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慧(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几乎成为浮世绘的代表之作,也是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两幅堪称传世经典之作。
葛饰北斋是浮世绘风景画巨匠,在长达七十余年的绘画生涯中,摆脱浮世绘传统的歌舞伎和吉原美人的题材,吸收各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自称“画狂人”。九十年的人生中改号三十回,搬家九十回。46岁时才用”葛饰北斋“的名号,九十岁弥留之际,老爷子还感慨说让他再活个十年,哪怕五年,他才可以尝试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对绘画的热爱可见一斑。
葛饰北斋的三女儿——阿荣,画号葛饰应为,自幼随父学画,也是浮世绘画师,人称“女北斋”,葛饰北斋曾经也说过“要说画美人图,应为的手腕更在我之上”,阿荣作品更擅用光影,被誉为“江户时代的伦勃朗”。代表作《吉原格子先之图》《唐狮子图》《夜樱美人图》《三曲合奏图》,应为的亲笔画在世间虽仅存十余副,但每幅都堪称精品,年轻时嫁与南泽明,后因经常肆无忌惮的嘲笑丈夫画作的不足,被丈夫扫地出门,之后一直没有再婚,而后成为父亲的助手。
曾经执导过剧场版《蜡笔小新》、动画电影《河童之夏》、《意外的幸运签》的动画导演原惠一执导了《百日红》。该片于2 015年5月9号于日本上映,讲述了葛饰北斋和其女儿阿荣绘画生活的奇闻轶事和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展现了江户时代的社会风貌和风俗民情。动画改编自杉浦日向子于1983-1987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百日红》,从中选取了部分片段的同时又加入了几个额外的故事。
百日红,即紫薇,在夏秋少花季节开花,不断绽放,不断凋谢,人们常说“花无百日红”,但紫薇却“长放半年花”,片名似乎与片中内容没有多大联系,但在杉浦日向子看来,“百日红的繁盛花事,恰如江户浮世绘画师的形象”她引用江户时代的俳句作家加贺千代女“花落花开,花开花落,百日红。”的诗句解释漫画名字的由来。
本片首先在热闹集市中,以大画家葛饰北斋的女儿阿荣的口吻娓娓道来(杏配音,带着不屑与固执),首先介绍了她暗暗较劲的父亲,“有一个怪老头,在一百二十张榻榻米那般大的纸上,画了巨幅的达摩像,这边刚一画完,那边又在一粒米上画了两只麻雀,若说未曾听过铁藏之名,那画师北斋之名总该听过了吧,这怪老头儿便是我爹爹。”执着邋遢,害怕死亡,除了画画对其他事一律显得漠不关心,最后面对小女儿的死也道出“或许是我偷了那孩子的眼睛和生命”的感慨。
接着女主在富有现代摇滚风的BGM中走向了本片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桥。桥的设计估计借鉴了葛饰北斋的《攝洲天滿橋》以及很多浮世画师的画作,桥是全片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上面的叫卖声,“辣椒,辣劲十足的辣椒”,“蜜汁糯米团子糯米团子”,来来往往的商贩,“能听到好多种声音呢,还有好多种味道”,也是连通整个动画的重要场景。
虽然口气中明显感觉到阿荣对自己的父亲有多么的不屑一顾,但面对母亲的担忧,阿荣的“老爹和女儿两支笔,四根筷子的话,不管到哪总能活下去“同样肯定了父亲的绘画能力和自己的骄傲。不拘小节,直率,生性倔强,豪放不羁,性格大大咧咧,固执倔强,看似冷漠,但在阿犹面前也有母性的一面。阿荣看到庭院中百日红开放的时候,感叹道:“肆意怒放,灼灼凋零,漫长的祭典开始了呢,“点出片名。
影片中阿荣和妹妹阿犹坐在船上玩耍时的场景再现了父亲所绘的《神奈川冲浪里》可以说是本片的华彩段落。“铁藏很常画大海,卷起的浪很是惊心动魄,巨浪能够一口就吞没这样的小舟。”
由于漫画是由单元剧组成,影片中间穿插了几个单独的故事:
故事一:葛饰北斋画龙最后题字时,却被阿荣无意毁掉,在最后一刻葛饰北斋一气呵成完成作品。阿荣在面对这件事也得到了成长。
故事二:阿荣在吉原帮花魁画像时见识到花魁头部和身子相分离的景象,这里有一个场景是对葛饰应为创作的《吉原格子先之图》的致敬。
故事三:某户人家为了约束家人平日行为买了阿荣画的地狱图。但因画面太过逼真形象,家中的夫人产生幻象,最终差点酿成悲剧,因此丧命。葛饰北斋看到后明白了阿荣作画时只知追求逼真,没有掌握好度。他利用一尊菩萨像,以及跪拜的众鬼,使画面得到收尾。
除了这些奇闻怪事,影片中间还穿插了阿荣的感情线:一,亲情,阿荣与妹妹的亲密相处对其的呵护以及阿荣与父亲往日的相处,展现了阿荣女性温柔的一面。 二,爱情,对师兄鱼屋北溪在桥边遇到时的羞涩和后面在参加团十郎的表演途中看到师兄与别的女生在一起说笑时的吃味,阿荣的性格特征在这些情节的设置中得到了丰富。
此外,阿荣个人喜恶也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影响,喜欢观看大火被浇灭的瞬间也是对阿荣极善处理光影的暗示。
片中还描述了阿荣画春宫图被吐槽太过郑重其事而惨遭退稿,为完成对艺术上的追求去风月场所亲身体验。画面中多次出现了佛像,阿荣也发出“真有极乐吗?”的思考。
除此之外,本片也对善次郎(溪齐英泉)、歌川国直、鱼屋北溪等其它浮世绘画师进行了略微交代。
整体看来本片对江户风景气息的还原的还是挺好的,桥上面小商贩叫卖的生活场景,四万六千日法会民众参拜的集市场景,风月场所等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