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公共园林的发展与“公园开放运动”

2018-09-10 23:14王丹丹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北京

王丹丹

摘要:公共园林是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明清以前北京公共园林蓬勃发展,公共游览活动十分丰富,且往往伴随丰富的民俗活动形成全城出游景象。民国时期,受西方民主进步思想影响,“公园开放运动”促使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私家花园、寺观坛庙相继开放,使城市空间逐渐从传统内向型向大众开放型过渡。探究公共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今天的城市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园林,公园开放运动,北京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关注园林的公共性并对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公共园林的研究逐渐增多,其研究成果不仅充实了中国历史园林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公共园林作为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思想和诸多营造技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的同时,也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一书中,曾对历史公共园林进行论述,即公共园林多见于一些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地区的城镇、村落、为居民提供公共交往、游憩的场所,有的还与商业活动相结合:多半是利用河、湖、水系稍加园林化的处理,或者城市街道的绿化,或者因就于名胜、古迹而稍加整治、改造。另外,在探究历史公共园林方面,在《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一文中阐述并研究了公共园林的文化背景、目标功能、营建途径、审美范式等,对于补充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指导当前传统城市风景的保护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构成的大背景下,公共园林有着特殊的地位,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公共园林建设及公共游览活动也十分丰富,因此,梳理北京历史公共园林的发展脉络将对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明清以前北京历史公共园林的发展概况

自魏晋以来,无论是漕运还是园苑建设之需,北京城址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均与水系有着紧密的关系。三国时期的蓟城西郊的“太湖”,亦称西湖(今莲花池公园),就是蓟城百姓郊游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园林。作为公共园林生成期,蓟城一带的天然风景便是公共园林产生的自然基础:在曹植《艳歌》诗中就描绘了蓟城郊外的园林景色:“出自蓟北门,遥望湖池桑,枝枝自相植,叶叶白相当”。根据《水经注》所记,可知“蓟城”与“西湖”的位置关系。

隋唐盛世客观上推动了幽州城的公共园林的建设,幽州城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提高,在重视城市绿化的建设方面尤为突出。据《隋书·开河记》中记载: “栽柳一株赏缣一匹,百姓竞植之。”此奖赏制度促进了城市园林的建设。随即在唐幽州城内外便建有许多园林,如唐时为幽州城东北郊(今积水潭),有王镕的海子园。《光绪顺天府志》载:“海子之名,见于唐季,王镕为镇师,赏馆李匡威于此。北人凡水之积者,辄目为海,积水潭汪洋如海得名”。此时的幽州城南城辟有市民休闲游览之地。

辽金时期是公共园林的过渡期,金中都时期的园林建设奠定了后来北京园林的布局基础,城内和郊外都分布着许多人工、天然河流湖泊,此时寺庙兴盛也促进了公共园林的发展。据史书记载,辽南京(燕京)有柳园、凤凰园、内果园。其中内果园便是燕京城内一处御苑,又如《辽史·圣宗纪》载:太平五年(1052年)“十一月庚子,幸内果园宴,京民聚观,求进士得七十二人,命赋诗,第其二拙,以张昱等一十四人为太子校书郎,韩亦士等五十八人为崇文馆校书郎。燕民以车驾临幸,争以土物来献,上赐酣饮。至夕,六街灯火如昼,士庶嬉游,上亦微服观之。”由“京民聚观”“士庶嬉游”可知当时此处是允许京民观赏游览之地。

元大都时期,大都城内外公共园林的分布显著增加,如东郊齐化门外有一座东岳行宫,“上东门外杏花开,千树红云绕石台”由此联想每当春来杏花怒放时节,游人络绎不绝的景象。由于南城特有的风景名胜,游南城成了大都居民的一种风俗习惯。如著名的悯忠寺、昊天寺、长春宫等,“岁时游观,尤以故城为盛”特别是三月,盛行名日:踏青斗草”的活动,如“北城官员、士庶妇人、女子多游南城,爱其风日清美而往之可见其盛况。当时盛行的民间习俗与公共性的游览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另外,在西北郊一带,天然景色,风景优美,泉水充沛,尤以玉泉山、寿安山和香山最为有名。“佛宫、真馆、胜概盘郁其间”,也是大都居民“游观”之所。私家园林的兴盛也成为当时文人学士争相游览的对象,如位于大都上东门外,元代董宇定的私园,据《天府广记》载:“元人董宇定杏花园在上东门外,植杏干余株”。每逢春夏之交,杏花盛开,“京师一时盛传”。此外,老百姓可以游览的地段突出表现为依托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景区,如海子(玄武池)游览区及望湖亭和火神庙后亭;海子至西湖(今昆明湖)航道游览区;玉泉山及西湖护圣寺游览区;香山游览区;寿安山、五华山、大昭寺游览区;此外,还有蟠桃宫、二闸、满井、金鱼池、泡子河、陶然亭、什刹海以及西山地区的杏花、梨花、柿林、玫瑰等植物景观和自然景区。

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公共游赏园林分布地段更为广阔。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进一步公开开放,任人游览,使寺观园林成为覆盖广大民众更多的园林类型,在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园林职能同时,也成为庶民百姓进香游览之地。清代隶属皇家园林和府宅园林均不向群众开放,所以一般人士游观赏景,近则滨水野景,远则山区名胜。其近之地有什刹海,东便门之蟠桃宫、二闸地段,西便门外莲花池等。这些地区,虽然局部也有皇家园林别墅,但大部分地段允许老百姓游览,又如内城太平湖、泡子河,外城金鱼池、南下洼、陶然亭,以及西直门外高梁桥、长河沿岸等。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发展的普遍因素与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举措、传统习俗和民俗活动的推动、遗存的改建与扩建活动相关,在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文化根基方面,与民同乐的儒家思想和为民开辟“同乐”园林空间的责任和意识的加强也是推动公共园林建设的现实动力。历史上公共园林的规划与建设以及改造过程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崇尚与追求。上述关于北京古代公共园林经历了魏晋、隋唐、辽、元、明、清的发展,尤以明清时期发展最为成熟,在突出城市综合功能的同时,承载了更为丰富的社会活动。在《中国古代园林的公共性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以宋代园林为例》一文中,作者结合实例证明中国古代园林从来就不乏开放性和公共性,从园林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来看,曾经的御园和一些私园因有定期開放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园林由“私”到“公”转变的萌芽。

2 什刹海地区历史公共园林与北京老城区融合生长

北京内城的什刹海地区与北京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里承载着最富自然的景致,侯仁之先生一再高度评价什刹海,认为承载京城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什刹海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地方,对于这片集自然风光、人文内涵于一体的历史城区,在经历代演变而成今日格局,仍旧焕发生机与活力。什刹海曾被比喻为具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美景的京华胜地。 “深深垂柳,暗浅绿明”和“岸僻桥横印绿苔,两行密柳夹高槐”,窈窕而柔美的垂柳衬托着挺拔身姿的槐树,沿岸夏日“接天莲叶,向日荷花,镜槛涵清,帘旌分绿”大片水面招来飞禽水鸟在湖上飞翔,岸边绿树成荫,宛若清凉世界。从历代大量描绘什刹海的文学作品中感知,天然如画的自然风景对于陶冶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么重要,而由此汇聚成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智慧更是值得挖掘和传承。如元人王元章在诗中描写的什刹海景色“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在此,突出的生态价值是人文价值产生的前提,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什刹海地区与北京城仍将不断融合生长。

3 北京历史园林由“私”到“公”的转变

3.1 民主进步思想的促进作用

推动北京历史园林发展,并逐渐实现由“私”到“公”转变的社会因素与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西方民主思想的注入相关联。北京城市传统的公共空间也从封建等级秩序中解放出来,但因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漫长,皇权意识的强大,受民主思想影响的大众化园林的开放进程显得十分缓慢。民主进步思想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推动着园林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公园的开放,园林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描述突出了皇家禁地成为公共休闲的空间,御花园从禁地转换为人民大众的公园。朱启钤作为民主进步人士,其倡导的“公园开放运动”在推动园林由“私”到“公”转变的同时,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2 “私”园到“公”园的逐渐开放

据《中央公园建置记》记载:“社稷坛位于端门右侧,地望清华,景物巨丽。乃于民国三年十月十日,开放为公园。名日中央公园,为都人士女游息之所。”由此可见,公园开放运动在中国近代才真正开始。民国初期,在以中央公园为首的其他皇家园林也相继开放,公共园林逐渐成为主流,在此基础上,私家园林、寺庙宫观园林也逐步开放,西风东渐,昔日在皇权统治下的皇家园林纷纷向大众开放实现了公园为大众服务的历史转变。如《旧都文物略》记载:“白帝制倾覆,废帝徙居,旧日之三海、颐和诸园,均已次第开放。而社稷坛,白民初即经政府整理,点缀风景,改为公园,为旧都士民唯一走集之所。春花秋月,佳兴与同,甚盛事也。兹述苑园囿,首中山公园,次中南海,次北海,次景山,次颐和园,次玉泉山、静明园,次南苑。凡昔日帝后游幸场所,今咸为市民宴乐之地”。这里的历史皇家园林依次开放,造福民众。正如钱学森教授在论述“山水城市”时,曾提出“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的中国居民百姓也享受到”。抛开封建文化思想,这足以说明现存的古代皇家园林不仅是今天人们的旅游胜地,而且古典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对今天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历史上私家园林的开放,在丰富公共空间的使用基础上,更是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私家园林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京城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并曾在元、明、清各朝均出现高潮,作为私园向社会开放,在当时已具备了公共游览的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私人园林被没收归公有,其中在恭王府花园内设有独立的文物管理机构,将恭王府花园以古典园林的形式完全对外开放,随后醇王府园、乐达仁宅园、双清别墅以及名人故居或革命纪念地也陆续对外开放。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宅园被各单位或居民住宅所占用,现状使用情况十分复杂:仍有作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载着特殊文化记忆的历史园林不向公众开放,限制了京城文化独特性的展示,不利于历史园林中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古代公共园林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与古代的公共游赏和宗教活动相关。因寺观坛庙有着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伴随中国古代大规模的群众性游赏活动的古代公共园林除具有宗教的功能外,承载的公共游赏功能更为突出,作为宗教附属性园林,大多具备天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大量群众参与其中,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历史上的寺观坛庙对广大香客、游人和信徒开放,公共园林所强调的大众性与宗教所宣扬的世俗化的观点一致。民国时期,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开放后,先农坛、天坛公园、和平公园(太庙)、京兆公园(地坛)等也相继开放。位于远郊的如潭柘寺、戒台寺、红螺寺、香山八大处一带的寺庙园林也陆续开放,如今分布在北京地区近郊和远郊的寺庙园林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4 结语

从开放的力度来说,目前历史上的皇家园林已全面开放,以北京旧城区为例,开放后的园林有效地拓展了旧城区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最便捷的户外活动领域。贾珺教授在《北京私家园林志》一书对北京私家园林进行深入论述,从有关调查成果中发现,现存的私家园林仍有绝大部分未被开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样的园林文化传播和交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互动,民主进步思想和进步人士的推动使得曾经的历史私园成为大众公园,而近代公园的出现在改变北京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更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推动着北京近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深入探究公共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继续推动园林面向公众开放,提升对北京私家园林的认识,正确的评价其历史价值,在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并合理使用,将这些私园作为向广大群众开放的文化载体,为更多的普通平民提供了广泛的公共空间和人文关怀,通过深入挖掘潜在的文化价值,对于今天的城市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佛罗伦萨宪章》第二十五条中鼓励对历史园林加以科学利用:“应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对园林的兴趣。这种活动能够强调历史园林周边遗产一部分的真正价值”。由此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借鉴和利用历史园林,成为人民的园林,为当代人造福。不断挖掘、以史为鉴是构筑未来的最好方式,从珍贵的历史遗存、如画的自然风景和民俗活动中去挖掘和思考,從中提取有助于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有效线索。

猜你喜欢
城市北京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X7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