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文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各个学科都在不断完善教学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通过采用科学的生物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和水平得以提升,并建立生物知识体系。本文论述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它的若干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08
在当前素质教育盛行的新环境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化学等理工类的学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们在实验操作能力上有更多的进步,教师们需要付出的努力有很多方面。因此,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策略。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积极备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课前要准备充分
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是确保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选择好所需的仪器和材料,仔细地进行检查,并按照课堂上的实际程序完成预实验,记录完成整个实验所需的时间、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一点意外都不出也不现实,一旦出现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对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与学生一起排除故障重做实验,并且要把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变为探究实验的过程。要认真分析原因,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的关键,若课堂上不能达成共识,可转为课后探究实验交由兴趣小组完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高中生物实验活动的探究性
实验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学以致用、学思并重、全身心多重感官有效投入的过程。在实验实践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多维度地刺激与训练,身体各项机能协调统一。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所开展的实验活动,多是以对教材知识的印证为主,导致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性操作。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步骤甚至实验结果都了然于心了,所以印证性实验活动的开展,不仅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不结合教材所提出的实验任务,或对其实验任务做一些改变,或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以此增强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型的实验活动,会给学生的实验心理带来全新感受,学生意识到不需要按照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那样按部就班地操作,而是需要自己真正地动脑思考、动手实验。以此,学生的“活性”会更强,才能够主动投入、用心操作。
三、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为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如何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彼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单靠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还不够,应让学生了解滤纸是一种吸附剂,层析液是一种展开剂,四种色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层析液中(展开剂)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扩散速度快,叶绿素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扩散速度则慢。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很多实验并不用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只需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果,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多媒体声色并茂的优势较好解决了学生只需了解实验这一问题。多媒体以动态的画面呈现实验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兴趣高昂地随着动画的演示,掌握了相關实验知识。例如,开展“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时,学生不能理解课本知识的讲解,自己又不能独立完成实验。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质壁分离的原理及其过程,通过多媒体系统的演示讲解,学生真正掌握了哪些植物的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在课本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利用氯化钠溶液来替换蔗糖的溶液,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材料和试剂并不唯一。
五、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旧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设置的实验往往是验证性的,在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沦,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利。如旧课程中“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完个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就所选的实验材料来说,都是教材限定好的,鉴定还原性糖用苹果或梨,鉴定脂肪用花生种子,鉴定蛋白质用豆浆或鸡蛋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最后看到符合原理和预期的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验证性实验仅仅证明了苹果或梨中存在还原性糖,花生种子中存在脂肪,豆浆或鸡蛋清中存在蛋白质。但却不知道这些生物组织中除了含有相应的这些物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化学成分,能不能通过实验手段检测出来等。
六、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势在必行,这样生物实验教学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实践作用。而在这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方式,仅限课本内容,而是要因地制宜,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不能一味传授知识之后不管学生的自主性、自学性,要做到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通过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融入到实验的实际情境中去,指引学生发现问题、解答问题、创造问题,这样不断优化才会体现实验教学的最大意义,这样不断实践才是学习生物这门学科最直观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董芝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43).
[2]陈东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与实践[J].学苑教育,2018(4):27-27.
[3]陈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以及优化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