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曜五窟部分造像中的外来文化

2018-09-10 01:29王含瑶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91
丝路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陀罗佛陀佛像

王含瑶(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91)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就已经派传教士去四方传布佛教,传教地域除了在印度各地及毗邻国家以外,使者远达埃及、希腊等国家。当时中国西部匈奴势力强大,阻拦道路扰乱边境,成为汉朝大患,因此汉武帝于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打算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尽管张骞出使西域没有取得军事上的成就,但打开了东西交通的大门,有几条沟通中西联系的道路因为所运输的主要贸易品是丝绸,故称作“丝绸之路”。佛教也因此正式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到了魏晋,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南北朝时期。

公元446年,佛教与道教之争愈演愈烈,长安佛寺腐败,经济威胁到国家财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焚毁长安寺院,于同年三月颁布废佛诏令,然而佛教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其中沙门弟子大多求自保弃佛还俗,惟昙曜执着相守,沙门师贤守道不改。

公元452年十月文成帝登基继位,十二月发诏令命重建佛寺,复法来势凶猛。两位虔诚的奉佛者重新返回沙门,后来师贤卒,昙曜代之。独掌大权的昙曜利用皇帝有祈福心理,借鉴453年师贤和尚为文成帝造石像的启示,选择了云冈山崖开窟五座,使复兴的佛法有永久不易毁灭的基业。这五窟就是当今的“昙曜五窟”。

其中昙曜五窟各窟中主佛像各一,昙曜显然是在宣誓,文成帝就是佛的化身,君权神授,不可动摇。大像如帝身、小像如人身,大佛周围有大小不一的小佛像象征着辅佐君王的君臣。对于五佛与五帝的关系,各学者各有说辞,在下文中,关于帝王对应我试着说出我自己的简介以论证造像风格。

佛教造像遵守佛教经典基础,对于其风格的形成应追溯到它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当时的观念、民族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佛教起源于印度,昙曜五窟造像的艺术特色主要受希腊雕塑和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希腊雕塑、印度佛像造像、中国雕塑风格和当地鲜卑族审美风格集大成的风格。

云冈石窟16窟大佛以释迦牟尼为主像,高13.5米,肉髻为波浪发纹,相貌英俊,目视前方,神情庄重,右手上举无畏印,左手下垂,中指与拇指相捏,呈印相状,佛像披厚重的层叠式袈裟,衣褶线条刚硬挺直,深刻处甚至如阶梯一般,所呈现的线条显得厚重,尤其胸前还挽了一个漂亮的方巾,与其他窟的中原风格的服饰相比,有明显的游牧民族风格。保留有“犍陀罗风格”厚重饱满的特点。这座佛陀我认为象征的是始祖神元皇帝,神元统一北方部落,有了国家雏形,突破先祖不信佛的传统,接受佛教思想。厚重结实的犍陀罗风格正好衬托他的这种刚正不阿创业者的形象,且按释迦手印,作左手下垂者较少,含义为“定”,在此取“定印”,意在表示奠定基业。此佛陀在昙曜五窟中具有典型的犍陀罗风格,“犍陀罗文化”是以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为契机推动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发展起来的,学习希腊成熟的雕刻技术和观念促发印度造像艺术。汉唐之际,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所以我国在雕塑风格和技法上,具备了欧洲希腊和西域人的诸多特点,佛的面容多为长方形脸、眼睑深陷鼻子高挺、眼睑细长,波浪发纹,服饰有干燥地区僧衣几乎裹披全身的特点,有厚重感,衣褶从左放射状覆盖全身,衣褶雕刻较深,衣褶与人体解剖之间关系显得较为含蓄不清,常常成为一种带状平行线的反复,而十六窟主佛明显的游牧民族风格表现出犍陀罗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风格相互融合。

第十七窟东壁佛像所呈现的雕刻风格与十六窟恰恰相反。17窟东壁造像衣纹贴身而行,最常见的是一种宽边线条中刻阴二道线或四道线,并不像印度佛衣褶线的圆润。虽然第十七窟佛像身上的衣纹有别于我们平常所见佛像身上“曹衣出水”纹,但可以看出宽边线条以及所刻阴线脱胎于此。造像线纹间隔均呈U型或V型贴住身体,随体态起伏变化,体现婉转柔和之美,其中刻线以细线为主。这种样式实际上就是受印度“笈多时代”秣菟罗造像风格同时融入中原“曹衣出水”的画风,属当时中外艺术交流融合的产物。

而对于曹衣出水这种特点,第19窟结痂跌坐像最能体现,是昙曜五窟最大者,高16.8米,造像端庄稳静,佛陀双目微闭,眼角带着慈祥的微笑,身披通肩袈裟,均以阴刻线流畅细致地刻出流水状的衣纹,衣纹在胸前呈 U形状延伸到袈裟下摆,可以透过薄衣隐约看到双腿,右脚包压在左腿上,取“吉祥”坐式。右手举在胸前,左手平放膝盖上。此窟主佛一般被认为明元帝拓跋嗣的造像,明元帝上承道武拓跋珪的开创之功,下启太武拓跋焘的雄霸之业,对北魏有承上启下的守城之功,对佛教而言,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佛教有提倡弘扬之功,以此赋予他最安稳慈祥的至高形象。

同一时期的造像有着不同的造像风格,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与上面提到的佛像神代表身份不同相关,16窟主佛“犍陀罗风格”雕刻风格饱满浑厚与整个佛像雄健威武的人物形象相互影响,刚毅的深切配上直挺的线感体现了此处佛陀刚正不阿的风格,与17窟采用“薄衣出水”特点的“秣菟罗风格”坐佛雕像以及19窟端庄稳静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造像者对人物形象充分感知和西方的高超技艺又融合了我国本土的造像特点更好的塑造了每尊佛陀所要表达的人物性格。

猜你喜欢
陀罗佛陀佛像
美国的犍陀罗艺术研究
文化杂糅视域下对犍陀罗艺术起源与发展的新思考
佛像面前的 菩萨
春·遇见
刘红卫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到佛陀的国度旅游
南朝时期的佛驮跋陀罗
当 下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