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中国卫生》:期待有更多同样有着美好生活向往的人们受益于分级诊疗制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
2018年的元旦假期,我是在辽宁大连的长山岛上度过的。此行不是去旅游,而是和我的项目团队一起去岛上开展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家中走访。
有一位患者是41岁的男性,3年前被诊断为终末期肾病。最初,他因多种顾虑而不愿接受透析治疗。长山岛上没有血透室,他担心一旦遇到恶劣天气,轮渡停驶就无法去医院做血透;做腹透,他又担心自己操作不好、担心新农合无法报销,加重家里的经济负担。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太辛苦操劳,为了让儿子安心准备高考,他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选择了居家腹透。现在,成熟的腹透治疗技术、医护人员的精心指导、政府的惠民报销政策,让他拥有了平凡自如的生活和幸福完整的家庭。
在一同登门家访的医疗人员中,有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肾病科专家,也有长海县人民医院、小长山岛中心卫生院和患者所在村的村医。他们的工作单位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腹膜透析“后援团”成员。项目实施3年多来,小长山岛中心卫生院的医生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上门例行家访,一旦病情需要,会及时逐级转诊。除去每3个月到半年一次到医院例行检查,患者不用起早贪黑地进城去血透,“不是在做血透,就是在去做血透的路上”的生活状态彻底改变。
本轮医改启动之时,党和国家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作为重要改革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为基本导向的医务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被列入重要日程。近年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最具实践共识的制度安排,全国各地对分级诊疗制度与实践模式的探索方兴未艾。腹透项目的实施建起了市、县、乡、村分级明确的疾病管理模式和推广长效机制,不仅促进了医改措施的落地,也让分级诊疗的实施有了现实抓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当前的医疗卫生领域同样有所体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体现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上,也体现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还体现在人民对医改成果的享有上。如何以人民群众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为依据,以解决供给侧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选择适宜的病种、推广适宜的技术为突破口,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力推动接地气、有实效的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更加响亮而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