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學生,胸中有激情,眼中有问题,做中有突破”,她谦虚好学,刻苦钻研,实践着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甘苦”。她就是钟屏中学高级教师张艳琼,2014年至今一直担任曲靖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会泽县科技教育专家组成员。
以爱为桥,用爱心感召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张艳琼每天早上7:00准时巡视教室,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是否吃了早餐。遇到天气突然变化,她通知学生们防寒保暖,学生们的喜怒哀乐时时挂在她心上。在张艳琼看来,班主任工作事无大小,这些看起来是很平常的小事,其实正是班主任的爱心。因为有爱,学生听她的,因为这些小事,每时每刻感召着学生。
多年来,张艳琼一直把思想工作置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班会课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纠正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她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培养骨干,形成自我管理机制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这是张艳琼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感受最深的一点。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工作中,她花很大的心血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就拿现在的班级来说,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再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得到开展,班级自我管理机制逐步形成。
张艳琼常说:“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就长什么。”“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希望和憧憬,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 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后进生。在班级集体中,努力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班主任的爱如滴滴晨露,滋润多少就收获多少,无数后进学生在她的熏陶影响下明显转换,健康成长。
带头示范,教研课改成果突出
2014年12月,张艳琼被曲靖市教育局聘为“曲靖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15年4月,张艳琼带领工作室成员及学员进行“多方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转变初中生学习态度策略研究”主题课程研修;2016年6月,进行“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实践研究”主题课程研修;2017年6月,开展“新时代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性研究”主题课程研修。工作室成立以来,连续3年被曲靖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工作室”,成员被评为“曲靖市名班主任”。为所在学校培养了5名优秀班主任,为该县初级中学培养4名优秀班主任,为宣威市、陆良县各培养了3名优秀班主任。
2010年、2011年、2013年,张艳琼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云南省教育教学论文研讨” 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2014年5月,她的课堂教学实录《有理数的乘法》获“云南省第九届优秀多媒体现代教育教学软件竞赛活动”一等奖;2016年1月,张艳琼又被评为“会泽县教学名师”。
追求无止境,奋进正当时!面对荣誉,张艳琼表示:“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工作,再接再厉,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愿意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愿意刻下皱纹、染白双鬓去成就学生事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