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混凝土结构课程范式教学改革研究

2018-09-10 23:02郑慧慧朱玲玲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践环节混凝土结构应用型本科

郑慧慧 朱玲玲

【摘 要】《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互融合的一门课程。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目前教学的现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强调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2-0228-02

1 范式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方面。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对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专门讲述“建筑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土木工程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但从商丘师范学院和其他高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相脱离、动手能力差、缺乏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对《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范式改革教学进行了探索。

2 课程特点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一般本科院校都将《混凝土结构》课程放在第四学期或者第五学期开设,其前期课程是《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等。《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在掌握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具有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构造要求多、教学环节多等特点,同时与后续课程衔接比较强,存在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的“两难”问题。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甚至有些学生不知从何学起。

3 教学现状

3.1 教学方法传统

《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课程涉及的实验现象、概念、简化假定、经验公式较一般课程多,且涉及的规范更新快,这样就给教师的讲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很多学校还是采用以老师为主导,以课本内容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强调黑板教学、脱离实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时总觉得该课程的内容多得难以应付,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信心。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播放一段视频,但还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让学生将理论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上。

3.2 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脱钩

《混凝土结构》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包含有基本构件的设计、楼盖、工业厂房和框架结构的设计及构造要求等。目前,很多学校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重视公式的教学,侧重讲解怎样套用公式进行构件设计。很多老师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很难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

另外,学生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是毕业后从事设计、施工等工作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规范和图集,但是很多老师都重视课本内容讲解,很少讲到规范和图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不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不够。

3.3 实践环节薄弱

《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并且混凝土结构构造内容比较多,构件间的连接比较复杂,钢筋的绑扎、搭接和截断等要求比较多,而目前很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重视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环节设计,导致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虽然有些院校做了一些实验,比如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但是实验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将梁的尺寸、配筋等设计好,钢筋绑扎好、应变片粘贴好、梁浇筑好等,之后再给学生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梁从开始加载到最终破坏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没有真正参与其中,缺乏动手能力。

3.4 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方法单一,死板,考试内容也很有局限性,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考核方式不太合理。

4 教学改革探索

4.1 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混凝土结构》课程特点,根据授课内容的进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譹?訛现场观摩教学。老师应根据讲课的进度,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如在讲梁的配筋和楼盖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到现场,了解主次梁的空间关系和钢筋的布置方式,了解钢筋的连接方式和锚固等构造要求,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譺?訛多媒体和微课小视频相结合。老师在制作PPT的过程中,要多查阅资料,课件制作要美观,把课本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微课小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把一些构造要求比较枯燥性的内容以工程实例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直观、简单、信息量大,既增强感性认识,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譻?訛加强网络资源建设。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授课的课件、微课小视频、小动画、习题等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开通网上问答,学生提问,老师在线答疑,帮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老师可以将问题归纳汇总,集中时间在课堂讲解,强化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建立微信群或QQ群,增强与学生的联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4.2 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工程案例教学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内容非常多,既有大量基本理论知识又有大量例题和构造要求,这就存在老师如何讲、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因此,老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意识。

老师在讲该课程绪论部分时,可以展示一些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圖片,播放一些比较有名的建筑物的施工视频资料,提出当下比较前沿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后续基本构件设计(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受扭构件和预应力构件)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理论+设计+应用”这个主线进行教学。在混凝土结构如楼盖、厂房和框架结构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结合工程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在进行内力计算时,要将前期所学力学知识做个系统的复习,让学生多做练习,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计算方法,因为内力计算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4.3 重视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在工程实践当中应用面最广、实用性最强的一门课,故应重视学生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具体方案为:?譹?訛分组讨论做试验。在观看试验视频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从方案的设计到构件的制作直至试验全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记录实验过程,最后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习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譺?訛课程设计任务布置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程设计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和规范,让他们了解构造的要求并应用到设计中,明白所学理论知识什么情况下使用及怎样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譻?訛重视工程软件的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要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除了前期开设的建筑制图软件CAD课程之外,目前应用较多的结构设计软件为PKPM,老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介绍该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如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等方式加以锻炼,熟悉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结构设计的步骤,为以后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丰富考核方式,多角度评价学习效果

为了减少学生考前通过突击来取得好成绩的弊端,老师可以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平时成绩从学期开始到学期末贯穿整个学期,包括学习态度、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实践作业等,可以占30%的比例。期中成绩是对前半学期学习效果的考核,可以安排在学期中时间段,以考促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占20%的比例。期末成绩是对整门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在出考题的时候可以侧重后半学期的内容,可以占50%的比例。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热情。

参 考 文 献

[1]周军文.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85-87.

[2]刘素梅,徐礼华.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总结[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3):112-116.

[3]孙凯,潘颖.提高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J].高等建筑教育,2011(4):74-77.

[4]宋岩.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83-84.

猜你喜欢
实践环节混凝土结构应用型本科
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探讨
面向复用的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效途径探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