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棠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促进学生深入认识自我、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道德意识与自我认知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现状以及成因,并提出了学困生转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学困生 转化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在思维、观念上逐渐成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能帮助其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意识与自我认知水平。而道德与法治科目学困生现象是长期困扰教师的重要问题,其成因何在,如何实现学困生转化,值得深入探究。
一、现状分析
道德与法治不是主要考试科目,学习要求相对较宽松,内容也较为简单,这使得许多学生抱着轻松、应付的心态学习这门课程,导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具体来讲,道德与法治学困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习惯差
主要表现在课堂中缺乏纪律意识,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护学习用品,课本以及作业被乱画乱撕;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学习动机不强,该课程学习对其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事;上课表现消极,课堂参与度低,对课程内容缺乏期待。
2.学习方法低效
道德与法治学困生大多没有掌握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不会和老师互动交流,不能按照老师要求预习复习,更无法做到有重点地学习和查漏补缺。
3.人际交往缺乏
在日常教学中可发现,多数学困生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很少有交集,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时也缺乏自信,甚至表现出自我封闭等状态。此外,由于成绩长期较差,他们对考试成绩并不在意,面对较差的表现、较低的分数,较少有愧疚、难过心理。
二、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
造成学困生的成因较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生自身原因。教育心理学提出,每个个体都有不同个性与心理特征,对每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虽然年龄相仿但性格各异,一些学生由于适应性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失去兴趣,成为学困生。
2.学校因素
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自信,不愿和同学老师交往,再加上教师缺乏引导与关切,对学生学习动机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在情感上无法亲近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同时,一些教师缺乏足够耐心,急于求成,对在课堂上表现差与考试成绩差的学生要么“放羊式”教学,要么直接呵斥,变相体罚。长此以往,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与同学的帮助、理解而成为学困生。
3.社会因素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手机、网络游戏不断侵蚀着学生思想与意志,导致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社会上一些消极、负面思想也严重腐蚀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家长与学校未能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成绩不断下降。
4.家庭因素
家庭也是学生的重要教学场所,父母对孩子有言传身教与监督的重要作用,而学困生家庭多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家长忙于自身事情,无暇顾及孩子家庭教育,放任自流;一些家长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太重要,没有真正领悟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因此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成绩差的现象没有保持高度关注,缺乏明确要求;也有一些家长采取高压态势,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学习动力与兴趣。
三、转化对策
基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成因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对症下药,改进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学困生转化,现提出以下对策:
1.尊重理解,关怀鼓励
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与理解学困生,了解他们的难处,多加鼓励,用爱去温暖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善待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例如在交流中用一些学生常用的网络词、流行语等;情感上与学生保持亲近,真诚主动地去关心学生,进入学困生内心世界,让其经常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同时,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真诚地表扬学生,可发现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习自觉性也提高了。
2.丰富内容,改进方法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大多只结合课本内容照本宣科,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无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从教学内容与方法入手,激发学困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如在讲授法律常识内容时,可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让其對课堂内容有切实感悟。以“走进法制天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某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玩游戏骗家长、同学的钱,逐渐走上违法的不归之路。通过生动的案例,学生可树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辩论、讨论等多种模式,吸引学困生参与,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模式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困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如以当堂课程内容为中心,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大胆说课本,谈生活,论电视节目与社会现象,为学困生创设大胆开口的机会,提升其课堂“主角”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方法,结合学困生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师应针对学困生展开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可在每堂课为学困生设置学习目标,回答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活动中,也应注重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注重构建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帮扶关系,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其设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引导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沟通,家校共育
每个学困生都有着自身的问题,除学校的教育转化,家庭也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学校与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校共育。教师可通过微信等交流平台,掌握学困生的学习与思想状况,与家长积极沟通,形成教学合力,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学习,认识自身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职责,为孩子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其次,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培养学困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教师须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精神需求,寻求适宜方法教育孩子,逐步扭转孩子的性格,使其逐渐融入集体。此外,通过家校共育,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延伸到生活当中,探索家庭教育在内容、方式、渠道等方面的教学合力,如让家长带领孩子积极参加法治宣传讲座、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实践参与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成因多样,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与总结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诚然,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并非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毅力与信心,最大限度地避免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形成,同时实现学困生的全面转化,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4).
[2]陈开洲.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