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刚,朱俊义,魏瑜栋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条件保障部,山东 潍坊 261031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应用,特别是像CT、MR、DSA、LA等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给医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由于医疗设备电子线路的高度集成,大型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厂家售后服务技术及配件的垄断,其相应的维护维保费用日益增长,特别是目前新医改形势下,由于药品零加成及大型设备检查收费的调整,医院利润大幅下降,而且还得控制医院总收入增长不得超过10%。因此,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减少成本支出,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有效规避垄断,降低维护维修费用,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效率,谈一点新设想、新思路和新方法,供大家参考[1]。
医院领导大多认为临床医技科室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设备维修部门属于后勤科室,等同于社会化的水、电、暖的维修,甚至部分医院领导还将医疗设备维修打包社会化托管,直接将维修技术人员交给托管公司管理,这更使设备维修人员感到茫然、失落、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年轻技术人员纷纷流失,造成维修队伍的萎缩与老化[2-6]。
一方面,由于医疗设备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特别是大型高精尖医疗设备高度集成化、模块化设计,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购买高额保修服务;另一方面,院内自身维修技术人员又忙于各种低值设备维修,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熟悉大型设备系统,无法提高维修维护技能水平,以至于出现目前的现状:医院花费大额资金购买大型设备维保,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维修人员忙于普通设备的琐碎维修,效率低下,矛盾突出。
大多数医院因为不重视预防性维修,没有定期巡检,不做或少做常规维护保养,以至于故障频发,维修成本增加,不得不考虑购买各式各样的保修,从而加重医院维修支出负担,淡化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8]。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较复杂,有科班电子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生、有普通工人、还有临时用工人员,能力意愿参差不齐,特别是极个别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现象。
2016年初,我院对行政后勤人员进行了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医疗设备维修岗位也进行了有效的重组,对于业务能力差,特别是主观意愿不足、消极怠工的,进行了分流,调整到其他更合适的岗位,对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好学的加以培训重用,同时引进医学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经过优化整合,维修岗位技术人员由原来的11人精简为7人,其中科班出身5人,技术工人2人。
人员调整后,为加强队伍建设,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适时邀请厂家或第三方工程师现场培训,定期安排工程师参加相应包靠设备的培训、学习及会议交流,多方位提高工程师的技术技能水平,逐步实行统一的临床工程师认证,提高临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转变职能,实现从单一事后维修到设备引进前评估论证、引进后安装验收、使用中质量控制和维修维护管理、直到最后的报废处置等设备引进全过程管理,建立一支技术过硬、专业规范的临床工程师队伍。通过优化组合、培训学习,现有成员基本都已达到R4绩效准备度,技术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9-11]。
如何以最少的维修费用来确保全院医疗设备高效运行,是设备维修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院领导期待的结果。通过分析我院2015年设备维修费用支出,我们发现,价值仅为全院设备价值1/4的大型影像设备由于各式各样的保修,其维修费用却占去全院维修费用总支出的3/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维修管理思路,就是抓大放小:“抓大”就是实现大型贵重医疗设备自主维修管理,“放小”就是将全院单价伍万以下医疗设备维修打包外包服务。通过“抓大”逐步取消大型贵重医疗设备的保修,实现自主维修,打破垄断,降低维修费用。通过“放小”解放有限的维修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分工,规范培训,重点做好大型贵重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维修工作——定期巡检、定期维护、定期保养、定期质控等。当然,五万以下低值医疗设备的打包外包服务,不等于放弃不管,而是改变管理方式,通过监督、检查、反馈、整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12-13]。
(1)大型设备责任到人:将全院大型贵重医疗设备(100万以上)进行相应分工,每位工程师包靠2~4台大型设备,平时轮值这些大型贵重医疗设备所在科室,从学习设备系统操作应用开始,不断加强与科室设备使用人员的相互学习、交流和沟通,帮助指导科室做好设备常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逐渐熟悉系统硬件构成、系统软件应用和显示指示状态等,做到从异味、杂音、变色中及早发现故障隐患并及时处理,确保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2)定期巡检规范保养:详细制定大型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巡检周期、巡检内容、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内容等,具体见图1,并切实落到实处,做好记录,及时发现排除故障隐患,降低故障率,广开渠道,打破技术和配件垄断,将费用支出降到最低。
图1 部分大型医用设备巡检维护一览表
(3)低值设备外包服务:我院五万元以下医疗设备合计共约5000台件,500多种,总价值约为3100万元,包括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胎心仪、微量泵、皮试仪、离心机、空调、紫外线灯车、吊塔、病床及病历、担架车辆类等,尽管维修技术含量较低,维修要求不高,但是由于数量较多、种类繁杂,相应报修维修比较频繁,严重影响技术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为提高效率效益,我们采取维修外包形式交给第三方维修公司维修服务,费用控制在40万元以内(包括500元以内的配件更换)。
通过上述工作,既锻炼了工程师,又提高了他们的技能技术水平,还降低了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维修费用支出。2015、2016、2017年我院维修费用支出情况,见图2;大型设备2015、2016、2017年故障发生次数统计情况,见图3。
我们的改革是在2016年年初开始的,通过工程师们定期巡检、规范维护、自主维修,大型设备故障率逐年下降,大型设备维修支出费用也是逐年减少,相应的维修总费用也逐年降低,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医疗设备的应用,如何以最少的维修费用来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如何建设好临床工程学科,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医工人员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我们医工人员的努力,有效规避厂家技术垄断,降低维修费用,提升服务技能水平,提高设备效益和质量,才能得到院领导的重视,才能树立医工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才能避免被边缘化、托管社会化[14-15]。
图2 医疗设备维修总费用及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修费用直方图
图3 大型医用设备故障率直方图
很多大型设备,特别是系统庞大的影像设备,在运行环境良好、维持正常的温湿度的情况下,只要定期巡检、按要求按标准做好预防性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技术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行开机率,极大地减少故障率。
[参考文献]
[1] 赵小刚.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探讨[J].科研,2016,(7):00131.
[2] 崔骊,李向东,云庆辉,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74-75.
[3] 曲海燕,叶常青,赵东海,等.浅谈医疗设备售后服务昂贵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3,26(9):42-44.
[4] 尹军,刘相花,徐力,等.新购进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评价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159-162.
[5] 汤国平,胡亮,徐华健,等.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管理平台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8):123-125.
[6] 袁丹江,夏慧琳,王学政.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 谢锦黔.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88-389.
[8] 黄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J].医疗装备,2008,21(9):27-28.
[9] 赵旭东,陈名鑫,张文威.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计[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6,(6):396-399.
[10] 赵宁志,高茗,陈新,等.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实践[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2):54-55.
[11] 武卓,薛鸿,张思科.浅探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2,(12):78-80.
[12] 翟红志.加强医院医学工程科学科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6,29(7):288.
[13] 陈晓红,周丹,曹德森,等.浅谈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价值[J].中国计量,2010,(9):68-70.
[14] 付园,张伟.对医院常规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362.
[15] 王飞,刘磊.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集中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5,(4):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