图像,并共享到学生电脑,其他工作人员通过学生电脑图像进行分类,分类完一个视野,再进行下一个视野的分类,其缺点是耗时长,优点是分类客观、真实。通过对2种比对方法的比较,发现针对5年以上工作人员,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并未显示明显优势(P>0.05);2~5年工作人员比对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比对模式成绩减低(P<0.05),尤其是显微数码互动比对模式下有1例成绩低于80分,需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传统比对模式在日常工作环境中进行,未进行有效监督,加之每例工作人员分类视野不同,导致比对成绩不客观,真实性较差;而显微数码互动模式比对,能保证每例工作人员分类同一个视野并可得到有效监督,其结果更客观、更真实。

除了教学和进行人员比对外,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还可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形态读片会中,由病例汇报人员控制教师电脑,将细胞图片共享每1例参加讨论的人员,同时,参加讨论的人员也可将自己阅片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细胞通过“电子举手”同教师电脑工作人员讨论或请教,教师电脑可通过“监控转播”的方式将该镜下细胞展现给全体人员观看,大家均无需离开座位即可进行活跃的病例讨论及会诊,同时节约大量时间,使有限的讨论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6-9]。

综上所述,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将数码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等相互结合,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进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它将讲解、示教、观察、问答、讨论、监督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发挥显著作用[10]。本研究首次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应用于ISO15189的人员形态能力比对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对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认识的加深,所有形态学领域均会有所收益。

猜你喜欢
形态学技师数码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数码暗房
影像视觉(2016年5期)2016-06-23 09:17:12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
一May-Hegglin异常家系细胞形态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