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转丽 王海峰 李金荣
[摘 要]某弹簧零件主要应用于某重点型号及相关系列飞机上,使用数量较大;但此弹簧零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合格率一直很低,造成零件报废较多,原材料浪费现象甚为严重;而且此弹簧零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工序繁多,工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各个工序对零件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为了满足此弹簧零件生产需求,提高此项零件的合格率,找出不合格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很有必要对此项拉伸弹簧工艺参数及制造作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拉伸弹簧;最大许用载荷;中径;自由高度;间隙;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TS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083-01
引言
某弹簧属于拉伸弹簧,此拉伸弹簧主要应用于某重点型号及相关系列飞机上,使用数量较大;但此项拉伸弹簧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合格率一直很低;而且此拉伸弹簧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工序多,工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各个工序对零件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此项拉伸弹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最大许用载荷(P)偏高,自由长度(H0)超长,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超差。为了解决此拉伸弹簧存在的问题,就要深入分析与研究此项拉伸弹簧各参数与最大许用载荷(P)、自由长度(H0)、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的关系,以及各工序对这三方面的影响。
正文
针对此项拉伸弹簧存在的最大许用载荷(P)偏高,自由长度(H0)超长,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超差的主要问题,下面就这三方面逐个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首先来分析最大许用载荷(P),从公式P=πd3/8DK[τ]和f=8PD3/Gd4可知,使用温度K、许用应力[τ]、剪贴弹性模量G、单圈变形量f均为定值,所以弹簧中径D和钢丝直径d是影响最大许用载荷的主要因素,而钢丝直径d在实际生产中每批原材料都是定值,由于此项拉伸弹簧最大许用载荷(P)偏高,再结合以上公式我们应该选择中径D偏大,也就是说尽量将弹簧中径制造成偏上差,最大许用载荷(P)就会相应降低。
然后来分析自由高度(H0)和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问题,从公式H0=d(n+1)+Dn中可得出,原则上可以减少工作圈n来控制自由长度的超长,但减少工作圈n将影响到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会增大,单圈变形量也会增加,也就会影响最大许用载荷的增加;所以减少工作圈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下面分析制造过程,此项拉伸弹簧的工艺流程为:原材料检测——车工——热处理——钳工——热处理(淬火+回火)——立定处理(拉伸)——加温加荷时效——吹砂——半成品检验(测力)——表面处理——加温加荷时效——完工标识——成品检验
拉伸弹簧工作图如图1:
按因果关系,用鱼刺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分析产生此拉伸弹簧最大许用载荷(P)、自由长度(H0)、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超差的原因,如图2:
从上图可看出:设备方面,检查生产设备是否陈旧、老化,经检查车床、夹具、拉伸试验机等都合格。人员方面,参与弹簧制造的操作工人年轻,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也可能导致零件制造不合格;操作工没有严格按工艺规程执行可能导致零件不合格,经核实操作工人都是高级工和技师。环境方面,生产制造环境脏、乱、差也可能造成零件生产不合格;经检查制造环境都满足文件要求。测量方面,检验人员使用的工量具或测力机未校验;未按文件要求检测,致使零件测量不准确;经核查测量工具都在校验期内。对于材料方面,此项拉伸弹簧使用材料为65Si2MnWA,材料状态有回火、冷拉、冷拉+银亮等,材料形状有盘状钢丝和直条状态钢丝,材料状态和形状的选择不当,可能造成零件生产不合格;工艺方法方面是重要因素,绕制时中径的选择,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加温加荷时效的温度对拉伸弹簧的间隙和自由长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此拉伸弹簧还未到表面处理工序就不合格,所以表面处理的影响可以排除。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影响此项拉伸弹簧最大许用载荷(P)、自由长度(H0)、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的因素可能是材料、中径、热处理、加温加荷时效。下面通过试验来具体分析:
(1)对于材料方面,用盘状钢丝冷拉材料和直条状态冷拉+银亮钢丝分别试验对比
(2)要得到合适的中径,就要选择合适的芯棒;对于此拉伸弹簧由于前面已经分析出需选择偏上差的中径,所以要选择偏上差的芯棒,来保证所需合适的中径;
(3)由于此项拉伸弹簧相对钢丝直径较大(d=4.0),自由高度(H0=189)较长,在热处理方面淬火保温时间的选择应慎重,为了保证零件的淬透性和淬火质量,保温时间的选择应相对加长;选用淬火保温时间7分钟和20分钟分别试验对比。
(4)因为此项拉伸弹簧所使用材料为65Si2MnWA,所以根据航标规定须进行两次加温加荷时效处理,第一次加温加荷时效是将拉伸弹簧拉伸到其最大许用载荷下的高度H(H=H0+F)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持不少于7小时,第二次是将弹簧拉伸到其最大工作载荷下的高度,保持48小时;由于第一次加温加荷时效处理航标规定温度为120±10℃,但文件中允许采用高于工作温度20±10℃(60+20±10℃)进行,所以我们选用120±10℃和80±10℃两种不同的温度进行第一次加温加荷时效试验,以便对比试验结果。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对比,仔细分析,认真的现场调查,得出结论是:材料方面,此项拉伸弹簧使用材料为65Si2MnWA,从实际生产来看采用材料状态为冷拉+银亮的直料比回火的盘料效果要好;对于工艺方法,选择偏上差的芯棒来保证中径偏上差,从而降低最大许用载荷;热处理方面淬火保温时间用20分钟的比用7分钟的零件淬透性和淬火质量都较好;第一次加温加荷时效的温度用80±10℃的比用120±10℃的零件圈与圈之间的间隙要小(不大于0.1mm),满足文件要求,圈与圈之间的间隙减小了,每圈之间间隙减小累计起来,自由长度也就相应减小,从而保证此拉伸弹簧自由长度尺寸也合格。
结论
经过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借助不同参数进行试验对比的方式,得出影响此拉伸弹簧最大许用载荷(P)偏高,自由长度(H0)超长,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超差的因素有四方面:原材料状态和形状、中径、热处理参数、加温加荷时效温度。原材料应选用冷拉+银亮的直料,中径选择偏上差的尺寸,热处理淬火时间选用20分钟,加温加荷时效温度选用80±10℃进行处理,经过这些参数的改进,就能很好的保证此拉伸弹簧的最大许用载荷、自由长度、弹簧圈与圈之间的间隙的合格。
现场生产中,经过工艺参数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此拉伸弹簧的合格率,同时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更好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很大程度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淑琴,尹學武.碳素、合金钢丝制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技术条件HB3-56-83.航空工业部,1984:6.
[2] 石淑琴,尹学武.碳素、合金钢丝制圆柱螺旋压缩和拉伸弹簧设计与制造HBZ/Z18-83.航空工业部,1984:24.
[3] 石淑琴,尹学武.碳素、合金钢丝制圆柱螺旋拉伸弹簧HB3-54-83~HB3-55-83.航空工业部,1984:16.
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