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新
(福建省建新医院普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2)
混合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具有多发性高的特点,怎样有效治疗混合痔,控制术后并发症,一直以来都是肛肠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有关文献报道表明,在肛门疾病中,混合痔发病率约为27.4%,现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1]。然而根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PPH术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应对其予以不断完善与优化,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保护肛管组织结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2]。为了探讨TST术式与PPH术式的治疗效果,本文现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予以分析。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6~63岁,平均(40.5±5.8)岁,病程2~13年,平均(5.0±1.3)年;试验组患者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5~63岁,平均(40.1±5.7)岁,病程2~13年,平均(5.0±1.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中有关混合痔的诊断标准;②伴有不同程度肿痛、异物感、肛门坠胀感、无痛性便血等;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道肿瘤;②累及消化道系统性疾病,如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③近期严重便秘;④合并严重脑、心、肝、肾等疾病;⑤近30 d内接受急性胃肠疾病或者外科手术;⑥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⑦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PPH术式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适度扩肛,置入肛门镜,于痔上距齿状线2~3 cm部位行黏膜下环状荷包缝合。在扩肛器中置入吻合器头部,围绕中心杆将荷包缝合线收紧打结,借助勾线器将缝线从吻合器侧孔导出,持续牵引,按照顺时针旋紧吻合器,一直到吻合器指示窗指针表明进入击发范围。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应对阴道予以常规指检。击发吻合器,按照逆时针旋松尾翼,取出吻合器。观察吻合口,如果伴有活动性出血,应进行“8”字缝合止血。
试验组患者给予TST术式治疗,根据患者痔核分布、数量,选择恰当肛门镜。适当扩肛,置入肛门镜,保证拟切除痔上黏膜位于肛门镜窗口。于痔上距齿状线2~3 cm部位用可吸收线予以缝合。在扩肛器中置入吻合器头部,围绕中心杆将缝合线收紧打结,借助勾线器将缝线从吻合器侧孔导出,持续牵引,按照顺时针旋紧吻合器,一直到吻合器指示窗指针表明进入击发范围。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应对阴道予以常规指检。击发吻合器,按照逆时针旋松尾翼,取出吻合器。从相邻两个吻合口搭桥中间剪断,两端用“7”号丝线结扎。观察吻合口,如果伴有活动性出血,应进行“8”字缝合止血。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统计比较。①手术情况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②并发症:尿潴留、水肿、肛门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软件SPSS 19.0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试验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手术时间(min)24.1±4.9 33.4±4.6 7.579 1 0.000 0术中出血量(ml)5.2±1.3 9.2±1.5 11.037 5 0.000 0术后卧床时间(d)1.2±0.5 1.9±0.4 5.987 7 0.000 0首次排便时间(d)1.5±0.3 2.7±0.4 13.145 3 0.000 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6.7%、2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因肛门血运障碍导致,临床症状为肛门坠胀、无痛性便血、肿痛感等。而混合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痔,肛管内齿状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是病变主要特征,经常表现为分泌物伴瘙痒、肛门坠胀、异物感等症状,如果治疗及时,可取得良好预后,少数患者可出现贫血等并发症。
在高危人群混合痔治疗中,TST、PPH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各具优劣势[3]。对于TST术式而言,可对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混合痔予以针对性治疗;对于PPH术式而言,可对环状混合痔予以环状痔上黏膜切除[4]。本文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TST术式治疗高危人群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与相关文献报道[5-7]基本一致。
与PPH术式相比,TST术式具有以下优势,①TST术式操作时间比较短,与荷包缝合方式相关。在手术中,采用间断性荷包缝合,跨度比较小,深浅要求更低,缝合时间更短,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8-9]。②TST术后发生水肿等并发症比较少,且无吻合口狭窄的情况发生,其原因可能为:TST开环式肛门镜设计使术后形成开环式吻合口间有正常黏膜组织相关[10-11]。此外,还可以减少吻合口炎性改变的发生,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应用TST术式治疗的效果优于PPH术式,临床效果更好,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