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供给侧改革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8-09-10 23:59王军锋
高教学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王军锋

摘 要:文章从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及发展的契机。以对产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精准“画像”为基础,结合企业对人才选、育、留的要求探究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倡导校企合作、双向调整、协同培养,提升高校在供给侧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开启“客制化”“一体化”为产业输出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2-0024-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upply-side reform,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ccurate "portraits" of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skills required for the talented people in the industry, innovative models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have been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lection, education, and retention of corporate counterparts. Measures such a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wo-way adjustments, and collaborative training have been advocated to tak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which starts innovative custo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model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supply side reform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隨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适应更好、更快、平稳发展的需要,国家将经济增长速度做了适当调整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施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其核心要务是优化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激活产业供给方的创造力,以持续提振经济增长的活力。随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中国产业界轰轰烈烈展开,并迅即成为从经济领域到高教改革领域的热词。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如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是目前各级各类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必须面对的问题。诚然,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政府指导引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特色探索多元化、 创新性、科学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但高等教育适应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一例外都需进行自我调整和内部建设,从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优化,以应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挑战。只有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系统结构得以优化,才能保障输出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智力支撑,这是现实的机遇更是长远的责任担当。因此,深入高校内部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自身存在的矛盾,主动调整并适应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适应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是高教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社会所需人才就是大专院校“生产端”的主要供给。目前,部分高院在专业结构、质量结构及素质结构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使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不能主动、前瞻性的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满足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能力与产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匹配度不高,人员在组织中的适应性差,突出表现在大学生就业率提振乏力。

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连续多年提供的数据表明,各类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降。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9.6%,2016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8%,201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1]。据统计,2018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820万,超越2017年795万人,再加上中职生、留学归国以及17年未就业学生,2018年就业市场将提供约1500万新增劳动力。应该说高校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的数量是富足的。但事实上,处于需求侧的企业却呈现出招聘难,招聘到能安心长期留下发展的人更难。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人才的选育留工作。根据某企业面试负责人介绍,“每逢毕业季企业都会派出包括人事部门、行政部门、培训部和直接用人单位组成的庞大宣讲团去各大高等院校进行校招宣讲,有些企业甚至成立专门的机构每年定期去目标院校开展宣传活动,为了吸引人才真可谓不遗余力。但实际收效与投入难成正比,轰轰烈烈的宣讲活动之后,报名者稀稀拉拉,与期待岗位匹配者更是寥寥无几。即便是有限的入职人员到岗后,也还这山看着那山高,随时做着说辞就辞的准备……” 。同时企业还反馈不但人难招,而且到岗后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从学校到职场角色转换周期很长,在较长的与企业的磨合中,毕业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经验的差距显而易见。很多基本能力和素质原本在高校就可以得到培养,却让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转不得不花大力气投入资源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即便如此,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现象仍然屡有报道。近几年在制造业、服务业还出现大面积招工难、用工荒。

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就业显现疲软,另一方面高校人才的“有效”供给也出现乏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使高等教育陷入“产品”供给过剩与短缺共存的怪圈。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还又过剩,显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更凸显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改革的刻不容缓。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其本质并不是人才总需求不足,也不是人才供给“产能”过剩。问题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供给人才结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匹配[2]。

二、高校供给侧改革必须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的转换升级

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的转换升级首先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经济社会需要、企业岗位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这一精辟论述,不但适用于产业,也适用于人才供给方的高校,为高校供给侧改革指明方向。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是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外部驱动因素,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着力服务方,因此高校的供给侧改革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步伐。

高等教育存在诸多结构矛盾,既有层次类型上的、也有学科专业布局方面的。在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设置的部分专业与行业产业发展实际相脱节,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在人才培养质量结构方面,无法达到技术创新、开发、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兼备的高要求,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发展对人才供给的高质量要求。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是大学存在发展的初衷,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恰恰是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大学要在真正了解产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供给结构优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增强高校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4]。高等院校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上下大工夫,花大力气以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着力于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进入职场不光能胜任本专业对应领域工作也能适应相关领域工作。高校应多方考察、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综合能力要求的变化,及时合理的对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的内涵进行更新,以培养出企业真正所需的劳动者。

总之,高校适应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是部分高等院校向应用型大学成功的转型。调整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产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供给侧改革必须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的转换升级。

三、对接产业发展的人才诉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精准、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展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应用型人才必将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当前,高校迫切需要针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效、精准“输出”产业升级换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包括: 知识转化能力;一专多能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可持续学习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转化能力是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职场上的工作能力。学习知识就是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能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彰显知识的力量和价值,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也是衡量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标志。应用型人才更多强调的是技能、实操的动手能力,因而知识转化成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具备了这些能力可避免高分低能,也不会让大学生被认为只会纸上谈兵。一专多能能力要求大学生不但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适应未来职场发展的各项综合能力。如在人际互动中能讲话会讲话,善于聆听更能追求同理心深度的人际间相互理解,有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清晰、精准的书面表达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职场中必要的通用类能力。这些能力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协同并进才能让学生在择业与就业平台上有更多的机会,找到更恰当的位置,实现人尽其才。所以复合型、综合型是应用型人才的典型特征。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产生新思想、新方法以解决产业升级中面临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创新是最能创造新事物、新价值的一种高智力活动。在产业供给侧改革,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当下,不断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核心。“互联网+”时代,知识更迭和增加更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还未走出学校就存在已过时的可能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对劳动者需求。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一种境界,而是不被淘汰的现实要求,更是应用型人才在产业快速转型升级中必备的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要具备上述良好的各项能力,还应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具备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实现统合综效。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职场必将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过往的单打独斗、一枝独秀已很难缔造团体可持续的成功。团队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应始终根植于未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因此,高校应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做好转型升级,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要具有创新性,与时俱进并与产业需求相呼应。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要以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市场需求的日新月异,以人才培养为主体的高校,必须跟上改革的节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并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突出产业供给侧改革对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企业所需的劳动力毋容置疑。在这轮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浪潮中,产业需求是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动力。顺应产业需求,优化培养模式,对接产业升级,为中国创造输送高品质人才,助力经济腾飞。

及时了解学科专业对应产业的发展态势、用人企业的人才要求,不断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中核心要素的配置,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的知识、历练的能力、习得的素养与产业的定位、职业标准、岗位要求能够匹配并实现无缝链接。

(二)进行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当前,高等教育人才模式的改革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这需要花大力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传统高教模式中,强调专业课的比重,创新创业类课程比重较少,综合交叉类课程就更少,而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除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通识类能力。因而,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更趋向于通識教育的培养模式。专业知识不能缺失,创新创业类知识不能没有,各类素质教育更要加强。

改进教学模式,以专业课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的尝试很少。应大力倡导专业知识、通识能力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平台两项收获而且具有1+1大于2的高效率教学模式,也是未来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的优化方向。在实操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不但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专业技能的提升,还重视通识类能力的提升。如将实践内容设计成任务导向性的实训模式,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培养应用型能力为主体的通识类能力的提高。需要强调的是伴随着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以此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这种以专业课为载体,强化通识能力培养,实现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变可以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三)走校企联合“双主体”,可持续人才培养和发展道路。

构建精准、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行的策略一定是源于并服务于产业、企业,因此主动把企业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新主体”必要而且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要依赖企业人才诉求,方案的实践更离不开企业的主体性参与。高等学校与产业、企业“双主体”的构想和实践是打造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1. 人才培养标准“客制化”。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时,要研究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定位,对人才需要现状精准把握,对人才能力模型精确画像。力求培养人才标准既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又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保证定向培养,又保障毕业后顺利就业。

2. 校企合作协同培养。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把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技术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作为高校设置相关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实施专业技能课程时聘请企业中的优秀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授课,以实现产学结合。邀请企业中前期毕业的大学生来校做助教,进行成长心得分享,经验传授、同伴辅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快速融合。

3. 强化实习和实践活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强调各类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课程,尤其重视企业实习、实训。利用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强化知识向技能的转换、持续学习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缩短学生未来职场角色转换的周期,促进其快速成长,快速融入企业,更好地服务企业及社会。

4. 将学校教育和企业人才后续的培训对接和整合。深入需方内部,研究企业对岗位的描述、人才的能力模型及企业人才培养和发展路径,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后续选育留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能力提升实践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具体、清晰和具有针对性,并顺利过渡到企业继续教育环节。提供“一站式”、“客制化”人才发展系统方案。促进学生就业,并为其在职场上不断创新拓展奠定基础,有力保障人才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及时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内涵建设,以科学的结构和高水平的质量激发教育内需力,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精准“输出”产业所需应用型人才,保障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伴随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产业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并为高校解决自身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契机。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以产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探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校企合作、双向调整、协同培养,可提升高校在供给侧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开启“客制化” “一体化”为产业输出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志文.我们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吗[N].中国青年报,2015-08-17(9).

[2]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01.

[3]本报评论员.从供给侧着力实现新跃升——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23.

[4]袁广林.供给侧视野下高等教育結构性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6.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