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栋
摘要:高中语文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智育、德育、審美情趣、习法等多种功能。但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课堂沉闷而乏味,教学效果不佳,缺乏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等许多的难题。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来提高教学效果,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高中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合作精神、竞争品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成为国家发展建设中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积极心理因素;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文教学承担着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外国进步文化以及培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课程不断深化改革,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语文届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学习发展,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虽然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语文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总结出些许课堂教学策略,但结合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因此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高中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现象,思考如何根据农村高中实际情况,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来提高教学效果。从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归纳总结教学规律,优化语文教学,使农村学生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体现为:智育功能、德育功能、审美情趣功能、习法功能。
(一)智育功能
智育主要是对人的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开发和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在智育方面有重要的功能。语言文字与思维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思维是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思维通过运用语言文字来传递表达出来,语言文字因思维表达的需求而存在。因此,学习语文是锻炼发展思维的过程。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文本内容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语文的规范性以及文本的逻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表达交流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判断和叙述能力;名言警句、诗词的背诵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记忆力等等。
1.开发智力
智力是指与认识活动之间相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判断、应变能力等。语文教材中的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和训练系统、助学系统、表达交流系统、梳理探究系统都包含着相关的智力因素,且都具有开发智力,发散思维的功能。
2.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语文能力训练的材料、目标、要求和方法,通过教育教学的训练就能有效达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标。
3.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通过语文教育学习,掌握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顺序,文学常识,文学现象等基础知识,注意阅读方法、写作技巧、诗词感悟等方法技巧,而且要从文本中汲取并积累情感态度、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思想,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对积累的知识要进行归纳梳理,然后进行反复温习、领悟总结,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合适运用。
(二)德育功能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有关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作为具有人文性课程的语文,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熏陶和培养。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进语文教育中,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学生塑造成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理想情操、伦理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三)审美功能
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感悟美学构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着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和绚丽多姿的世界文化,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进行挖掘,继承和传承这些灿烂优秀文化,体会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
(四)习法功能
1.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的方法其中包括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训练方法、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与文学知识的技巧等。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科学有效方法,是语文教学应该具备的功能。
2.语文思维的方法
语文思维方法包括分类对比、综合总结、具体分析、抽象概括、联想想象、系统化、求同和求异的心理方法,以及逻辑形式方法。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掌握整体感知、欣赏感受、联想想象、质疑思索、观察判断等方法。学会独立感悟思考,发展个性思维,将思维具体化,促使个性思维转化为创新思维。
二、农村高中的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着很多难题
在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难题。以笔者工作所在的高中为例,学校政策支持推行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实施小组探究性学习,但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在教学实施中只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应付学校的检查,在学校例行的公开课展示时,走形式地演示一下,可平时教学过程中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且一味重视应试教育,以平时成绩决定一切,而忽视了在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工作。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多是按照教参设计或者套用往年的教案,教学设计简单且随意,脱离了各班级学生学习差异的实际状况,重复单一地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毫无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仅仅把教学作为是一个任务而去机械完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整个教学课堂沉闷而乏味,教学效果不佳,缺乏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缺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实质锻炼,更何谈让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诸多问题困扰着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语文学科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特殊历史重任
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如何能够在加强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打破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当前社会形势,教师应该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掌握行之有效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增强教师自身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心理素质水平,形成良性循环,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
我国教育教学的基数多分布在农村,农村教育困难重重却又充满希望,因此,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学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任务艰巨且又前景广阔的平台。说到任务艰巨,是因为现在的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相对来说较为闭塞、见识面相对狭窄、阅读量偏少,缺少城市学生那种敢做敢想的创新型思维,综合素质能力相对偏弱,而随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开展与实施,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任务更为艰巨。说前景广阔,是因为新的改革方案影响着新的教学改革措施的确定与实施,让我们了解到身上的不足,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带动各种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在农村高中语文学科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提高教学效果,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切合国家教育最新考试招生制度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和思路,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高中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合作精神、竞争品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成为国家发展建设中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积极的心理因素的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加快发展农村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意义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有利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高中教育水平的差异,向着实现全民公平教育的目标更进一步;有利于满足农村学生与家长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农村更多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随着农村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留守儿童的增多,现代教学观念更新的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积极的心理因素的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通过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克服学习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培养学习兴趣和健全人格的手段,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学科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来提高教学效果有特殊功能
笔者结合教学经历认为,语文学科运用积极心理因素,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促进对自己的深入了解,发展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帮助。而且,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构建优良的心境,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且乐观向上的状态。并且,这种教学也是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学习兴趣形成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而且,可以促使语文教师优化自身,学习相关心理学理论,从而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使教师从传授型教书匠向研究型教育工作者进行转变。最后,对农村高中语文学科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可以填充语文教育心理学学术以及教学方法、方式方面的漏洞和不足。
(三)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在如今的农村语文教学活动中,还存着许多教学问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无法赶上城市,尤其是在教学工作中,由于农村学生自身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加上教学方式不合理等多种原因,使得语文教学工作无法顺利有效地展开。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因素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提出在农村语文高中教学中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提高自身心理道德素质,不断创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机制,了解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心理的状况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实施有针对性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提高农村高中语文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品味、感悟以及积累,使学生认识了解语文运用的规律,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中,学会在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运用好语言文字。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塑造勇敢乐观的积极品质,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精神且能适应新的不同环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研究使农村语文教学能够更贴切符合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
參考文献:
[1]黄春玉.运用各种手段创建高效课堂情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J].教育论丛,2014年18期.
[2]张新华.如何增强中学语文教学效果[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13期.
[3]乔国德.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象牙塔内,20lO年07期.
[4]吴翠萍.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以及对策探讨[J].科技教育,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