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李虎
摘 要:随着网络不断融入经济社会,版权的创作更加广泛,内容的传播更加快速,移动支付的交易更加方便,版权成了互联网空间重要的基础资源,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出版;互联网;版权保护
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各种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出版物的数字化复制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版权的创作传播更加丰富、交易使用更加便捷、应用转化更加广泛,版权作为互联网产业发展重要基础性资源的地位更加凸显。
在传统出版体制中,作者、出版社、读者三者之间是相对单一的产业链,而互联网时代信息内容与读者之间的通道变成了网状结构。信息资源共享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出版信息也就拥有独特的信息共享性。出版物内容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传播和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公众的使用,满足了公众对信息资源普遍共享的期望。但是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这种快速便捷又给出版物的版权保护带来了极大地挑战,版权保护难上加难。因此,出版业就要在数字时代,选择可以平衡数字时代和传统出版关系的版权保护措施。
一、互相补充,将版权保护和内容资源共享相结合起来
版权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内容资源的共享,但最终也是为了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与内容资源共享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版权保护与内容资源共享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表层的矛盾关系下体现着深刻的一致性。因此,在数字时代下我们要坚持版权保护和内容资源共享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因为版权保护而对内容资源进行共享限制,只保护不共享,这样不仅影响了内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会影响出版单位的不断发展。顾此失彼,往往会两边都没有进步。
二、加强积累,建立健全版权资源集约开发机制
版权资源的积累,是出版单位提升数字时代下自身实力和加强内容核心地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融合发展与版权运营的根基和灵魂。我们要积极建设数字版权的引入、拓展、签约、存档、激励等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版权资源的签约量和存储量,丰富自身的内容存储厚度和维度,为今后的合作与保护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内容资源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作品登记、版权质押和转让合同备案制度,更好地激励保障内容创作。要加强对内容创作者的权益保护,明确作者版权权利种类、使用方式、传播载体和传播媒介,约定分成比例,保证作者收益,既做好数字版权代理人,也要做好版权的运营人和开发者,切实保护作者的各项权益。
同时,要不断丰富版权内容的产品形态,提升版权内容资源的挖掘和价值的释放。要着眼于自身优势,根据自身产品特色不断開发各类衍生品,不断挖掘各类,逐步形成自有的平台化产品体系,实现优质版权内容的一体化开发。
三、加强保护,建立健全配套的版权保护体系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根基还是要落在“遵守法律”这一基本要求上。因此,在版权保护工作实践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首先,我们要对本社出版的产品就行严密监控,及时掌握出版物在市场上的表现,及时获得侵权事实,及时对侵权线索判断与处理。
其次,要积极通过国家版权监管平台,进行著作权登记,实现著作权信息的及时报送、统计。
再次,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出版物的加工阶段使用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反盗版技术,对传统形态产品进行保护维权。
最后,要建立负责版权保护工作的法务团队,发现侵权问题,及时保全证据,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威慑侵权盗版行为。
四、拓展合作,打造内容资源的自有品牌
随着国内各类内容传播平台群和内容付费机制的形成,庞大的有付费意愿的消费者群体已经形成,国内内容版权保护与运营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我们必须紧抓这一机遇,确定自有内容版权的价值,加快运营节奏,增加变现方式。我们要不断推动各类版权内容的全平台开发运营,积极推动版权内容创新,大力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积极探索适合互联网特点的授权机制与合作机制,拓展与有实力的互联网教育、出版、运营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努力提升数字版权内容的互联网热度和影响力,打造出“内容可拓展”“内容可连接”“内容可转化”“内容可识别”的属于自己的内容品牌和IP体系。
如今,互联网技术瞬息万变,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这其中有一些是有助于出版社的版权保护;同时,必然也会有一些会不利于出版社的版权保护。因此,出版社的版权保护必须要有发展眼光和创新意识,迅速适应版权市场风云变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出版社的版权权益。数字时代出版社的版权保护之路,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必须要不断“上下求索”。
作者简介:
王岩,河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出生于1981年5月,本科,中级,网络出版。
李虎,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北省衡水市,出生于1980年3月,本科,中级,图书出版
(作者单位:1.河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2.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