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度贫困县的教育“减贫奇迹”

2018-09-12 18:54龙德芳杨曙光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泽县资助学校

龙德芳 杨曙光

山区面积占比高达95.7%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片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会泽县,十余年前因教育质量十分落后而成为曲靖市的“笑话”,如今却正在书写教育的“减贫奇迹”:

○山区最好的房子在学校、城区最美的建筑在校园;

○近五年共有98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6 942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高中教育已经成为全省品牌教育”;

○每年都有5 000余名会泽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批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65 084名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实施学前教育省政府助学金等近20项教育惠民政策,近两年来,投入各类资助金3.2亿元,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

○投资3亿元新建职业学校,职业教育逐步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直通车。

凡此种种的发展成绩,成了记者前往会泽探寻教育精准扶贫足迹的强大动力,并有机会聆听会泽县委书记谭力华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与举措。

教育扶贫就像培育一棵树,在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谭力华认为:“良好的教育氛围,家长尊师重教,使会泽近些年教育的提质增效、跨越发展有了肥沃土壤。”

近些年,在会泽乡间渐渐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就算你家里脱贫致富,能盖小洋楼,但这不一定让人羡慕;可假如你家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学,那么你整个家族的地位在乡村就会随之高人一等。世世代代的山区民众在贫瘠的红土地上刨出来的除了洋芋、红薯外,如今还刨出一个信念——“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一信念改变了许多山区穷苦孩子的人生之路。他们许多是光着脚、饿着肚、咬着牙,翻山越岭去上学,穿着“补丁”衣裤进大学堂,在一些城里孩子的“笑声”中与命运抗争,靠打零工完成了学业,最终走出了一条人生的开阔路……

这一信念坚定了一位老师的教育追求,她就是会泽县马路乡弯寨小学教师茶丽娟。

2009年,茶丽娟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会泽县特岗教师招考。怀揣着为山区教育奉献青春的理想,她背上行囊只身一人来到会泽县马路乡弯寨小学。小学在半山腰,从山脚到学校,摩托车即便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无法爬完几千米的全程。极其艰苦的条件曾经让茶丽娟思想上有了波动。是什么让她安心留了下来呢?“是寨子里村民们尊师重教的风气,是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茶丽娟这样说。

牛栏江畔,群山林立。弯寨小学的学生家就分散在群山间,学校对面的半山上就有学生家人居住。“对面鸡犬声相闻,可要从对面的半山上赶来小学上学,非得下山上山花费半晌工夫。”茶丽娟回忆说,当时,学校周围没有集市买不到菜,隔几个星期男教师会骑摩托车进城买一次菜回学校,买一次菜要吃上半个多月。“让我感动的是,有的家长时常背些洋芋、红薯、白菜,送孩子到学校时找到我说:‘茶老师,我家娃娃让您操心了!他不听话您就打他!学不好您就骂他!我们会感激您的!每每这时,孩子会站在家长身边忽闪忽闪地眨着眼睛,眼神中充满渴求和期盼!”于是,茶丽娟终于慢慢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近10年。

这一信念如今正在改变一对双胞胎兄弟的成长之路。弯寨小学有一对叫赵双飞、赵双剑的双胞胎,兄弟俩在茶丽娟的班上成绩很优秀。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孩子父母决定效仿山寨里其他家长——给孩子“择校”,他们把两兄弟送到50千米外的县城上学,孩子妈妈专门到县城租了房子,边打零工边照顾兄弟俩上学。

家长们常常对孩子说:“你要下狠心读书啊,不然长大了没饭吃、没衣穿!” 重视教育,重视读书的观念就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地影响他们的成长,也为会泽教育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谭力华表示,教育扶贫就像培育一棵树,土壤很重要,我们不能指望在石头上能培育出一棵参天大树來。会泽是全国扶贫攻坚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关键在于教育。

再建一个“新城”,让更多的山区娃进城读书

谭力华明确提出:“我们要造一个会泽‘新城,把10万山区贫困人口迁进城里,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新建一批优质学校,让他们的孩子同城里的孩子一样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离会泽县城5千米,当我们踏入以礼中学的校门时,一座现代化的校园让人眼前一亮。占地136亩,总投资1.76亿元,学校的建成,解决了会泽县金钟街道、大海乡9个偏远贫困村委会3 000余名适龄儿童及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校舍坐南朝北,依山而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分离;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学校宿舍楼、学生食堂等功能齐全。校园中绿树成荫,玉兰花、樱花、海棠花开得正艳,清香怡人。迎面而来的老师脸上总挂着微笑向记者点头致意,三两同学少年见面时落落大方的一句“老师好”顿时让人对这所学校心生好感。

“做梦也想不到啊!”以礼中学副校长王文孝感慨,为解决特困山区孩子的上学难问题,会泽县大海中学和布多附中搬迁新建了以礼中学,“我们是2016年9月搬迁进新学校的,原先的大海中学所在的大海乡是会泽县最贫困的乡(镇),海拔高、气温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特困生居多。教学楼破旧不堪,更不要奢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宿舍潮湿昏暗拥挤,学生睡1米宽的高低床,一张高低床住4个人,1个床位两个人挤着睡。现在学生都住在新宿舍楼,6人一间,单人单床。以前吃饭学生都是随便找个地方蹲着吃,现在有了标准化的餐厅、餐桌,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下来慢慢吃了……”

而在很多家长的眼里,以礼中学为孩子提供的学习生活条件就是让孩子“享福”:吃得好,住得好,白天有老师教,晚上有生活老师管。采访中记者碰到的八年级学生李发达家长认真地说:“真的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特困山区做了一件大好事,为娃娃们新建了这么好的学校。”

可以说,从先前的大海中学到今天的以礼中学,是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让会泽山区教育发生了“蜕变”。这,也是会泽山区教育快速发展征程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会泽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紧紧抓住国家扶贫政策和实施“全面改薄”、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建设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城乡教育统一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五年来,投入建设资金17.34亿元,新建校舍79万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40.4万平方米,实现了山村最好的房子在学校、城区最美建筑在校园的建设目标任务。在项目安排上优先保证脱贫摘帽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制定了贫困村学校校园建设及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其中,2017年脱贫出列的2个乡(镇)34个脱贫出列村校园建设及绿化美化工作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贫困退出指标要求。

谭力华表示,为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会泽县委、县政府决定“引导10万人进县城安置”,2018—2020年会泽城区将增加学龄人口16 000人,计划在城区新建幼儿园8所、小学4所、初中2所及改扩建部分学校,预计需投入资金8亿元。

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

谭力华说:“教育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保障贫困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近年来,会泽县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所有学段、所有区域、所有民族和公办、民办学校的全覆盖。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以礼中学有一个学校自主经营的校园超市,超市主要经营一些文具和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学校周围没有集市,为方便学生学习生活,学校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为学生提供便利服务,一年利润有3万多,学校将全部利润拿出来资助贫困生,现在已资助了近600人次。校园超市因而在当地远近闻名,被师生、家长誉为校园“扶贫超市”。

在茚旺高中,学校不但解决学生生活上的问题,还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筹建了高规格的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作报告,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单亲、孤儿、贫困、留守等特殊家庭孩子的关爱力度。通过主题班会、团学代会、励志讲座、艺术节、体育节、各种社团活动,帮助寒门学子树立“上学有奔头、毕业有甜头、脱贫有盼头”的理念,从思想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据会泽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幸金正介绍,会泽县通过组织广大教师走村串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摸底、统计、汇总工作。据统计,全县建立了65 084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档案,其中,学前教育3 902人,小学28 004人,初中19 006人,普高7 374人,职高3 102人,大学3 696人。通过实施学前教育省政府助学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普通高中助学金、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等近20项教育惠民政策,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各阶段学生进行资助,让贫困家庭孩子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2017年以来,就投入各类资助金3.2亿元,让6.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均得到资助,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失学。

其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学前教育每生每年给予资助300元;义务教育寄宿的小学、初中学生每生每年分别给予1 000元、1 250元的生活补助;普通高中给予2 500元或1 500元的资助;职业学校的农村、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 000元学费补助或国家助学金资助;省内外高校新生分别给予500元、1 000元的交通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一本以上院校每生每年给予5 000元的学费资助;普通高校本专科、民族预科学生按每生每年3 500元标准给予一等国家助学金资助;就读研究生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普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分别按每生每年6 000元、1.3万元标准给予国家助学金资助;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年8 000元。

据了解,围绕2019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会泽县制定出台了《会泽县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实施计划和四年脱贫工作规划。计划投资9.69亿元新建校舍42.94万平方米及新建部分附属设施;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增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配齐教师,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加大教师关爱力度,提高教师待遇,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精准化贫困生资助体系,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在会泽县,由于政府部门对教育扶贫力度的加大,社会上助学风气也被带动起来,各学校更是想尽办法打通扶贫助困渠道,降低就学成本、提升教育质量、实施精准帮扶,以贴心的关怀、零距离的服务,不让一个贫困学生掉队,保障每个贫困生有学上、上好学。

精准发力让会泽教育提质增效,高中教育成为全省品牌

谭力华说:“扶贫先扶智,扶智就要想方设法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

2016年中考只有两个半月了,班上的孩子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忙复习,紧张地进行备考。会泽县金钟一中休产假的撒丽娜老师再也坐不住了,可产假还剩下40多天啊!这可怎么办呢?一边是复习中的学生急需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一边是襁褓中的孩子要呵护照料,情急之下,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照管,提前结束了假期,回学校辅导学生复习。

这样的故事在会泽师生听来已不新鲜了,这样的故事在会泽的各级学校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些年会泽教育扶贫可谓精准发力,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了一番硬功夫:每年招聘300余名新教师,补充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通过青蓝工程、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跟班学习、与生同测等方式,打造了一支能吃苦、讲奉献、善教学的教师队伍。会泽已成为名师、名校长成长的摇篮,会泽教师成为省内名校争相招聘的对象,部分校长走上省直属学校、州(市)学校校长岗位。每年投入600万元对教学质量优异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每年投入200万元给予普通高中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奖励,普通高中一线教师年薪均在8万元以上。通过团购房、廉租房、周转宿舍等方式,有效解决了教师的住房和住宿问题,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安居乐教”。

如今,在会泽县当校长、老师的,都形成了这样的“规矩”:当校长的每年都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管理专业考试,合格后才能继续履职;任中高考科目的教师每年都要与学生同时参加“中高考”,师生同试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进入状态,提高业务能力。“会泽的老师太厉害了,与学生在一样的时间考一样的题,有许多老师能考满分。” 周边县的老师、家长们说起会泽的老师来总是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得益于各项高效管理措施的激励,全县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鼓足了劲,在教学中深耕细作,精心打造高效课堂,狠抓复习备考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五年来, 98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6 942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20 826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2017年有27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264名学生被全国前50强高校录取,高考各項指标均列曲靖市各县(市、区)第一,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数一数二。如今,每年都有5 000余名学生升入高校学习深造,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陆续在全国各地上岗、创业、经商等,他们靠知识改变了人生、过上了幸福生活、改善着家庭经济,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彻底的一项事业。

十年前,为接受优质教育大量学生到外县去求学,十年后,外县学生纷纷到会泽来借读,连考取曲靖一中的大部分学生也自愿留在会泽读高中;十年前,全县土木、砖木结构的校舍及D级危房大面积存在,十年后,一幢幢全框架结构、标准化的校舍伫立于校园内;十年前,全县高考上线五六百人,中考成绩也排在了全市倒数第一,十年后,全县各学段教学成绩跃居曲靖市前列……

3月9日,在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省教育厅厅长周荣到会泽调研教育工作后评价道:“会泽教育发展态势良好,高中教育已经成为全省品牌教育,高中教育就像火车头一样带动着全县义务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成绩的取得,吸引了大量教育同人前来取经学习。”周荣还表示,将会把会泽作为重点支持县,在解决高中教育资源不足、加强高中与高校合作办学等方面给予帮助。

有了尊师重教的家长,有了爱岗敬业的老师,有了为教育脱贫竭尽全力、开拓进取的各级“父母官”,会泽县的孩子们确实有福了……

猜你喜欢
会泽县资助学校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学校推介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