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婷 窦瑞娜
保障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推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本文梳理了3565名处于6-15岁基础教育学龄阶段的农村儿童的教育机会获得现状,并针对基础教育机会保障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根据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全国性样本数据显示,农村儿童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率达到97.3%,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但就读示范/重点学校,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机会的农村儿童仅占在学农村儿童的21.2%,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机会获得上存在差异。
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儿童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受性别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分别在总体水平上下0.4%的范围内,男孩的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略高于总体水平,女孩则略低于总体水平(见图1)。
图1 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在性别、居住地区、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农村户籍儿童居住在城镇比居住在乡村能获得更好的基础教育机会。前者在学率高于总体水平0.8%,重点学校就读率高于总体水平1.8%;后者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分别低于总体水平0.4%和0.9%。
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优势。样本中无论是否独生子女都达到了总体在学率,但独生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为24.2%,非独生子女为20.1%且未达到总体水平,两者重点学校就读率相差4.1个百分点。
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的农村儿童中,小学就读于重点学校的学生比例为19.9%、初中为24.8%,二者相差4.9%(见图2)。
图2 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入学渠道上的差异
按照政策规定就近入学和电脑派位入学的农村儿童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分别为20.1%和20.0%,低于总体重点学校就读率。而通过个人或家庭资本择校能够增加农村儿童进入重点学校的机会。其中,靠成绩或特长进入重点学校的农村儿童占29.6%,高出总体水平8.4个百分点;通过缴纳赞助费或借读费入学的农村儿童比例为28.6%,高于总体水平7.4个百分点;通过“找关系”就读重点学校的农村儿童占33.1%,高于总体水平11.9个百分点。
儿童的流动或留守状态对其能否就读重点学校的影响较大。普通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率均达到总体水平。但在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上,普通儿童低于总体水平1.5%;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重点学校就读率分别为24.6%和23.4%,其流动儿童进入重点学校的比例最高(见图3)。
父母均未出现流动的农村普通儿童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率与总体在学率持平,但与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的儿童相比重点学校就读率较低,前者中20.7%能够进入重点学校,略低于总体重点学校就读率;父亲一方流动的农村儿童在学率为97.9%、重点学校就读率为22.9%,均略高于总体水平;母亲一方流动的儿童在学率为95.5%、低于总体水平1.8%,但其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为26.1%,高出总体重点学校就读率4.9%;而父母双方均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村儿童在学率较总体水平低0.3%、重点学校就读率较总体水平高1.1%。可见,母亲的流动不利于农村儿童的一般基础教育机会获得,但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流动有利于在学农村儿童进入重点学校获得更优质的教育。
图3 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在儿童及父母流动状况上的差异
父母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上均未达到总体水平,而父母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村儿童的在学率和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则略高于总体水平,且相较而言,母亲从事非农工作的儿童比父亲从事非农工作的儿童的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略高(见图4)。
图4 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在父母工作类型上的差异
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获得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水平或母亲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村儿童在学率低于总体在学率水平,且父亲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村儿童在学率仅为93.4%,与总体在学率存在较大差距。在重点学校就读率上,父亲是文盲/半文盲或母亲是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儿童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较低,分别低于总体水平1.2个和0.6个百分点(见图5)。
图5 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家庭年收入对于农村儿童基础教育阶段的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均有明显影响。样本中农村儿童的家庭年收入平均为5.13万元。家庭年收入高于均值的农村儿童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分别为98.4%和23.7%,分别高出总体水平1.1%和2.5%;而家庭年收入小于均值的儿童基础教育在学率为96.8%,重点学校就读率为20.1%,分别低于总体水平0.5个和1.1个百分点(见图6)。
图6 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在家庭年收入、教育年支出上的差异
样本中家庭年教育支出均值为5236元。家庭教育年支出大于均值的农村儿童的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均略高于总体水平,而教育年支出小于均值的儿童在学率和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则略低于总体水平,但差值仅在0.2%左右。可见,家庭年教育支出对农村儿童基础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不大。
家庭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获得有明显的影响,家庭教育期望越高,在学和就读重点学校的农村儿童比例越高。期望子女受教育程度仅为初中及以下家庭的农村儿童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远低于总体水平,分别为79.0%和7.1%,与总体水平的差值分别为18.3个和14.1个百分点;家庭教育期望在高中层次的农村儿童的在学率较总体在学率低2.4%、重点学校就读率较总体水平低5.0%;家庭教育期望为大学专科的农村儿童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率为96.8%,重点学校就读率为18.4%,分别略低于总体水平;家庭期望受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的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均高于总体水平1.5%左右,分别为98.5%和22.9%;家庭教育期望为研究生的农村儿童基础教育在学率达100%,就读于重点学校的比例超出总体水平2.5%。
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差异体现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此,笔者分别从教育普及、政策落实及观念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基础教育资源地区、城乡分配不均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的教育机会获得,特别是优质教育机会的获得。虽然农村儿童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率较高,受教育机会得到基本保障,但就读重点学校获得优质教育的比例较低,且很多学校和教育点在基本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较为落后,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农村儿童的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依然欠缺公平。
(2)入学渠道不规范。尽管大部分农村儿童按照政策安排入学,但也有不少农村儿童通过缴纳赞助费或借读费以及“找关系”的方式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入学渠道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
(3)家庭情况尤其是家庭资本对基础教育机会的影响较大。现阶段,家庭子女数量、父母工作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年收入等家庭内部情况的差异使得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在学率、重点学校就读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利于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
(4)家庭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家庭教育期望和家庭年教育支出对农村儿童基础教育阶段的在学率和重点学校就读率产生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期望的差异使农村儿童在学状况和重点学校就读状况存在巨大的差异,较低的教育期望和重视程度不利于子女的教育发展。
(1)巩固加强基础教育保障水平。一是切实贯彻落实相应制度政策。当前,国家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发展的学校标准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较多,但各地贯彻落实不一。因此,建议各地积极推动政策规划落地,发挥指导和保障作用,有效稳步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和水平。二是推进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建议继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对城乡基础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合理的配置,在经费投入、师资保障和项目设置等方面对所有学校实行统一标准,实现所有学校拨款标准、硬件配置水平、信息平台、教师待遇以及培训和发展机会的统一,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内学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基础教育差距[1]。
(2)建立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机制和转移机制。建议建立科学的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机制和均衡机制,一是摸清各地各级的教育需求以及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地各级政府基础教育承担的实际情况,以统一的教育资源配置为标准,对于投入不足的地区按缺失程度进行补贴和转移支付。二是构建合理的教育转移支付机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实现东部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对乡村的支援,不断缩小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
(3)以精准扶贫政策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贯彻落实《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是目前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议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以教育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而推动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着力扩大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教师整体水平,畅通贫困学子流动渠道等。
(4)加快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是教育信息化[2]。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提出了“教学应用” “学习应用”和“数字校园”三个全覆盖,以及“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这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既是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投入,让信息化教育的红利为全民共享,缩减“数字鸿沟”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关注教育起点和过程的公平。
(5)形成合理的家庭教育期望,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孩子获得一般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机会就越多。建议通过宣传引导帮助农村家庭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养育观,强化父母对子女教育发展的重视,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从家庭层面保障农村儿童的教育机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