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丽静,中国人民大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且在人民的总体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的形势下,我国的影视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影行业在大银幕数量、观影人次以及票房这三项重要指标方面持续飞速增长。据美国权威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高达406亿美元,其中中国的电影市场表现十分显眼,高达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20亿元,而据国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电影票房总数为559.11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到16.2亿,而且我国的大银幕总数已经超过了五万块,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对比从2012年以来我国电影大银幕和票房的增长情况,我们很尴尬地发现:电影产业在飞速增长的同时,电影的票房收入却出现了“逆口红”的效应。从2012年到2015年,我国的票房增速超过了30%,但到2016年,我国的票房增速却仅为3.73%,2017年的票房虽然表现出回暖的趋势,也不过增速为13.45%,由此出现了电影票房的“拐点”。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我国的电影市场在长期以来形成的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结构性的“供需错配”。
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产能是否过剩,一般都是以产能的利用率或者是设备的利用率作为指标进行衡量,当其有效利用率低过79%时,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当前世界范围内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表现形式是需求相对不足,但市场的供给却保持相对充分而引发的部分产能过剩,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致使经济受损;第二种表现形式则是市场的有效需求保持在正常的前提下,供给却相对超出需求,导致市场消化不了产生的产能的过剩。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是必不可少的现象,而且适度的产能过剩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不断提升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可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导致相关产业效率的低下,引发相关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进而阻碍了企业优化升级自身的产业结构,并危害到国民经济运营的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从我国电影产业的供给方面来看,同质化的竞争十分严重。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电影市场上的作品仍以喜剧、剧情以及青春爱情片为主,这三种形式的影片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而且,由于监管不力,导致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着盲目跟风、抄袭的现象,并且为了吸引观众,有的制作方甚至拍摄一些包含了大量娱乐化和低俗化内容的影片,就好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一样,大量粗制滥造的电影充斥了整个行业。
接下来,我们再从我国电影产业的需求方面看:当前我国观影的中高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国产电影观影效率排在前五位的类型分别是:魔幻、动作、警匪、奇幻和武侠,比如黄渤主演的《寻龙诀》以及吴京的《战狼2》,这就说明在电影行业,大制作、技术含量高的作品更受市场的欢迎,单部电影的产出较高,具有较高的票房号召力。但是目前我国国产电影中这些类型的影片产出较低、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的电影产业在供需错配方面属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严重不匹配,属于前文所谈产能过程的第二种形式。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2-2021E中国票房规模及增速报告
当前,我国的电影市场完全靠投资扩大规模拉动,业绩增长的模式比较单一,院线和银幕的建设完全呈现出粗放式的增长。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内地的大银幕总数为1.8万块,2014年增长到了2.3万块,到2015年12月增加到了31627块,到了2016年年底,内地电影银幕总数超过4.1万块,超过美国的40759块,成为全世界电影大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源源不断新开张的电影院相反的情况,却是票房的增速极速缩缓,呈现出僧多肉少的局面。但是我国单银幕产出效率与影院场均收入并不理想。具广电总局电影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单影院和单银幕的票房产出双双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现象,同比跌幅分别为17%和20%,影院的经营效率大幅度下跌,难以收回投资的成本,只能依靠政府的补贴缓解经营的压力。因此,当前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也严重扭曲了电影市场的要素,相关企业为了获得巨额的利润,引领社会闲散的资金盲目投资院线建设,加剧了院线方面的产能过剩,这也是导致我国电影市场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电影市场的爆发性增强,使得大量的资金进入其中,企图利用电影赚“快钱”、“热钱”,就好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行业,很多黑帮分子看到电影行业的火热,纷纷投身进入电影圈,什么类型的电影火热就跟投拍摄什么电影,导致一部好的IP迅速被压缩,严重消耗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国的电影市场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本赌场,偷票房、漏票房和瞒票房的恶劣现象不断涌现。甚至许多的国产影片也相继被爆出票房造假的新闻。而且资本方为了利益,无序操控院线,利用低成本的“幽灵场”欺骗观众,同时联合院线挤压其他影片的排片率,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的火热爆发,导致大量热钱涌入电影行业,投身电影的拍摄,但从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院线放映的电影数量还未达到投入的一半,很多都因内容粗制滥造,不符合通过标准而被广电总局砍掉不允许放映,据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5年,我国电影市场的完片发行比仅维持在37%到47%左右,电影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大量的投资成本被淹没在电影行业的潮水中,成为沉没成本。
在当前我国的电影行业,要想治理市场供给扭曲的问题,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从根本上提升电影产品的质量。过去几年,因为大量热钱的涌入,导致电影行业抄袭成风、内容粗制滥造,因此,要想从“电影大国”转变为“电影强国”,就一定要严抓电影的质量,借鉴并吸收国外有益的制作经验和工艺,特别是要学习好莱坞的制作风格,好莱坞的电影从立项到拍摄再到发行,最少要经历一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才出产内容优秀的电影,反观我国过去几年,在电影拍摄方面,半年时间就算是比较长的了,因此,造成大量内容粗俗、粗制滥造的影片充斥电影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科学布局合理的电影产业,利用“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平台技术的支持,提升电影行业的服务水平,充分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在当前的电影行业中,数字化、科技化是电影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增加电影行业的科技投入和创新是治理我国电影市场供给扭曲现象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在电影特效制作方面,使用的软件和技术工艺大都是国外的产品,这就导致很多特效制作企业的经营压力较大,利润产出较低。所以,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其自主创新,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电影行业应建立并完善现代化的电影企业制度,以适应电影产业的市场经济发展,这也是治理我国电影市场供给扭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电影周边的开发经营,推出多种多样的电影衍生品,实现电影行业与周边资源链的融合、连接。此外,我们还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的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以此保障优质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除了上面几点以外,要想治理我国电影行业的市场供给扭曲现象,还要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的电影管理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强化行业的自律性,加大对电影版权的保护力度,建立长效的防范盗版机制,以此保障我国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行业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精神追求的重要方式,使得我国成为电影大国,据美国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外的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这样的发展形势为我国的电影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但以此同时,我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在强大的资本追逐下,高票房、高产出的电影正在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烂片”,导致我国电影市场供给关系形成了扭曲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借鉴并汲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技术工艺,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