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与方法探讨

2018-09-11 09:04唐嘉翌
职业·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唐嘉翌

摘要:现阶段,中职生由于各种心理问题造成的个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以后的就业,所以应该在传授中职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本文主要对中职生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原因和提升

中职生处在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变时期,无论在心理上生理上都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但由于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敏感、抑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的个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也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实现以及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深刻剖析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现状分析

中职生心理危机的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

1.自身因素

(1)对学业缺乏动力和目标。一是中考失利,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目的理解比较肤浅,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或遗弃的人,认为自己将来没什么出息,因而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上不思进取。

二是成绩一直不理想,习惯了被老师和家长忽视、放弃。进入中职学校后很多学生都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有的为了一张毕业证,有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还有不少学生纯粹是为了混时间,他们對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对未来更没有追求。

(2)自卑和逆反心理。在当今社会大流的推动下,依旧多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也有着敏感而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意识。从而造成性格上懦弱、逃避、摇摆等一系列负面情绪,更别提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了。当这些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要么极度自卑,做事缩手缩脚;要么产生逆反心理,用恶劣的行径来掩饰内心的落差。

(3)自我。这个时期的中职生已经有独立思考意识,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感,行为表现过于自我、缺乏耐心、责任心。不少中职生对事的态度都较为冷淡,在集体活动中参与性、主动性不强,没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做事较为任性,没有责任感,例如,有一位职高新生,在入学后的第一次运动会上拔河,因为第一回合输了,直接扔掉绳子,抛下队友,气愤的甩手而去。这类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逃避责任或者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而到了工作岗位上,更是容易暴露这些潜在的负面的行为准则。

(4)早恋。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在面对朝夕相处的同学时会产生一定的好感度,加上这个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使一部分中职生也开始谈起恋爱。再加上网络、电视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学生无法正确处理感情,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家庭因素

事实上孩子在幼童时期的心理建设基本都是和家庭父母联系在一起的,家庭更是扮演摇篮和启蒙的角色。但很多中职生的家庭因素都较为复杂,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破碎、父母离异,目光短浅、自身作风有偏差等。当学生成绩下降时,往往采取简单粗暴、打骂压制等手段来管教孩子,给心理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做出负面影响,导致孩子性格也越来越冷漠、孤独。

尤其在学生进入职高后,家长们觉得到职高念书没出息、没前途,孩子受家长情绪的影响,在心理上也会排斥职业学校,这些心理危机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习没兴趣、做事没耐心、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无视校纪校规、不懂感恩等。

3.学校因素

很多中职学校虽设立心理辅导室,但能认识自身心理问题到接受再到主动要求辅导的学生相对较少。而且即便表面上疏通了,但由于他们不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问题又会去而复返。知识和技能都可以通过测试、考核等方式检验认定,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没有读心术可以完全了解。那些隐藏在学生中的不良心理无法及时得到疏通,不仅自身受到影响,也会对周边的同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4.社会因素

社会对中职生存有偏见。虽然在国家政策发展下,职业学校越来越受到政府高层的重视和发展,但实际社会、企业需求中更看重文凭,所以在普遍民众的心里对职业学校依然是不认可的。很多被迫将孩子送入职高的家长对学校的态度也比较散漫、轻视,中职生在这样社会、家长歧视的眼光中,心理健康更受影响。

另外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网络、信息传播无孔不入。中职生在视觉、听觉上经受着五花八门的刺激和诱惑,他们由于年龄、心性的限制还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综上所诉,中职生由于年龄正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在面对学业、就业的压力下,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和矛盾,所以对中职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完善自身人格的结构,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激发自信心,实现心理的优化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迫切重要。

二、如何提升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建立个人档案,关怀学生

新生入学后,学校可以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经历、家庭情况等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面对新生时,教师必须要求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要以包容的思想和合理的情感,感动学生。塑造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他们感到温暖、信任和安全,激发问题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增强自信心。

2.师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需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更深层的理解中职生,用更高的情商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敌对意识。当然,当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就能更科学、有效、明确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另外学校在原有的心理咨询课程上,还可以请专家给中职生讲一些心理研究专题课,适当针对中职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解惑。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到自身潜在的心理问题,去寻求帮助,克服心理疾病。

3.改革教学方法,小组互助学习

中职生比普高生确实存在更多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要正视的,而且问题学生多,但师资毕竟有限,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将每个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抱团学习,相互监督和鼓励。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定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动态,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不良恶习的扩散。

另外在高一年级加入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课程。请已毕业的学生回学校,与学生交流工作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学生时代的检讨。

4.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提倡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由于部分中職生确实对学习没有兴趣,学校提供的各种课外文艺活动、社团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实践意识。从活动中找到自身的闪光点,除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更能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为日后工作铺路。

中职学校可组织些有意义的公益、献爱心活动,来融化中职生冰冷的内心。很多中职生在面对自身家庭的不幸时,常常自怨自艾,当他们看到比他们更加不幸的人时,油然而生的怜悯、同情、善良会慢慢回归他们的内心。同时,通过帮助他人而得到的感激和喜悦,更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5.加强校园正能量传播,明确惩罚制度

所谓环境育人,就是在面对这样一股弱势群体,渗透健康的心理建设就要从慢慢改掉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入手。管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是加强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职业学校更要明确惩罚制度,以强势的姿态来处理中职生的不良行径。这不是说要无视学生的人权,而是让学生意识到行为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缺失的教育。一个人的违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和后果,长此以往,便可能会成为习惯,那么今天学生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明天就可能违反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因此有必要把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表现的考核作为人生履历的重要一项,对违纪的学生及时、严格地按照制度来处理。

6.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

有人说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关爱,一生的成就来自感恩。爱和感恩是一个人成长动力最大的源泉。所以学校除了帮助中职生调整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应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纠正家长对职业学校的偏见,给家长分析学生的心理原因和表现,要求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正视自身作风,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只有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在温暖的肯定和鼓励中,中职生才能挣脱不良习惯的束缚,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当然这也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营造好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面对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对当代中职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他们顺利成才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却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来自于社会、个人、学校以及家庭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还中职生应有的朝气、健康的精神面貌,让我们的中职生以昂扬的姿态面对社会的考验!

(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