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在小面积肺栓塞(单个肺叶阻塞)中的疗效观察

2018-09-12 07:42:22薛桂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3期
关键词:群酯肺栓塞抗凝

薛桂红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栓子栓塞肺动脉所导致,临床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小面积肺栓塞是由于单个肺叶的动脉被栓塞,虽然很少危及生命,但是患者肺部功能会造成较大影响。临床以溶栓为主要治疗方案,但是部分患者疗效不佳[2]。近年来我院对于小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小面积肺栓塞治疗的患者58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肺CT、MRI确定诊断。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33±10.57)岁。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氧气支持和镇痛治疗,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5 mg/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用药剂量,当INR稳定在1.5~2.5可以出院,院外服用3个月华法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泰毕全,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国药准字J20130064,110 mg×10片),110 mg,日2次,口服,共计3个月。

1.2.2 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心率(P)、PO2、PCO2等情况变化。

1.3 数据处理: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R、P、PO2、PCO2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患者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2、PC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肺栓塞是栓子对肺动脉的主干或者分子堵塞所导致的疾病,引起栓塞的栓子多种,包括血栓、脂肪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多种。血栓是最为常见的栓子,来自静脉系统或者右心的血栓均能对肺动脉进行栓塞。如果栓塞的是主动脉,则导致大面积肺栓塞,如果栓塞的是为单个肺叶供血的支动脉,则导致小面积肺栓塞。相对于大面积肺栓塞而言,小面积肺栓塞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是会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造成明显影响,部分患者肺部功能迟迟不能恢复,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3]。

达比加群酯是最新一代的口服抗凝要是,属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的卒中和栓塞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达比加群酯是达比加群的前体,口服后能够在体内直接转化为达比加群,而达比加群能够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的特异位点相结合,从而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减少了纤维蛋白的生成,以此对凝血瀑布网路的最后步骤起到阻断的作用,抑制血栓形成[4]。此外,达比加群还能够从纤维蛋白-凝血酶的结合体上进行解离,因此其发挥的抗凝作用是可逆的[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比较(±s)

项目 观察组(n=29) 对照组(n=29) t P P(次/分) 治疗前 106.33±15.74 107.26±16.39 0.221 0.826治疗后 75.41±9.28 87.53±10.55 4.654 0.000 R(次/分) 治疗前 24.73±6.44 25.06±5.91 0.203 0.840治疗后 16.43±3.27 18.19±2.52 2.296 0.025 PO2(mm Hg) 治疗前 66.74±8.06 67.31±7.91 0.272 0.787治疗后 89.72±8.52 84.11±9.30 0.239 0.020 PCO2(mm Hg) 治疗前 27.16±5.84 27.33±6.18 0.108 0.915治疗后 38.11±4.50 35.21±5.09 2.299 0.025

从本次研究上看,两组患者治疗前R、P、PO2、PCO2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患者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2、PC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达比加群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肺部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因此对于小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与达比加群酯良好的抗凝作用密切相关,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协同使用,增加了药物的抗凝功能,缩短了血栓存在时间,加速了肺部功能的恢复。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其出血风险,尤其是与华法林同时应用时,应该密切检测患者的INR,随时调整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群酯肺栓塞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分析
危险度预测联合肺栓塞排除标准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2017年2期)2017-01-15 00:20:36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