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用品营销的网络创新开发研究

2018-09-10 08:07张晴焦圣华
中国商论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电子商务一带一路

张晴 焦圣华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用品的营销应借助互联网模式进行创新式的开发,并随跨境电子商务的开展及我国“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实施走向全球。

關键词:传统文化 藏剑簪 网络创新 电子商务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5(b)-044-02

我国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孕育出无数璀璨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在坚持“四个自信”时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文化自信不但来源于已有传统文化,更要根植于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孔子学院已在全世界兴办[2],中国文化已走出国门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

1 我国传统文化用品的时代价值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已创造出无数而又灿烂的传统文化,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有戏曲、服装、饰品、诗词、书法、绘画、歌曲、舞蹈、建筑、石刻、壁画等各方面。这些人类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产品,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蕴含着不菲的价值,大家在享用文化产品功能的同时,还会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时刻内心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大多以文化模式传播或流传,而表现在用品方面就不多见,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服装饰品。簪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用品之一,在秦朝以前叫“笄”,它的用途除了固发、美发之外,主要还有象征女子是否成年、婚否、定情等功能。据考证,汉族男女素有用簪的习惯,唐宋时期及其以后是发簪流行的盛世[3]。发簪样式极为丰富、有的朴素耐用、有的高贵典雅、有的图案别致、有的用料极其讲究。仅就簪子的用料素材来说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银、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但考虑在取料、成本、制作难度及使用方便等因素的限制及雕刻优美精细等,木簪始终是主流,在民间颇受欢迎。事实上,发簪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增添大量的文化素材,曾留下诸如王母娘娘用发簪划开天河阻止牛郎与织女相会等美丽的传说,也留下了“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等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挽发及饰品的多样化,而作为风格古典、制作繁琐、功能单一的簪子已在人们视野中逐渐淡漠。簪子的兴衰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其远未消亡,阿婆家中多有珍藏,商店也时有销售。在百姓喜爱的电视古装戏中不乏簪子的影子,尽管簪子在现代普通妇女平时的梳妆打扮很少用到,但是多见于漂亮女性出席婚庆、庆典及娱乐节目等重要活动之上。此外,簪子更多成为了收藏者的珍品,只要打开网络的相关地方,呈现在大家眼前的簪子样式齐全、形态各异、制作别致,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极具寓意,有的构思巧妙,有的高贵典雅,真让大家难以爱不释手。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不少年轻女性开始追求传统美,喜欢身着传统服装,头上梳着用簪子挽起的高高发髻。这些代表人类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用品,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具有不菲的文化价值及使用功能,甚至在人们生活中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传统文化用品营销的网络创新开发

近年来,网络由于具有自由、便捷、交互、高效、低成本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但成为人们生活的最得力助手,也是社会生产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互联网+”[4]成为一切活动最为流行的时尚模式。事实上,包含簪子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用品的传承与创新不可能离开网络的支撑,具体需要在互联网上完成产品设计、推广、订货、营销、信息反馈及品牌推广等各环节。

在中央电视台盛办诗词大会的启发下,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决心行动起来,创办了网络开发手工饰品的三灯工坊。我们的初心是利用网络,通过提供仿古工艺品的方式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经过摸索由最初的小饰品开发出我们店的主打产品“藏剑簪”“。藏剑簪”分为剑簪与刀簪,前者为双面开锋,其形似剑,具有传统风格上的对称美感,而后者为单面开锋、刀背无刃、安全系数高,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创作灵感来自一款大家喜爱的网游《剑网情缘三》及荆轲刺秦的故事,我们希望做出一款平时固发,在关键时刻用于切割的簪子。我们试着利用铜管、木头、剑条、胶水、压簧开始制作想象中的簪子,而后发在群中进行展示交流。藏剑簪凭着精湛手艺及精美设计居然深得网友的赞赏,大家纷纷根据自己的喜好提起意见来,我们就根据不同的意见分别进行个性设计,并在网站上进行互动,居然开始有了网络定单。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尝到网络创新设计的甜头,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雇佣专职的手工者进行加工,邀请专职电商人才进行网络营销,小作坊居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小公司。事实上,消费者通过网络对藏剑簪定制,决定簪子的大小、款式、图案、着色、选材,甚至是价格。只要我们收到网友的定金便开始加工,不明之处需要进行反复的网络交流、修改,其全程进行网络直播,以便随时接受买家的指导或意见反馈,直至做到完美满意为止,这些工序大约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最后用定制的精美包装盒安全快递到顾客手上,最后还承诺终生保修。我们主要采取网络交互式创新方式,做工精美,价位适中,最大的特点在于网络反复交流下做到客户绝对满意,居然引起包括华侨在内的外国朋友们追捧,海外订单逐渐增多。

藏剑簪是我们进行成功网络创业的结果,产品设计、加工、营销、服务等完全依靠网络来完成的,最后再走电子商务引领下的快递渠道来完成交货环节[4]。传统文化用品在宣传文化内涵的同时,主要还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只有通过网络收集它们各自的喜好,才能做到产品的差异性、多样性,尽量精准满足每一个顾客的个性要求。事实上,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也离不开走网络化路子,若没有了网络的支撑,很有可能将一事无成,网络化创新开发模式已成为人类未来进行一切创新生产活动的最有效模式。互联网已然成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不只因为网络对文化宣传拥有巨大的优势,还在于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生产及交流的最常用的工具,不排除未来文化的最初起源于互联网的可能性。若想打造的文化用品在未来有所发展,其品牌建设是关键环节,包括最初品牌设计与后期的品牌推广也需要广大网民及群员建议与认可,由于网络广告具有成本低、范围广、见效快、形式丰富等特点,文化用品的品牌宣传需要走网络广告的路子。

3 传统文化用品网络创新开发的评价分析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5]。互联网是当代人类活动的最重要、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未来社会是网络的天下,任何事物必然走网络化的发展道路。利用网络大力开发传统文化产品是当务之急,也是创新文化的必然之路。

传统文化产品进行网络创新开发具有极其明显的优势。首先,互联网具有开放互动、自由传播、快捷高效传递信息的优势,而且信息交流的形式可谓丰富多样,有文字、图片及影视等,因而网络开发具备高效、低成本、互动等优势而成为一切创新活动的未来标准模式。事实上,没有网络,也就没有三灯工坊,也不可能有藏剑簪的出现。其次,文化传播一般借助影视媒介来进行,而影视传递正是网络的优势,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一定会促进相关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与流通。通过无所不及的网络,文化用品传承着我国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同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正熏陶并吸引着广大网民关注我们的文化用品。最后,商务的关键在于供求信息的相互传递与交流,一般情况下是买家找卖家,现在通过电子商務,两者可以无障碍的相互查询。传统文化用品是富含文化内涵的真正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更离不开网络,离不开跨境电子商务。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与继承并举,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创新文化的形成便受到制约,没有形成创新文化,也就没有真正的创新,民族凝聚力也无从谈起[6]。这些使命的完成需要文化用品的开发,尤其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创新性开发。不可否认,文化受到网络方面的越来越大的影响,未来的文化很可能大多数来源于人们在网络方面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可以这样说,网络成为文化的传播、发展、创新的大平台。因此,我们应大力借助网络营销相关的传统文化用品,并以此方式来弥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不足,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展示、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我国文化的“软实力”[7],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全面对外开放奠定最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106-07-02.

[2] 孔子学院 东学西渐与中华复兴[J].晚霞,2007(10).

[3] 张其凡,陆勇强,范立舟.宋代历史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文龙光,易伟义.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1).

[5] 推进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文件汇编[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6] 姜晓丽.论解放思想的实践维度[J].江汉论坛,2010(7).

[7] 江海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电子商务一带一路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