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觅古今教育之源

2018-09-10 11:40边宗荣
新课程·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学传统文化

边宗荣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通过相应教育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文关系等,还能够丰富学生或其他阶层人们自身见识,这对于人们后期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相应教育工作时,应深入剖析古今教育之源,明确古今教育之间的差异和切合点,以提升当前综合教育水平。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道德;传统文化

就目前来看,多数学校教师过于重视书面知识传授,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思想道德层面难以提升,这不仅仅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对于社会风尚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古代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多集中在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力度薄弱,影响我国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这就需要深入分析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阐述这两种教育之间的差异。

一、教育的真谛

中国古代教育读物《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的道理首先在于使人们明白上天赋予人的美德,不断地改善自己最后达到完美的境界。”

从古代教育的角度出发,人们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开展相应教育。要求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学习潜藏的文化和思想。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长学生自身见识。不仅如此,古代教育对学生人格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力度远高于基础知识培养力度,也就是说通过古代教育能够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现代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水平会受到时代发展趋势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应深入分析教育的内在表现,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这种“双向性”教育模式,能够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层面的同时,培养学生正义感,彰显现代教育的独特魅力。

二、古代社会教育的原则

在对我国古代教育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古代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上。在开展古代教育工作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学生信息需求和固有品质等多方面因素,还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大多数参与古代教育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为人处世和社会道德等方面不够了解,在参与古代教育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宽容的心,有效指導学生在学习中的过错,而不是一味地苛责。此外,在进行古代教育时,应保证学生对相应教育内容有足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抵消古代教育中的枯燥感,使得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和道德准则。在提升古代教育质量的同时,达到学生人格和道德素质培养的目的。

三、现代教育的弊端

与古代教育相比,现代教育过度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灌输,教育的真正价值难以彰显。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参与教育的目的是“应付考试”,没有人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现代教育的真谛。尽管我国从古代教育的角度出发,普及现代教育的本质,但是这一行为会导致学生思想发生变化,认为现代教育对自己后期发展没有太大的用处,影响自身参与现代教育的积极性,这对于现代教育实施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现代教育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忽视学生人格和思想道德培养。不仅影响现代教育效果,对于学生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将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开展现代教育之前,必须对社会发展趋势和教育工作的内涵实施有效分析。从现代教育弊端的角度出发,将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有效改善现代教育中的问题。不仅如此,将古今教育有效结合,还能够在提升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格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力度。在提升学生知识层面和素质涵养的同时,推进我国现有教育行业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了解到当前我国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这对于学生后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将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效结合。上文综合分析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差异,明确这两项教育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侧重点上的不同。而将两者结合,能够在本质上改善现代教育“重教轻育”的现状,有效达到学生知识层面和道德素养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浩.中西古代教育理念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张燕敏.对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

[3]溢琳焱.今天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J].浙江经济,2013(8).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社会学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法律论证:一种社会学进路的阐释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