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文精神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体现

2018-09-10 07:59:49王坤
大东方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人文精神信息技术

王坤

摘 要:图书馆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充满着人文因素。近代图书馆的形成、公共图书馆运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开放等理论与实践,都包含着人文情愫和人文精神的灿烂光辉。图书馆的兴旺,使人文精神得以广泛传播,人文精神的广泛传播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图书馆科学有效、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人文精神;信息技术

一、人文精神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内含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更是一种实践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在人类的世界中,他要赋予自建构一个文化的理想世界作为他的终极目标和人生意义,以此来确证人的主体性。人文精神正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作为一个意义领域。它是对人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对人的生存价值意义的关注。它是人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评价体系、价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惠。

2.人文精神的特点

第一,时代性和历史性。人文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即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这种历史性也就是时代性。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它由以产生的时代条件、历史条件所制约的,只有与一定时代、历史条件相应的人文精神,没有超时代、超历史的人文精神。第二,大众性。人文精神是面向整个大众文化生活而渗透于其中的价值理想。人文精神在现实的文化实践中把视野投向全体大众的整个社会生活,指向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遇。人文精神向世俗生活的渗透,深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意识领域,才是倡导人文精神的意义之所在。第三,民族性。与整个文化一样,人文精神具有民族的特点。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在精神上的主体性,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庸。

二、人文精神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作用

1.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被称为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强调在使用先进技术过程中继承人文传统,提倡人文精神,以人文思想为指导,把人性化与数字化相結合,使人的价值观在技术中得到充分反映,有了人文精神指引的技术发展,技术才能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图书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构筑了一个有利于人们高效存取知识的技术平台,它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但同时,它也是实现图书馆人文关怀,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以最少时间、最快速度,为最多读者找到最多的信息,这就是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要实现它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利用现代技术来武装自己,而图书馆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改进服务,提高自身价值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其自身人文价值的过程。因此,当我们把技术应用与图书馆的价值实现紧密结合时,技术本身的力量才充分显示出来;技术应用与人文相结合,就会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技术创新与人文相结合就更显示出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2.人文精神在图书馆信息技术建设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都离不开人文建设,都需要人文精神。没有先进技术武装的图书馆,是一种没有生机、落后的图书馆:而缺少了人文精神的图书馆,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人文与技术相互融合,是图书馆科学发展之路。

三、数字图书馆如何弘扬人文精神

1.数字图书馆工作指导思想要突出人文精神

完善数字图书馆评估检查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制定各图书馆的发展规划,是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要保障。图书馆事业管理部门制定的评估检查指标体系中,要认真考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实际,合理设定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及管理系统软件升级的指标权重。突出信息技术手段改善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条件及图书馆各项便利读者、关怀读者的工作项目的权重以评估工作为指挥棒,引导图书馆在开展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突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2.坚持人文精神渗透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将人性化因素很好地融合进去。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人机界面的美化;数据库的技术要简便、省时,要体现检全率和检准率;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要有交互性,聊天式参考服务、读书网、远程借阅服务、联合知识导航网等都要时刻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一切从用户的利益出发,以为最多用户找到最多的文献信息和知识为准则。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图书馆人性化服务。

第一,图书馆应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将传统的服务方式发展为联机检索、浏览下载和网络参考等服务,并推陈出新地开辟出“网上预约”、“网上书刊订购征询”、“专家答疑”等新颖、技术含量高的服务渠道,还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自助服务;第二,馆员还应积极热情地开展各种导读活动,这能够提高用户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增加两者之间的精神交流。馆员可通过开办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与用户面对面的沟通,来增强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的现场感和亲近感。第三,现代图书馆还应主动地为特殊用户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图书馆的用户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馆员需要对数据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从中提炼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依据不同的用户及用户不同时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使每一个用户都有一种被关怀的感觉。提供人性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是追求信息平等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2000,(1):11.

[2]蒋永福.文献·图书馆·人——人文图书馆学研究札记[J].图书馆,1994.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人文精神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初探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27:10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从谷歌案析数字图书馆对作品的使用行为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54:31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