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2018-09-10 01:37薛殿龙
环球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创新教育

薛殿龙

摘要:依照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创新已变成学术领域发展的主要要求,对于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中学美术教育中,锻炼学生的创新力是完善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创新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加大学生在艺术领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投入力度

激励受教育者潜在才能。一切的智慧和成就的开始,都是源于兴趣,对艺術创作有兴趣的学生,都具有吸收艺术创作知识的自觉性。面对着中学艺术美术的鉴赏教学,学生会感受到无趣乏味,这就主张授课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唤起学生心中艺术细胞,全面阐述每一个美术作品的来龙去脉,并详细描述清楚当时的故事。使学生们在体会美术作品的同时,清楚了解到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背景,进而引起对作品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和场景指导,将创新设计的思想贯通于艺术美术讲授中。在教学的模范上采用富有色彩的讲授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新设计的潜力。如在描述上下文中使用的三个部分一整体关系时,美术老师不妨利用情景课程内容开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一指导的过程当中,不妨通过感受、欣赏、延深三个步骤慢慢带领学生理解”三大结构”,让他们积极的训练自身的头脑,绽开自己的心扉,详列现实生活中的示例,举例说明学习的内容,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对待艺术的教学内容的印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发挥中学美术创新教育的效果。

(三)借助美术教学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

美术创作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决定了美术教学要围绕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开展。用真实的世界让学生去体验美学的意境真的正含义,进而在学习中深入对美的理解,在生活中感悟美的真谛。户外课程拥有传统课堂不具备的优越性,它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这要比课堂中生硬的引导有实际效果,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具有时代发展价值的,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型技术人才而不单纯只是学习能力突出的人才,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会成为永不过时的课题。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对每一位学生都十分了解,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优势特长,充分鼓励其发挥自身的才干,开发其潜力,结合特点实现个人特色的形成。在实际的教学钻研中,应逐渐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美术造诣,从而完成对审美学习的认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延伸。这似乎看起来既单调又平淡,那我们不妨利用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富有能力的积极地联想学习,这也正搭配新教学大纲的主张。此外,老师还可以借用地方性的森林和人文的资源,例如游历艺术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在活动中专门培训创造性与实践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时代已经代替了常规教学,并且被我们广泛应用在教学之中。针对教育教学计划和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多媒体平台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平台的拓展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丰富了教学体制的内容,提高了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让美术教学的课堂内容更加多样性,进而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多媒体教学的自身优越性上来说,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保持脑力思考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在学科上的创新意识,加深其对美术的理解和认知。因此,针对在美术学科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美术老师在课程中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立体。

(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艺术的创造源自于灵感的进发,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生硬的模仿艺术家们的经典作品,同时对于艺术精髓的深层次理解也不能是被动的,学生要从心灵深处去接受它,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有能力在艺术领域中运用自身的优势特长,也就是学生本质上对于艺术知识的接受是主动的。

课程设置内容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艺术价值与魅力,让学生从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学内容要尽量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设置不同时期学生要面对的合理内容,不超出接受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重视教材内容的选择,科学的设置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教学目标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综合能力。

(六)让学生在艺术创造中培养情操与能力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锻炼学生初期从表象开始思维模式的酝酿,循序渐进的通过描述事物的自身特征和突出表象,加深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拓展,进而全面的掌握塑造形象的诀窍。教师应当利用特定形象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找特点,针对一项或多个特征进行思维的延伸,结合自身的艺术理解,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品,让学生在艺术创造的过程感悟人生哲理,对生活的真谛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情感色彩的融入也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情绪和心里变化,进行情感的渲染和表达,实现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

在对绘画内容进行表达时,无论是绘画结构素描,还是全要素素描,首要目的都是要宣泄自己的情感,无论你采取何种绘画手法,无论你运用何种艺术性的创造思维,只要能够将情感融入其中,都会创造出较好的作品。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给予学生每一次大胆创作的肯定,提倡学生运用不同的素材去表达,借助不同的工具去表现,激发学生主动创作的欲望,在艺术创作中彰显青春活力,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获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持续不断加快,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中学美术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努力结合美术艺术教学的特点,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碧锋.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2]王国良,韩相理.浅谈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学园,2016(05).

[3]梅金梁.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5(04).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创新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