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乐天知命中追求自由的学习

2018-09-10 08:19万明华
成功密码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语堂导师制学风

万明华

林语堂(1895 — 1976),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也是新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曾撰文写道,一个身心健康的小孩很需要家庭的爱,因为他自己就切身地感受到了来自父母、家庭的爱。林语堂的父亲叫林至诚,是位朴实而节俭的乡村牧师。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在《林语堂传》中说:“林至诚没留下什么财产,却给了儿子热爱生活的性格,这显然比什么都重要。”林至诚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至诚不愿意继续在地里刨食,便去做了一名小贩。由于常年扁担不离肩,林至诚的肩上磨出了肉瘤,但他不仅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很自豪。林语堂出生之后,父亲便把自己当小贩时的一些经历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林至诚告诉儿子,人只要有轻松、宽容的态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林至诚家里很贫困,上不起学,但靠着自身的毅力和聪敏,坚持自学,学会了认字,从而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所以,他在教导孩子时,始终告诫他们,要读书成名。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林语堂形成了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养成了矢志不渝的学习品格,最终成为一个大作家。

林语堂学术思想的核心学养在于自由学习模式。在生活中,他就一直保持着道家那种乐天知命的处事态度,这也是其自由学习思想的来源。所谓自由学习,就是不约束学习者学习的内容,让人能够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习者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会自觉地学习。

一、人生态度:乐天知命的幽默生活

林语堂一直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乐天知命式的生活状态,他以陶渊明的生活状态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在现实中,林语堂同样以一种幽默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一)乐天知命

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特别向往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生活。他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多次谈到了陶渊明的生活状态。在他看来,陶渊明并不是一位消极的避世主义者,而是儒道兼修的和谐人格榜样。他说:

陶淵明代表一种中国文化的奇怪特质,即一种耽于肉欲和灵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一种不流于制欲的精神生活和耽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灵始终是和谐的。

林语堂认为,陶渊明从来没有离开过世间,他一直以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存方式生活,他从来不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进入非人的范畴,只是远离污浊的政治生活,超脱了世俗的羁绊而已。林语堂说: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合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林语堂一直向往着陶渊明式的生活状态,即远离了人世的匆忙与繁杂,又保留了自身的存在和欲望,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诞生出一种奇怪的和谐的状态。林语堂将这一种生活状态称之为乐天知命,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理想的一种生活状态。他说: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鉴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

当然,这一种生活状态的确是很美好,也值得人去向往,可是正如林语堂所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才能达到的一种生活状态,理想终归只是理想罢了。就算是像陶渊明、庄子那样的人,也不能全然达到这样的状态,他们也会有迷茫的时候。人之所以为人,终归还是要落到社会中去的,介乎两者之间的状态看似很美好,可毕竟只是理想的状态。

(二)幽默智慧

林语堂是西方世界公认的幽默文学大师,并以提倡幽默而闻名于民国文坛,他本人乐于以现代第一位幽默思想鼓吹者身份自许。在林语堂眼中,幽默文学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供人一乐而已,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观念。

林语堂在《论幽默》一文中说:

幽默到底是一种人生观,一种对人生的批评,不能因君王道统之压迫,遂归消灭。而且道家思想之泉源浩大,老庄文章气魄,足使其效力历世不能磨灭,所以中古以后的思想,表面上似是独尊儒家道统,实际上是儒道分治的。中国人得势时都信儒教,不遇时都信道教,各自优游林下,寄托山水,怡养性情去了。中国文学,除了御用的廊庙文学,都是得力于幽默派的道家思想。

林语堂所说的幽默,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幽默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幽默,是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但是在林语堂看来,这只不过是幽默的狭窄的意义。幽默还有广泛的意义,其中最上乘的幽默,林语堂认为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林语堂的幽默,更接近我们一般所说的悠然自得,是道家的那种自然与恬淡,那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林语堂反对那种教条式的、死板的生活,反对种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主张放开自我的本性,这就是林语堂说的乐天知命式的生活态度。

我们现在缺少的也是这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人被限制在其中,被或有形的法律,或被无形的道德、人情所束缚,就像一条条铁链紧紧地缠在人的身上。林语堂的幽默智慧就是在牢笼中打开一条缝隙,你可以看到牢笼外美好的风景,能够缓解内心的压抑。虽然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社会的牢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生活在社会中。

二、治学理念:在自由学习中感受快乐

林语堂学养的核心在于自由的学习,即学习要给予学习者充分的自由,使其能够不受拘束地广泛地阅读,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才是适合自己的,这样自己才会深入主动地学习,也能从中体会到读书、学习的乐趣。

(一)寓读于乐

林语堂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寓读于乐的读书方式,他一直很反对中国传统中推崇的苦读的方式。林语堂说:

如此的读书艺术的概念,显然把以读书为一种责任或义务的概念压了下去。在中国,我们常听到勉人“苦读”的话头。……凡是有所成就的读书人决不懂什么叫作“勤研”或“苦读”,他们只知道爱好一本书,而不知其然地读下去。……一个人觉得想读书时,随时随地可读。一个人倘懂得读书的享受,即不论在学校里边或学校外边都可以读,即在学校里边也不致妨碍他的兴趣。

在林语堂看来,读书、学习本来就是一种艺术,用苦读的方式去学习,怎么可能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呢?只有不愿意学习、不会学习的人,才会选择用苦读的方式去学习。而真正爱读书的人、真正会读书的人,他们的全身心都会沉浸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这样的人不需要别人去督促,因为在他们眼里,读书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林语堂描述了一种理想的读书境界: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艺术呢?简单的答语就是: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子。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一个人尽可以拿一本《离骚》或一本《奥玛·迦崖》,一手挽着爱人,同到河边去读。如若那时天空中有美丽的云霞,他尽可以放下手中的书,抬头赏玩。也可以一面看,一面读,中间吸一斗烟,或喝一杯茶,更可以增添他的樂趣。或如在冬天的雪夜,一个人坐在火炉的旁边,炉上壶水轻沸,手边放着烟袋烟斗,他尽可以搬过十余本关于哲学、经济、诗文、传记的书籍堆在身边的椅子上,以闲适的态度,随手拿过一本来翻阅。如觉得合意时,便可读下去,否则便可换一本。

林语堂描述的这种读书境界真的很吸引人,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幅很唯美的画面。在他看来,只有这样,自然并且自觉地读书,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才是一种快乐。他说:

寻求学识,终不过是像去发现一个新大陆,或如爱奈托尔佛郎士所说:“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我们如用一种坦白的、好奇的、富于冒险性的心胸去维持这个探索精神,则这种寻求行为便永远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了,我们应该舍弃那种规定的、划一的、被动的强记事实方法,而将这种积极的滋长的个人快乐定为理想目标。

林语堂描述的学习方式虽然很吸引人,但是并不现实。特别是对当代社会的学生来说,初中、高中都有考试的压力,都有固定的考试内容,他们无法自由自在地读书、学习。不过,林语堂描述的读书境界,还是令人向往的。

(二)自由学习

林语堂认为,学习要依靠人自觉地求取知识,不能强制性地灌输。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以教材为核心,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体,以考试分数为量化标准,在林语堂看来,这样的教育模式只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使其沦为教育的机器和奴隶。林语堂说:

天知道我对于知识真如饥者求食一般的,然而现代的学校制度是基于两种臆断:一是以为学生对于各门功课是毫无兴味的;次则是以为学生不能自求知识。因此课程之编排是贬低程度,专为着那些对于功课毫无兴味的学生而设。

在他看来,只有那些对于学习毫无兴趣的人,才需要学校安排各种课程,因为只有这样强制性的要求,才能使其学习。而真正会学习的人,都是自觉学习的,但这需要给他充分的自由,使其能够自由地探索真正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所以他说 :

大学应当像一个丛林,猴子应当在里头自由活动,在各种树上随便找各种坚果,由枝干间自由摆动跳跃。凭他的本性,他就知道哪种坚果好吃,哪些坚果能够吃。我当时就是在享受各式各样的果子的盛宴。

林语堂自由学习的思想与寓读于乐的思想,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充分的自由学习,才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才能使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能够自觉地学习。林语堂的这种观点,从理论上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实际的角度讲,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林语堂讲的这种自由学习的方式只能适合成年人,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么强的自控能力,甚至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课程的安排。

其次,林语堂的这种设想需要学生家庭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因为这种自由式的学习方式,最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是很难说的。如果家庭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家长就不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喜欢的内容去学习,而是要求选择适合今后就业的内容去学习,因为生活并不是自由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林语堂自由学习的思想就没有可取之处了,他提出的自觉学习方式还是可以学习、继承的。

(三)精读博览

在读书学习中,林语堂还提倡要精读博览。对于博览,较好理解,因为林语堂提倡自由学习,这就必然要求博览群书。因为自由学习没有限制学习的内容,在没有广泛地学习之前,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博览是自由学习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精读的一个前提条件。

什么是精读?如何精读?首先,要读真正的好书。林语堂的这一观点是针对学校教育来说的,因为他认为教科书并不是一种好书,甚至不能算是书。林语堂在《论读书》一文中就谈道:“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林语堂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其原因的。在他看来,编订教科书有其规定要求,这就限制了内容的选择。另外,教科书的篇幅有限,收入的一些好文章大都是节选,这会给人一种只言片语甚至支离破碎的感觉。还有,编订的教科书往往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核,特别是有关历史等内容,审核时往往存在修改或者某些刻意的引导,这些问题都是林语堂所不能接受的。

其次,要深入地读,要深入书中去感受作者写这本书时的灵魂。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的起首一段就写道:“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精读的这种状态,就像读者跟作者穿越时空、面对面地交流,这种交流可能是一场倾诉,也可能是一场问答,甚至是一场旅行。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地深入到了一本书的灵魂之中,才符合林语堂精读的要求。

林语堂对于精读的要求,也是我们现在在阅读过程中所需要的,同时也是老师一直教导的阅读方式。但是,这种深入的阅读状态其实是很难达到的,一方面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深入阅读;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只是把阅读当作一种任务或者要求,并没有阅读的兴趣,有阅读兴趣的一般是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之类,而非经典。另外,林语堂对于教科书的评价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教科书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教学用品,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毕竟教科书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学习需要。

三、思想回响:培养良好学风,提倡导师制度

林语堂认为,一个学校的办学优劣,首先要看这个学校的学风,而不是看学校获得了什么荣誉。同时他认为,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实行“导师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才能及时发现、培养好的学生,不至于使好学生埋没。

(一)空气教育观

林语堂所说的“空气教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注重学风,即注重学习的风气或者说氛围。林语堂指出:

我深信凡是真正的教育,都是风气作用。风气就是空气。“空气好”,使一班青年朝夕浸染其中,无论上课不上课,考试不考试,学问都会好的。“空气不好”,无论考试如何严格,校纪如何整饬,学问是不会好的。

一个学校的学风确实能反映很多信息。一般人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往往看这个学校是不是“985”“211”或者是不是“双一流”之类的,但真正的教育专家判断一个学校的优劣,往往看这个学校的学风。现在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一流学校抓学术,二流学校抓教育,三流学校抓卫生。”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些情况,一流学校之所以重视抓学术,是因为学风已经很好了,只要抓成果就行。二流学校抓教育,是说二流的学校学风还行,但不是很好,所以要先抓教育,培养学风。至于三流学校,根本没有所谓的学风这种东西,只能抓卫生、纪律之类,搞搞面子工程。

那么,学校的学风应该怎么培养呢?林语堂提出了三条意见:首先,学校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校园环境必须是古朴大气,能够使人忘却一切俗冗私虑、豁然开朗的,令人一进入就产生学习的愿望。其次,要有众多名师、贤才,可以供学生效仿。正如林语堂所说:“学校应该有一大批具有非凡人格的贤才,使学生可以这里碰见牛顿,那里碰见佛罗特,在其他地方又碰见罗素。西屋住了一位吴稚晖,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所。” 最后,是师生能够在课外自然地接触交流。因为老师都是贤才,学生与老师多交流接触,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教育”二字应解作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解作一种人与书的关系。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因为得与有学问的人天天接触,耳濡目染,受了他的切磋砥砺,传染着他好学的兴味,学习他治学的方法,明白他对事理的见解!这是我所谓的教育。……课堂中的学问常是死的,机械式的,在课堂外闲谈时论到的学问才是活的,生动的,与人生有关系的。

林語堂的上述想法是很好的,但对现代的各级各类学校来说,有点不太现实。因为,要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现在很多学校却经费紧缺。此外,一所学校要招揽并留住优秀的师资,就要给一些优秀的教师创造优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这对一般的学校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当然,林语堂提出要重视学风的观点还是值得重视的。现在,学校办学不能以招生或者各种奖项作为学校的资本,而应该把学风作为学校最大的亮点。

(二)导师制原则

林语堂曾在国内外多所大学求学、任职,其中最著名的大学是牛津大学。林语堂觉得,牛津大学的教育环境表面上似乎很散漫,很少有刻板的程式,但是“仍能产生一种谈吐风雅德学兼优的读书人”,就是因为牛津大学采用了一种“导师制”的教育模式。

林语堂在《谈牛津》一文中写道:

学生愿意躲懒的,尽管躲懒,也可毕业,愿意用功的人,也可以用功,有书可看,有学者可与朝夕磋磨,有他们所私淑的导师每星期一次向他吸烟谈学—— 这便是牛津的大学教育……从这种及别种的证据,我了悟牛津导师的工作,就是召集少数学生,向他们冒烟。凡人这样有系统的被人冒烟,四年之后,自然成为学者。……如果他有超凡的才调,他的导师对他特别注意,就向他一直冒烟,冒到他的天才出火。

从林语堂的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到,所谓的导师制,其实就是一个老师带着一个或者几个学生一起学习,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经常地交流。这样,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并能及时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在传授与请教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收获和提高。这一制度能够较好地发现和培养好的学生,至于较差的学生,也不至于疏于管理。后来,林语堂在南洋大学的建校计划中,把“实行导师制”列为八大方针之一。

现在,大学中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导师制已经比较完善。不少大学在本科阶段也试行导师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制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加强,导师制可能为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专兼多能的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 编审)

猜你喜欢
林语堂导师制学风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炊事员的几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