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葛典社
5月中旬的沧州已是花红柳绿、春和景明,市博物馆迎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解放路小学的学生,他们可不仅仅是来参观博物馆,更重要的是来这里上课学习,他们或仔细观察,或认真倾听,或用心记录,或轻声交流,根据既定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面对崭新的环境和新颖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既收获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原来这是沧州市解放路小学开设的一种校本课程“博闻沧州”,这种校本课程的学习形式就是把课堂开进博物馆,让学生在宽阔的背景与视野下进行开放性学习,这样的课堂学校已经开设多次,这门校本课程也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像解放路小学这样,努力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的学校在沧州市还有很多。
当前,研究和构建校本课程虽然在各中小学已经比较普遍,但是近年来,沧州市教科研部门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势引领,倡导各学校不仅仅满足于创建校本课程,还要有意识地构建三级课程体系,其中在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要突出学科“融合课程”“国旗下课程”“故事里的核心价值观课程”等。
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各学校认真分析、努力挖掘,在课程创建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不仅如此,沧州市教科研工作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与创新,比如,在传统教研工作方面,他们实现了由关注教研活动的“浅层次教研”转为关注人的发展的“高水平研修”,由事到人的改变,让更多的学校与教师开始关注自身完善与提升,而不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简单应付。
对此,沧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徐延生所长表示,教科研部门关注教师发展从根本上还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形势面前,很难占据主动地位,更加难以保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同样,在如何更好开展教研工作方面,沧州市也进行了有益的创新,他们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研修模式。
以“沧州语文人”为代表的众多学术研究团队,活跃在沧州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便捷的研修形式、便捷的研修时间,让参与者提高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当然,他们还提出了“教育微创新”、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动态专家引领”机制……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开拓进取,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