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脱稿讲话的现实困惑与破解之道

2018-09-10 20:59杨雄
环球市场 2018年16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

杨雄

摘要: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清新、活泼、务实的会风,大力提倡脱稿讲话。但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文风会风的大环境下,领导干部脱稿讲话举步维艰,念稿讲话风气改变任重道远。

关键词:领导干部;会风;脱稿讲话

不知何时开始,我们进入到一个“话语平庸”的时代。在各种行政活动和讲话场面各级领导干部都习惯于念稿子,“失语”现象越来越突出。《人民日报》就曾指出三种“不会说话”:一是离了稿子不会说,二是交流性的话不会说,三是举例说明不会说。[1]

为了逐步解决此类问题,中央一直在努力改变会风,提倡脱稿讲话: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听取各省汇报时打断某官员发言,要求不念稿子;2012年11月30日,王岐山在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2]可以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以来,一股清新、活泼、务实的会风激荡开来,脱稿讲话正逐步推广。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领导干部仍囿于顾虑和困惑而难以真正脱稿讲话。

一、脱稿讲话的现实困惑

(一)传统:官场陋习根深蒂固

时下有一种现象,不管大会小会,还是仪式庆典,但凡有领导出席,必定有领导讲话,而领导讲话必定郑重其事手持讲稿念上一番。这种陋习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己成一种官场哲学:一是中国的官场从上到下,不管是哪一级,也不管是什么样规格规模的会议,讲话的领导绝大部分是拿着稿子念的,上行下效。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家都念稿,你不念稿,显得独立特行,难以融入政界。于是,随波逐流,落个心安。三是担心离了稿子,管不住自己的嘴,落得一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后果,被人扣顶什么帽子也未可知。正是基于种种考虑,为落个安稳,一般领导干部都倾向于念稿讲话,而不愿意打破传统,冒脱稿讲话的险。

(二)担心:一旦出错有损形象

据报道,“两会”期间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凡是没有国家领导人在场的代表团会,与会代表往往不看稿子也能挥洒自如,但一旦有国家领导人在场,不管官大官小,有官没官,大多正襟危坐,照本宜科。之所以这样,无非是怕讲错话,错了不但影响工作,更重要的是自己砸自己脚,甚至可能影响前程。

其实,能够当上领导干部,一般都有两把刷子的,会上发个言、讲个话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是他们都有小算盘,信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人云亦云了。所以大多在参会时事先准备好发言稿,届时照本宜科,自然万无一失,不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无奈二秘书写稿追求平稳

在现代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大会小会讲话材料一般都由其秘书代笔。作为秘书,虽说受过训练,还久经职场,但秘书毕竟是秘书,不是领导干部本人,对要说什么、该怎么说,自然只能揣度,总免不了隔靴搔痒,尤其是材料“度”的把握那是很难的。如果写得生动活泼、别具一格,不合领导“胃口”,往往被领导批为“不严谨”;如果写得文质彬彬,不懂领导“偏好”,则被批“书生气”、“酸腐”,自然都无法通过。那些文风四平八稳,语言模棱两可的文章倒是一般能获得领导的认可,循规蹈距,不偏不倚,通过率高,因为这种材料放之四海而皆准,自然少了风险之忧。

(四)异化二“脱稿“演变成为“脱口“

十八大后,新一届常委们在多个场合提出了改会风、改文风的要求,并带头“脱稿”讲话。对此,一家媒体发表了一篇题为《少些“照本宜科”,多些“脱口而出”)的评论,对领导干部“脱稿”讲话做法给予了肯定。对此,笔者不敢苟同,领导干部讲话少一些“照本宜科”没错,但不能“脱口而出”,把“脱稿”异化为“脱口”。

诚然,与读稿比起来,口语化的脱稿发言更能活跃会议气氛,更显得亲切,应该大力提倡并推广。但也应注意到,在大力提倡脱稿讲话的同时也应看到其隐忧,因为稍不留神,脱稿讲话就可能演变成口无遮拦的“脱口而出”,说得好固然好,如果说错了话、表错了态那就非同小可了。比如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罐子乡党委书记罗颂在接待群众来访时语出惊人,称“威胁我就是威胁党”;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王勇平因“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就是一些极端例子,给我们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照本宣科的破解之道

不良会风,无疑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大表现,改革会风不是件小事,如何破解,值得深思。

(一)整治文山会海

文风会风整治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历来为人诟病,其核心表现就是“文山会海”——文件发得多,会议开得多,基层忙应付,工作效率低。对此现象,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怎么办?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会风、文风。在此过程中,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下大力气进行整治,把改进文风会风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同改进党风统一起來,既要建立健全会议审批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又要控制会议规格、数量、规模、会期、经费;既要简化会议程序,又要提高会议效率。如此这般,“又臭又长”的发言稿自然无用武之地了。

(二)提倡脱稿讲话

能讲话、会讲话、讲好话,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是最起码的素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时下这些起码的要求对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个难以跨越的门槛,因为念稿己成为其习惯,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卡壳”“失语”。对此,我们要大力提倡脱稿讲话,自上而下带头示范,上行下效,贯彻起来自然容易一些。

(三)做足准备工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足了准备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才能在讲话时有话说、说的好。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诸如《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的说理,都是源于生活的积淀,绝非闭门造车能为之的。相反,那些只讲排场、人浮于事者则装腔作势,习惯于让秘书捉刀代笔,仅仅把工作写在纸上、念在嘴上,发起言来心中无数、言之无物、味同嚼蜡。

(四)提高表达能力

著名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曾说:“领导者与常人的重要区别在于,能够把握说话的技巧。”[4]确实,表达能力是丈量一名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一把尺子。只有掌握了说话的一些基本技巧,才能赢得尊重和掌声。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注意积累吸收,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善于遴选转化,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注意避免“雷区”,不懂不要讲、不真不要讲、不准不要讲、不当不要讲。注意讲话逻辑,突出主题,脉络清楚,让人理解接受。注意肢体语言,如手势、眼睛等,这样可增添人格魅力。

(五)多讲实话短话

中央“八项规定”指出:“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5]这里要求领导干部讲话长话短说、实话实说,讲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这样的实话从哪里来?从最反映现实、最接近地气、最贴近民生中来。如果老是泡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里,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自然了解不到真实情况,讲起话来当然只会讲点套话、摆点官腔应付交差了事,这种领导干部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迟早会被群众抛弃。

三、结束语

总之,讲话是一门艺术,脱稿是一种能力。领导干部讲话练就脱稿能力不仅是响应中央要求,也是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领导干部都应该认识到脱稿讲话的重要性,不要再纠结于自身因素的困惑,积极培养脱稿讲话能力,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梁衡.文风四谈[N].人民日报12002年4月1日第4版.

[2]周丽江.试论脱稿讲话与作风转变[J].法制与社会,2013(9):179-18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

[4]冯敏.浅谈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说话的艺术[J].经营管理者,2014(24):388

[5]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N].北京:新华日报,2012年12月24日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
习近平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思想论要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领导干部在金融审计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领导干部的语言表达艺术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