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海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具备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茁长成长的基石。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确定何种目标、选择何种手段、运用何种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为了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的解读来为大家揭示出一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平等、关爱、发展、呵护的原则,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我们首先要明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根据具体目标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利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运用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以下就结合具体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在教育过程中将教育目标有效地渗透到教育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科学制定,用以规范教育过程,提升教育效率。
对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而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什么是自我?什么是人际交往?如何正确看待学校生活?”等知识,都是需要我们为学生进行明确解答的重要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的能力来说,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培养正确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其次要努力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平等、互动、关爱的过程,利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应用的方法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更好的提升。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言,我们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能够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价值取向,让学生能够分辨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把握自己。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需要为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人生发展规划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
在自我意识教育中,我们要为学生明确自我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如何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自我,明确自身的生理状况以及心理特质,从而在学生接受教育之后,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并且养成积极的自我提升态度与有效的情绪控制能力。
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培养生命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重视安全。之后我们要为学生明确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避免危害,远离安全隐患,让学生能够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确保自身的安全,提升生活质量。
在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明确如何融入集体,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交往有度、进退有方,从而为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奠定关键能力。
在人生发展规划教育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尝试总结实现个人理想的发展路径。学生在具备了理想之后,将会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分为集体教育与个体辅导两种,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将这两种方法有效融合,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对于集体教育方法,我们采用课堂的授课、讨论过程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如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我们为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校园与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且进行了以避免危险为主题的互动教学。之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讨论自身曾经经历过哪些危险,又是如何进行化解的,讨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对于个体辅导的方法,我们利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展开一对一沟通,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情感发展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我们的沟通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心理辅导,从而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具备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在终身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展基础。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更能对学生的生活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站在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人才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利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祚山.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8-71.
[2]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心理科学,2001(1):87-89.
注:本文系甘肃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号WW[2017]GH100。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