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璠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同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在这其中艾思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卓越的贡献。他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编写教材、从事马列教学工作、筹建延安新哲学会等形式,将马列主义变成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延安时期;艾思奇;哲学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真理,要将它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就必须被千万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革命面临新形势和新情况,这就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艾思奇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编写教材、从事马列教学工作、筹建研究学会等形式,将马列主义变成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搭建起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一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方法,这些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对于当今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亦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工作中,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大众化的主体,把哲学和群众结合起來。他说:“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脱离群众,就是失去了自己的立足地;群众离开了哲学,就失去了自身解放的头脑,只有把哲学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为人民大众写哲学著作,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正确道理。”[1]他还指出,哲学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充分反映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要求,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他的这种人民立场从他所写的一系列文章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籍多是外国人所著,并没有联系中国实际,而且内容过于高深,对于没有哲学功底的人来说很难读懂。艾思奇大胆创新,纂写了一批通俗易懂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1934年至1935年他的多篇文章在《读书生活》上连载,1936年这些文章集结成书出版,题为《哲学讲话》,后来改为《大众哲学》的书名再版。该书用讲故事的方法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明,内容通俗易懂。到了延安之后,艾思奇被分到抗大当教员,一开始主讲的课程就是《大众哲学》,他的哲学课总是场场爆满,掌声不断。在延安期间他还讲过许多哲学课,并且亲自编写讲课教材,比如《哲学“研究提纲”》、《哲学讲座》。这些教材,全部是从群众的立场出发,用群众能听懂的话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好地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培养了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忠实爱好者,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革命的思想武器。据曾任蒋介石高级顾问的马壁说,蒋介石在溃退到台湾后,不止一次地提到《大众哲学》。他对下属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我们和共产党的较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失败,也是人心的上的失败。比如,共产党又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你们怎么就拿不出来。”[2]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延安时期,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整风运动刚开始不久,很多人对于怎样从实际对象出发,怎样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联系产生了疑惑。艾思奇说,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用“失”与“的”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比喻,以理论原则为指南,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他在《“有的放矢”及其他》指出:“理论的作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一旦离开实际,就转化为死教条,成为主观的空调头,不再是真正活的理论。”[3]
1938年,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由艾思奇、何思敬主持,在延安成立了新哲学会,新哲学会将在延安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作者聚集到一起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抗战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使他们各自的研究都能得到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的滋养。
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就要力求语言的通俗化、大众化。列宁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一最高限度的通俗易懂”,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俗化,深入浅出地使哲学被更多的人懂得和理解并运用于生活。
延安时期大量出版并发行的《大众哲学》就是通俗化的典型代表作。在书中艾思奇运用通俗的生活实例打破了哲学高深、晦涩的外壳,例如,他把卓别林和希特勒作分别,进而引入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在讲质量互变规律时,他从雷锋塔倒塌的原因出发,分析了量变与质变;在讲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时,他采用了家喻户晓的名著人物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做比喻,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将哲学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样的方式无疑是历史性的创举,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四、运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道:“什么是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4]所以要用大众所能理解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启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艾思奇指出要宜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得考虑不同阶层人的特点,针对受众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使之主动并乐于接受教育。根据民众的喜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融入到艺术创作中,通过小品、诗歌、电影、话剧等多种方式来宜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打破理论家与接受者之间的隔阂,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凝聚了革命力量,增强了革命的战斗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2]谢本书.战士学者艾思奇[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3]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12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