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角度”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2018-09-10 01:37蔡嘉鑫
环球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角度

蔡嘉鑫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来看待,从整体上认识、学习、把握、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本文将从“四个角度”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因;角度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把握的原因

(一)无论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都既有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革命成功的经验,也有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理解而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导致革命遭受挫折,事业受损,甚至人头落地的惨痛教训。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对历史的重要启示一旦从经验教训中所得,才是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加强依据。

(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探究和把握,也是全面、准确、完整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而不是以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为指导,更不是以后人不准确、不全面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就要求要对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理论体系。

(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把握,不仅是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把握,也要加强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只有加强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把握“四个角度”

(一)马克主义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相当发展的时代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时间的要求,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目标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基本原则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其理论活动的开始就特别地强调了这一原则,在其后继承者那里,这一原则得到了坚持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形式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活动的全部过程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整体性。

(二)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涉及众多学科门类的知识海洋,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人类发展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定义。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都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更为明显。即使像《资本论》这样被长期看作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实际上它不仅包含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而且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堪称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部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严谨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

(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

第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重要特征。在当代中国,要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也将在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创新和发展。指导中国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某个部分,而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构成的整体。

三、总结

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多个角度和方法。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至少可以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和宗旨、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等多个角度研究和把握。同时,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科学实践观和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顧海良等.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5]刘美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角度
画与理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物的内心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趣话角度arccos
例谈角度变换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