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角下农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2018-09-10 19:35王畅冯世德王宪青
高教学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王畅 冯世德 王宪青

摘 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深化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原则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创新创业视角下农业院校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的构建,以期构建契合自身办学特色的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农垦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039-03

Abstract: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talents and strengthening courses system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deepen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colleg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our work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revision of talent training scheme with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d guarantee system in a view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oping to construct curriculum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ou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e the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for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一、背景分析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各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

近几年,创新创业教育不断的发展,普及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多高校意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形成了很多典型经验。创新创业教育也由零散的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比赛、活动转变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由于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创新创业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师资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已经转变为以下两个。

一是双创教育尚未融入到教学总体规划中。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多,没有从专业化和实践角度去考虑课程设计,在创业课程设置上只对每学期的课程学时进行要求。然而没有严格的规定创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就课程内容安排而言,课程内容脱离各个专业核心课程,与所学专业并没有合理联系。目前在高校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已经饱和。如果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大幅度的变更人才培养方案,既违背了高等教育中稳定与改革兼顾的原则,也不切合实际。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常规教学中,又不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活动负担,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行业特色。高校的智力服务机构、科技研发创新基地能够有效支撑该行业的创新创业,同时高校为行业输送的大量人才,与行业的管理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获得师资、实践、基金等重要的创新创业资源[2]。然而因为目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始终没有与专业教育、社会生产紧密结合[3]。因而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有效匹配社会需求,无法凸显学校的学科特色。三是创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创业就业课程专业指导老师缺少,大多由学生辅导员、行政管理干部,或者兼职教师担任,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综合能力不强,很难保证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如何使双创课程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如何将创新创业融入专業课程,构建行业特色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我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和学科特点,修订了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有效对接,与企业深度融合,邀请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双师型”教师、优秀毕业生参与,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建设主干课程,注重创新意识培养

整合课程资源,搭建由8-10门专业主干课程组成的专业课程平台。在专业选修课中,鼓励高水平教师开设学科前沿课和科研专题课,引入学术思维,以科研促进教学。

(三)凸显行业特色,促进学科交叉

增加跨学科、跨学院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要面向其他专业开设1-2门专业限选课程,尤其是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大农场生产、经营和管理类课程。

(四)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提高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开发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增设创新实践学分,增设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三、创新创业融入全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最有效的载体[4]。我校依据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理论课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创业观念。合理设置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融合于各类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综合创新创业素质与专业就业能力。

1. 基础课程。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把创新教育环节融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将前沿知识和信息融入课程中,同时加入与学科相关的创新创业以及在农业方面应用的案例。

2. 专业课程。每个专业遴选出8-10门最能体现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精髓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创新课,在培养方案的自主发展课体系下,每院部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课程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多种形式(理论、实验、实践、案例等)进行授课。

3. 通识课程。一是开设基础通识课。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设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等选修课。创新意识的产生,需要多方面知识作为基础,创业想法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支撑[4]。这些课程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积累的不足。二是开设创意创新方法课。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创意通识选修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方法。三是开设创业基础课。面向全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导论、创业基础等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就业创业、了解创业需要的条件,并科学创业。

(二)实践课体系

1. 实验课。在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中,除了规定实验内容外,增加创新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向师生开放的形式分为参与科研型、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及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等。

2. 实习。与农业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平台,培养兼具农业、商业、管理等知识和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3. 创业实验课。利用我校经管学院的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室,面向全校,开设模拟商业实验课,为学生创设模拟商业情境,使学生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训练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为将来创业奠定基础。

4. 实践体系。设置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出台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参加以下活动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一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参与老师课题项目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撰写相关的论文。

二是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校三级项目建设体系,通过校院两级管理来控制项目建设运行,用三级项目评审体系来保证项目成果的质量水平。

三是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及创新创业竞赛。通过加强竞赛体系建设,加大对校内外学科专业竞赛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科技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深入推进专业创新意识培养。

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到垦区及基层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农村、关注农业、关心农民”,培养学生做知农爱农敬农的“懂行人”。

四、保障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需要通过制度建立起来的保障体系才能得以实现。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学院成立由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的院级领导小组。形成由教务处牵头、招生就业处、学生处、财务处、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学院形成辅导员、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推进小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2个专门机構。

(二)双创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指导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与社会实践能力。

1. 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对全体教师进行双创培训,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程中融入创新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2. 配备专任教师。依托双创教研室选拔和招聘具有创新思维、富有创新经验的青年教师作为创新创业课专任教师,并将教师送入与农业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培训学习,使之有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3. 聘请兼职教师。建立校外就业创业指导员的制度,邀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知名校友、国内外企业家等优秀人员担任校外创业指导教师。聘请校外农业行业知名学者、农业行业企业家、投资人等担任兼职教师。

4. 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與导师制、育人工作量体系、年度考核、专业技师职务评聘等现行制度相结合。

(三)双创教育实训平台建设

我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力为目标,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对国家、对学校、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力。

1. 开放实验室。部分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做到开放,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开展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

2. 各院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学院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参与大创项目、有创新实验想法的同学允许进入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侧重为具有创新实践想法的学生搭建平台。

3. 学校建立创业园。我校创业园具有开展双创培训、开展创新实验、创业孵化区等功能。重点挖掘和发动拥有创新和创业想法的学生,鼓励其进入创业园开展创新、竞赛和创业等活动。

4. 创业模拟实践基地。支持有优秀项目的在校学生(如获得国家专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相关奖励)或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创客空间运营模拟企业,周期为1-2 年;签订协议后可入驻基地。学校在政策、物质和资金方面支持其将创业想法付诸实施。

5. 校企合作培养基地。以需求为指引,以市场为参考,与企业深度融合,与北大荒航空、东软集团、科瑞尔思等几十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四)服务机构建设

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设立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规划、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通过制作《创业指导手册》,为大创项目、自主创业项目、入驻园区团队配备指导教师,为参与创业的学生提供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全面提升学生创业项目的竞争力,确保项目的成功孵化。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咨询服务。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五、结束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但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应该是独立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依托行业优势,构建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具有农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学颖,于锡金.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7(5),123-127.

[2]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3]彭建章,张冰华,周颖.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以能源电力类高校为例[J].创新创业,2017(17):45-50.

[4]胡剑锋,江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题体系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4):107-109.

[5]徐雁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3):168-169.

[6]李科举.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6(09):38-39+43.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