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吴瑛
【内容摘要】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针对俄罗斯开展精准传播,有利于促进俄罗斯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本文分析了2013年9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期间俄罗斯媒体的涉华报道,发现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强度上升,热度超越军事、南海等议题;建筑、物流、铁路等产业是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重点;在报道倾向上,俄罗斯媒体总体持肯定立场,希望该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构想合作,同时也警惕中国借此夺取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质疑“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本文认为,要提升对俄精准传播的效果,就要重视高层互访报道,以经贸报道为基础,深化“五通三同”理念的推广,同时大力倡导民间声音对俄传播。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俄罗斯;精准传播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远在中世纪,俄罗斯就已成为东西方商贸往来的交通要道,尤其在中东地区局势不稳时,其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缘优势更加明显。中共十八大以来,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普京就曾表示要“搭中国经济之风,扬俄罗斯经济之帆”。2013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5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务实合作联合宣言①,再次明确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针对俄罗斯开展精准传播,有利于促进俄罗斯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精准传播”是信息化与分众化的传播要求,也是中国“走出去”过程中的战略需求。在世界格局重组过程中,单一价值、单向度的传播模式面临挑战,而精准传播是根据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和战略,不用一个方案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人群。①精准传播要以深入的国别研究和受众研究为基础。本文希望通过对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议题报道的分析,在对俄罗斯精准传播上有所探索。
本研究借助道琼斯Factiva数据库,以俄文“一带一路”相关词语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从2013年9月习近平首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在2013年9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搜索全部数据库内的俄罗斯媒体报道,共获得1530篇新闻,对此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解读。
一、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强度和热度分析
(一)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强度上升显著
这里的报道强度指数②是指俄罗斯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量占其所有涉华报道量的比例,这一指数有助于揭示“一带一路”议题在俄罗斯媒体中的显著性。
在涉华报道上,俄罗斯媒体2013~2016年的报道量为447550篇。其中2013年110523篇,2014年114177篇,2015年116735篇,2016年106115篇。2013年到2015年俄罗斯媒体涉華报道量呈显著上升趋势,2016年有所下降。在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上,这四年共1530篇。从时间轴来看,2013年倡议刚提出时报道数量较少,此后快速增长,2015年5月达到高点,这期间正好是中俄两国政府和高层互访最为频繁的时段,显示出首脑外交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俄罗斯媒体报道强度指数的波动体现出以下特征:
2015年以来俄罗斯媒体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强度明显上升。从报道强度指数月均指数③看,2013年的月均指数为0.0006,2014年为0.0008,2015年0.0071,2016年0.0056。其中2015年又以5月、7月、12月为最高。“一带一路”报道强度指数与其报道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2015年大幅上升。由此可知,俄罗斯媒体有关“一带一路”报道量增加的同时,其在涉华报道中的比重也在增加。不过与俄罗斯涉华总体报道量比较,“一带一路”报道量仍是较低的。
俄罗斯媒体对两类涉华议题高度关注,有的甚至成为爆炸性议题。一是重大突发事件,比如天津港爆炸、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G20峰会等,俄罗斯媒体对这些议题报道热度高,但半衰期较短,常常持续几天到一周的关注热度,立场以中性为主;二是重大政策议程,包括我方主动设置的议程如“中国梦”,以及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媒体设置的议程如南海争端,对此俄罗斯媒体的关注持续较长时间,但关注时间、报道热度会随着国际局势、双边关系等因素而变化,报道立场也受宏观的政治经济语境影响,并非议题本身所能决定。“一带一路”议题能否持续受关注还需长期跟踪监测舆情变化的走势及与其他议题的竞争融合关系。
(二)“一带一路”报道量高于军事、南海等其他热点议题
军事、南海、能源等议题曾经是俄罗斯涉华报道的重点和热点议题。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一带一路”的曝光度仍低于军事和南海议题,①但2015年和2016年则远超军事和南海议题。
(三)政府间互动和领导人互访促使“一带一路”报道量上升
政府间互动促使报道量上升。从2015年1月到7月,俄罗斯媒体每月的涉华报道量以近20%的速度增长,这与中俄政府频繁的互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15年5月报道强度指数达到最高点,这与中俄签署《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和《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密不可分。②双方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进一步增加两国发展战略的契合点,为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领导人互访吸引媒体关注。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③9月3日普京出席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④2015年6月中俄签署《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进入实质阶段,标志着中俄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践中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⑤7月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晤,并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⑥12月李克强在北京同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二十次会晤。⑦正是由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频繁互动,使得俄罗斯媒体报道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二、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议题分析
(一)俄官方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一带一路”议题
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报道量最大的媒体是俄通社—塔斯社,报道次数达83次;其次是俄新社、俄新社下属的经济新闻社(PRIME)、Regnum新闻网,报道次数分别达75次、64次、36次。这些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内容与中国较为相关,尤其对政治、外交、经济、商业类新闻关注度高。代表性报道有《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称中国准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俄罗斯及印度展开合作》①《中国外交部提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②《中国大使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扩大参与国货币适用范围》③《中俄共建经济发展联盟》④《梅德韦杰夫称“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前景光明》⑤。其他媒体像“今日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等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量相对较少。
(二)建筑、物流、铁路等产业是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重点
俄新社、俄通社—塔斯社等媒体发表了一批报道,不仅对莫斯科—喀山高速干线寄以高度期待,而且对中国高铁项目在俄罗斯遍地开花非常关注,强调铁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和跨欧亚大通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俄新社发表《一条经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通往太平洋的中国之路》,文中概述了中国将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进行的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①俄通社—塔斯社发表《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将计划卖49%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项目股权给营口港务集团》,报道了营口港务集团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营口港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②俄新社在《波兰国铁货运公司意与俄铁展开合作》一文中援引波兰国铁货运公司董事长马切伊·利比舍夫斯基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欧洲铁路运营商的全球商机。”③
(三)报道提及最多的机构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华为公司等
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报道中提及最多的机构是上海合作组织,达106次。其次是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欧洲联盟、俄罗斯外贸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东南亚国家联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如俄通社—塔斯社发布多篇有关亚投行的报道,俄新社发布有关上合组织的报道,还有对华为公司在俄罗斯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报道。这些机构的高频出现显示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外交、安全、金融等领域的全面推进。
(四)报道体现出俄罗斯对地缘政治的矛盾与选择
在提及最多的地区上,仅次于俄罗斯与中国的,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其次是美国、白俄罗斯、伊朗等。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时,对地缘政治相当敏感。中国向西看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向东看”的欧亚经济联盟已成为该地区最大的两个发展构想,将有可能重构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对此是竞争还是对接,媒体报道既有质疑,也存肯定,体现出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中的矛盾与选择。
三、俄罗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的内容解读
(一)总体肯定“一带一路”前景,认可其将惠及沿线国家
随着俄罗斯媒体不断曝光“一带一路”相关话题,俄罗斯公众也不断加深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理念的理解。俄罗斯媒体态度总体积极正面,认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智慧”①,认可其促进了沿线地区尤其是中亚地区国家建筑、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多数报道从中俄双边关系切入。内容包括:中俄元首会晤、中俄合作项目、中俄双方代表团互访等。俄通社—塔斯社发布报道《中俄共建经济发展联盟》一文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性的,占世界人口60%,占世界GDP29%。它连接了道路、贸易、货币自由交换,连接了欧亚大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有人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会损害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利益,这是错误的,俄罗斯其实也将受益。② 俄新社指出,陆上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息息相关,这种战略合作基于两国之间很高的信任关系,中俄经济贸易将更加频繁,这有利于俄罗斯经济复苏。③
报道高度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包括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在铁路交通、商品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俄通社—塔斯社发表《乌兹别克斯坦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称塔什干十分支持中国提出的连接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带一路”倡议。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经济贸易领域有诸多合作,强调乌兹别克斯坦将努力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的业务合作。④俄新社和Regnum新闻网针对中哈贸易合作发表多篇报道,其中俄新社发表《近两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签署了超过700亿的合约》,称因“一带一路”倡议中哈贸易量飞速增长,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正在发生质变。⑤
(二)希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构想合作
俄罗斯媒体希望俄中两国对接以各自为首的多边框架达成共赢。2015年中俄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后,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合作内容。中俄共建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的合作对接将不仅有助于俄羅斯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转型,还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发展拓展空间,进而促进亚欧大陆整体合作与发展。①
俄新社表示,普京希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将创建一个巨大的欧亚伙伴关系,并且其将成为欧亚一体化轮廓的中心。② 俄通社—塔斯社发表《梅德韦杰夫称“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前景光明》称,中俄两国领导人一直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理念,两者的融合促使中俄两国全面贸易合作。③
(三)警惕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夺取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
部分俄罗斯媒体认为“一带一路”不是地缘经济倡议而是地缘政治倡议。尽管俄媒承认“一带一路”会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但也担心中国将取代俄罗斯成为欧亚“老大”。《消息报》在题为《欧亚经济联盟将靠向中国》一文中提到,欧亚经济联盟久坐不动,经济发展前途一般,哈萨克斯坦自从和中国达成了“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后,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的积极游说者。俄罗斯在中亚的地位被逐步排挤。④
《消息报》发表《中国正在从俄罗斯手中夺走中亚》,称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几乎是中亚国家经济复苏的唯一希望,如今中国已在中亚投资数十亿美元,其在中亚的影响力有所增长。而俄罗斯由于经济衰退,投资能力有限,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正在减少。⑤《独立报》在题为《中国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上获得诸多成就》的报道中指出,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商品供应者与投资者,莫斯科警惕北京的倡议,中俄利益不总是一致的,但莫斯科也绝不会远离“一带一路”项目。⑥
(四)质疑“一带一路”在可实施性和安全上的问题
俄罗斯媒体认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负责任的表现,但有时也对其缺乏信心,怀疑其可行性,且认为“一带一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俄罗斯交通部副部长瓦列里·奥库洛夫表示,“从东南亚到欧洲的货运高铁与集装箱航运及航空运输相比毫无竞争力。与集装箱航运相比高铁货运服务需更多的人力物力,而其速度又根本比不上航空运输。”⑦《独立报》发文称“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脆弱性。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受到了日本“自卫队”的威胁,且日本借南海问题正在拉拢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国,这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航运造成了现实威胁。陆上丝绸之路由中国新疆、西藏途经中亚地区到达欧洲,面临恐怖分子的威胁。报道强调“一带一路”应考虑确保安全问题。①
四、加强对俄罗斯精准传播的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俄罗斯媒体总体肯定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途国家经济发展,认可“一带一路”是造福欧亚大陆的和平发展之路,其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且总体倾向积极。这样的舆论环境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落地。同时,仍需在分析俄罗斯媒体报道基础上,加强针对俄罗斯的精准化传播,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加强高层互访报道,充分发挥“主场外交”优势,主动设置国际议题
领导人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强大的领导人形象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进而增强国家实力。②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中国不断开展主场外交,举办各类多边国际会议,国家领导人往往是国际媒体报道的重点对象。如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也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是当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③论坛期间习近平会见普京成为国际舆论焦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办,这又是“主场外交”的一大盛事。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主场外交机遇,在新兴国家平台上设置议题,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二)以经贸报道为基础,既要传播“五通”战略,更要传播“三同”理念
“一带一路”的内涵主要是“五通三同”。其中“五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④“五通”是统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民心相通是“五通”的基础,是中国与俄罗斯互联互通的根本保障。根据对俄罗斯媒体报道的研究分析,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中政策、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报道力度较大,但民心相通方面的报道仍显不足,“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与传播需要大力加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心相通是关键,尊重文化多样性,开展易于被接受的人文交流活动,是推进民心相通的关键举措。① 打造民心相通,应加强民间传播渠道建设,如在俄罗斯本土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结交网”和“同学网”上发出声音,以俄罗斯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三同”是指“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些顶层构想对俄罗斯普通公众来说较难理解,因此更要加强理念的傳播和引领,应重点报道“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的积极作用,同时强调这一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一起,共同为欧亚人民造福,以消除俄罗斯民众对“一带一路”的误解,并强化中俄合作、大国责任等理念的传播。
(三)大力倡导民间声音的对俄传播
对俄传播的主体既有官方机构又有民间力量。官方声音主要包括国家元首、外交机构的对外交往,而民间声音主要通过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智库、专家学者等身份与俄罗斯民众沟通,促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以此弥补和助推官方声音。②
要让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有好感,应大力倡导民间声音的传播,需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促进中俄两国的民间交往。充分利用“中俄语言年”“中俄国家年”“中俄青年友好年”“中俄旅游年”等机遇,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③ 要多鼓励中国的俄罗斯专家、俄罗斯中国通、俄罗斯留学生发出声音,向俄罗斯民众传播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
(四)加强中国媒体在俄罗斯的影响力
目前,中国媒体在国际舞台上开始走出“边缘”渐趋“中心”,报道在引用和被引的总量上表现强势,但对周边国家的媒体影响力还非常有限,双边关系显现出“经济热、政治冷、信息更冷”的现象。④不过,近年来俄罗斯媒体在涉及“一带一路”主题时,频繁引用中国官方权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和中国智库的有关表述,这说明中国媒体的影响力在增加。未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借助中国媒体发出中国声音,进一步对俄说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及其对俄罗斯的意义,及时报道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用事实说明“一带一路”为中俄双方的互利、共赢带来的新机遇,以增强俄罗斯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俄罗斯经济复苏的信心。
(责任编辑: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