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春 王昆仑
摘 要: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落实十九大精神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载体。必须增补教材体系,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变,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教材;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加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课堂;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加快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变,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头脑。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5-0015-03
Abstract: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o actively propagate and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and conscientiously study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he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important carrier to implement the nineteen spirits.We must supplement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 ensure the teaching system,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into the textbook; we must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to teaching system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into the classroom; we must speed up the means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ystem to change the cognitive system, ensure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in my mind.
Keywords: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teaching system; cognitive system
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概论”课的主要篇幅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概论”课必然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载体。必须增补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
一、增补教材体系,加快思想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变,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教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各高校必须积极开展研讨学习,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向课程教材体系转变。所谓教材体系就是某一门课程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教材系统,它是某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标准的载体。例如教科书、参考书、教学指导书、案例分析等等。[1]它是教师进行讲授的主要依据和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材料。为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向课程教材体系转变,各高校要对现行“概论”课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增补,保证在全国统编教材重新修订印发前,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落实到教材相关章节的教学中,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教材。
(一)立足新方位,在教材体系中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征与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科学论断,并且在十九大报告中用“五个时代”和“三个意味着”系统论述了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总的依据。在“概论”课教材体系中,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讲清和标明。在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中,要对“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部分进行增补,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论断充实到教材体系中;要根据党章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调整,修改本章节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表述;要根据我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论述进行调整。
(二)把握新使命,在教材体系中阐明“四个伟大”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概论”课第六章中,要详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阐释清楚新时代“四个伟大”工程的内涵、意义以及相互关系。在第十二章中,要根据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的精神,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增补到教材中,讲清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三)吃透新思想,在教材体系中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在“概论”课教材体系中,全面增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特别要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中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增加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补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框架体系,即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阐述的“八个明确”和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所阐述的“十四条坚持”。
(四)领会新战略,在教材体系中阐明三个目标、两个阶段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了“三个目标”、“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战略部署,明确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教材的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等章节中,将十九大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提法、新要求补充进去。特别要在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根据十九大做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节进行修改,论述清楚新时代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个目标、两个阶段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优化教学内容,加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课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进入“概论”课教材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所谓教学体系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和教学情境等等因素的差异,为适应教育环境而建立的一套课程讲授表达体系。[2]只有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才能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课堂。“有好的教材体系只是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真正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3]只有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才能把理论化、政治化的书面文字转变为形象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一)精准领会精神,科学把握教学内容
精准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是加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只有精准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才能科学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师课堂教学需要講解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也才能围绕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做好课堂教学佐证资料的选取和内容的优化组合。领会十九大精神,关键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弄明十九大报告阐释的“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坚持”,重点要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征与重大意义,到本世纪中叶的“三个目标”、“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战略部署,以及全面从严治党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重大部署。
(二)精确掌握学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生活背景、思想政治觉悟呈现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复杂群体。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和艺术类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知识视野差异较大,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概论”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所教学生的特征,包括他们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课余活动,了解他们关注什么、他们的兴趣点在哪。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对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进行梳理组合,明确教学重难点;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专业背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解释和评析理论观点;才能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能够吸引他们眼球的教学课件,从而避免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精选教学素材,准确诠释教学内容
在精准领会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和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重难点,精选诠释十九大精神的教学素材,包括理论文献、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例如在讲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时,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让学生感受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在讲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时,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电视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让学生体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意志;在讲授“文化自信”的内容时,可以选择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时,晚宴上播放的其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
(四)精心做好设计,生动传达教学内容
如果说精准领会精神是前提,精确掌握学情是基础,精选教学素材是条件,那么精心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概论”课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内容、领会十九精神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 ,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案和教学课件,生动准确地传达教学内容。要通过运用高度精炼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现理论化、抽象化和政治化的教学内容,把远离学生的理论教学内容拉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来,从触不可及到就在身边。要精心设计策划教学过程,综合运用讲解、演讲、辩论和观看视频等教学方式,把课堂设计成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
三、创新方法手段,加快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换,确保十九大精神进入头脑
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对象构建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必然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只有将教学体系内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才是思政课教学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好的教学内容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体现”,[4]因此,只有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快教学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转换,才能保证十九大精神进入学生头脑。
(一)运用音频视频、理论文献等教学资料,重视情感体验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运用音频视频和理论文献等教学参考资料,让学生在文献赏析中体验和感悟十九大精神。例如,在讲授“四个伟大”中的伟大梦想是,可以有选择地播放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让学生体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进而领会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著作,包括《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文献,让学生感悟习近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思考,在文献阅读中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善用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教育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法
“概论”课要充分挖掘校内和校外实践教育资源,善于发挥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让教学体系在实践环节上实现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化。例如在讲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深远影响时,可以利用学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社区、文化馆、博物馆、高新技术企业、城市CBD等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地考察中,亲身体验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感悟我国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以及部分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加深对十九大确定的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在讲授“中国梦”和“文化自信”等专题时,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主题的大学生辩论会、征文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等,激发学生思考和理解十九大确定的新思想与新观点。
(三)活用主题发言、专题研讨等教学形式,注重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就是选择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并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乡村振兴战略”时,可以以著名作家冯骥才关于“古村落消亡速度惊人一代人当自责”的呼吁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传统村落急剧消失、传统村落文化衰落、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发展的问题,通过案例的专题研讨,从而加深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在讲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可以围绕“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选择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食品安全等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并做主题发言,从而理解党章为什么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原因。
(四)利用微信微博、电脑网络等教育手段,加强师生互动法
对于2000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典型的看着电脑、玩着手机长大的一代,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宠儿,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动机都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对于“概论”课教师来说,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把握当代大学的特征,善于将微信微博转化为教育教學的手段,积极加强师生互动,将教学活动巧妙地延伸到虚拟空间中来。可以建立“概论”课程学习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安排教学活动,分享相关教学信息资源,加强师生交流互动。例如,可以分享专家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微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情感上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尽情表达自己关于十九大提出的最新理论的看法,分享彼此的观点,教师可以点评和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2]罗映光,张誉丹,冯媛媛.简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3]柴秀波.思想政治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的创新性研究——从教学内容创新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4]陈虹,王永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与实践——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