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宾
[提要] 在互联网与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9所高校实地调研,总结归纳河南省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之路在“理念内涵认识”、“个性化人才培养”、“德育工作要求”等方面的矛盾困境;并提出“持续推进理念转变,优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加强‘互联网+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课程学分评价和转换标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困局;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转型,创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河南省高校面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2015年李克强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互联网+”正式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助推发力。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河南省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之路也出现了许多困境。本文通过对河南省9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发掘二者深度融合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困局,剖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经中国知网检索,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多集中在“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机遇与挑战方面。如,曲大为等(2015)认为“互联网+教育”的结合就是“问题与方法”的匹配。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优化方法及评价标准,可以转化为“互联网+”能否有效地解决高等院校深化改革所面对的问题。乔玉婷(2015)提出,“互联网+”时代正在来临,传统高等教育面临颠覆式的冲击与深刻变革。只有创新“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促进高等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才能使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调查目的。本项目开展此次调研,旨在掌握“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之路存在哪些困局,探究其深层次的矛盾和成因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河南省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方式。本项目采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展开调研,调查问卷采用自编问卷《河南省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和《河南省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三)调查对象及其基本情况。本项目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河南省9所典型高校,分別对在校学生、一线教职员工、高校教育管理者三类人员进行问卷调研。受访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读学校类型及所学专业等几个方面。
(四)调查内容及结论。受访人群中,教师群体对于“互联网+”的内涵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学生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对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方面,教师和学生对其的观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学生群体中认为“没有改变”和“略微降低”占到了总人数的约60%,而教师群体中选择“略微提升”和“大大提升”占到了总人数的62%。同时,教师群体普遍认为“学生对于互联网庞杂知识的辨别处理能力较低”,而学生对于这道问题的判断则是乐观的。
对于慕课、微课的了解程度方面,教师群体也明显要优于学生群体,对于这类在线网络教育平台的不足之处的选择上,教师和学生的选择都突出强调了“知识生硬难以理解”、“知识信息呈碎片化,不系统”以及“缺乏课堂气氛和师生互动”。
在对“学生课堂手机的使用处理”这一问题上,学生的选择普遍证实了诸如“刷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软件”、“打网络游戏”、“逛购物APP”、“听歌看电影”这类与课堂无关的行为广泛存在,但是也有近60%的学生表示曾借助手机进行辅助学习。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后传统师生角色和地位是否会发生改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倾向于“会”的判断。同时,双方群体也都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传统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将变得“比较生疏”。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理念之间的矛盾。“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流程再造;而河南省高校的部分管理者和一线教职员工仍存在着以“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入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思维来理解的理念误区。在本项目的实地调研中,存在着以下表现:首先,河南省高校的人才培养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教室仍是主要的人才培养空间,班级仍是基本的教学单位。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才培养模式趋于“格式化”;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融入“互联网思维”,只硬性嵌入一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教学还难以支持移动学习、自主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等模式;最后,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互联网课程教育的开放包容性、资源共享性严重不足。随着学生对于学习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互联网教学的存储资源日趋紧张。
(二)互联网技术的多重选择与个性化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在本项目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河南省一些高校互联网课程的设计仍保留着集体授课的形式,大多数MOOC的课程设计缺少个性化智能调适功能。其实质原因是个性化学习还未真正有效地嵌入和实施,互联网技术还未与个性化学习进行深度融合,在远程教育平台中缺乏设计个性化学习功能的模块。另外,从学生角度来看,互联网的一大优势是对于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但是,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海量的可供选择的数据时需要其具有较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其对于信息数据的辨识水平较低,处理能力匮乏,这就容易导致其从众选择以致丧失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发展空间。
(三)“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形式与人才培养的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本项目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工作对许多河南省高校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将人才培养工作变为“充电快餐”式培养,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在“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愈发淡漠甚至变得脆弱。以MOOC为例,虽然MOOC极大地便利了学生接受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但却无法享有传统实体大学中师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无法为学生带来在同一时空下相同的实际效果。“互联网+”背景下的同学关系也变得缺少真实的沟通与交流,同学之间传统的亲密和长久的伙伴关系受到了严重冲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非常依赖师生及时、有效且高质量的互动交流,而“互联网+”则为这种互动布下了阴影,设置了障碍。
(一)持续推进理念转变,优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领域内人、物和社会关系的重构,意味着人才培养的本质、目标、规律、场域、范式、方法和资源的各种变化,势必催生新的技术、新的问题、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特别需要以“互联网+”的理念、价值、规则和方法来引领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高校需要不断持续推进理念转变去协调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路径及内容。
“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一项长期、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河南省高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普遍存在“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需要什么再建设什么”的传统思路,各人才培养单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学校层面缺少长远、统一、整体的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对用户需求、数据、架构的统一梳理和整合力度不够;各系统分散建设,导致重复投资、异构、信息孤岛以及各信息系统之间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不断转变理念,优化 “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从全局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将互联网思维根植于高校人才培养管理的全过程,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同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专兼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平台。
(二)加强“互联网+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课程学分评价和转换标准。“互联网+”的跨学科属性决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并不应当局限于狭义上的某一学科或专业方向,更需要建成一个以“文、理、经、管、工”等基础学科为支撑、以信息学科为引领、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学科生态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相关课程体系设计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一套覆盖“主要方向核心课程”、“信息学科支撑课程”、“前沿案例拓展课程”的综合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分互认则是学分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它有力地推动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发展。为确保学分制的深化改革进程中公平有效地实现学分互认,应搭建科学的“互联网+课程”的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互联网+课程”学习量的定额水平,确定“互联网+课程”学生获得的电子证书与成绩记录的转换标准。当技术和制度都能有效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的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
(三)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按需学习、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背景下学习方式的重要标签。将本校和其他院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教师教学中积累的信息库、答疑库、习题库等内容进行整合,建立数字化资源便于学生随时学习使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引导学生筛选知识,提高学生信息的识别、过滤和整合能力。
德育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面教学”仍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偏废,而将“面对面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常态。能够体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要求积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建立一套基于“翻转课堂”的将“面对面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通过老师发布的视频在线下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转换为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问题探讨、情感交流的互动场所。教师不再占据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而逐步转变为“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支持者、服务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使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大大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4(3).
[2]乔玉婷,鲍庆龙,曾立.“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4).
[3]张旭刚.“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变革与展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2).
[4]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5](美)Salman Khan.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 Education Reimagined[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