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探讨

2018-09-10 07:22刘颂杨莹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供需平衡

刘颂 杨莹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效益与高品质人居环境诉求的日益增长,对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与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应受到关注。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当前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自实施以来,在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都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与高品质人居环境诉求为目标进行绿地的空间布局,很少思考依据规划而建设的城市绿地系统自身能够被利用的资源和服务是否能真正满足需求。因此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视角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针对绿地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1.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及其供需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所有惠益,是指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所提供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有支持和满足作用的产品、资源和环境,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4类。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能够被实际利用的自然资源和服务,供给量取决于生态系统自身状况。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是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被消费或使用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其服务的供给侧包括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等产品的供给服务,调节灾害、气候、疾病等方面的调节服务,提供精神、文化、美学方面的文化服务,以及维持地球生命条件的支持服务。需求侧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1.2 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是达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体现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时,生态系统才能达到发展和利用的最佳状态。现实生活中只有当人类社会和经济代谢的生态服务需求和消费在生态系统的环境容纳量和生态服务可持续供给范围内时,生态系统服务才能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并且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最终达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平衡。但当前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多是从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侧出发,考虑绿地对人的服务功能,如规划中强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服务半径指标等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制定的指标,而忽视了绿地自身满足人们综合需求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的实际供给能力是否能满足需求。如何正确识别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平衡供给与需求,是当前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当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足或生态系统服务被过度消费时,需要通过绿地系统规划进行有效的协调,通过增强服务供给,提升供需的空间匹配度,进而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2 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供需矛盾

2.1 “重城区、轻市域”加重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错位

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错位问题,所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也具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建成区以外的市域绿地空间辽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引导城市结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远远大于城区。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方面,最高值往往出现在城市、工业区及商业区,而白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人口较少的地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较低。

但是,“重建成区、轻市域”是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重视了市域层面非建设用地的保护和利用,但是仍缺少引导与控制的有效途径与可操作性,导致城市周边绿地的控制与管理很难实施。市域绿地空间得不到保障,面临着被蚕食、侵占的风险,生态斑块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明显,从而降低了市域绿地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

2.2 城市绿地系统评价重“量”轻“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均衡判断

现行的城市绿化水平评估仍停留在“数量”层面。如以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定额指标”为主要标准。数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绿地建设的规模及空间布局的“均衡”特征,但忽略了影响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绿地质量、空间连通度、生态系统完整度等因素,导致难以发挥绿地的最大效益。

一些城市的绿化建设只追求“森林式”“花园式”的绿化的形式,盲目密植,造成植物成活率降低,空间异质性、多样性缺乏,对绿地的生态功能毫无增益。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情况下,绿地“增量”变得越发困难,尤其是老城区,由于受到建设用地规模的限制,很难实现绿地增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存量”绿地进行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变得至关重要。

2.3 重“形式”轻“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一

当前绿地布局结构及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绿地系统规划考虑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城市的绿地布局力求实现“点线面”的几何形态,停留于表面形式,忽视生态效益的综合提升。

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贪大求洋,在城市绿地規划过程中照抄照搬其他大城市或国外经验,忽视城市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历史文脉及社会需求,造成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肌理被破坏,历史遗迹被侵占,人文特色被忽视,绿地文化服务功能被弱化或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建设力度的攀升,城市整体防灾避险功能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绿地在防灾避险、雨洪管理方面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可见,单纯的追求布局形态造成绿地无法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需求相协调,绿地承载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多重服务功能被打折扣,面对市民对生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绿地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呼应。

3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优化

3.1 完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及其管控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尺度的绿地特点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目前市域绿地规划内容、管控主体欠清晰的情况下,应大力加强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架构良好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绿地空间应该结合城市发展形态布局,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或生态保护红线,在城市外围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屏障,充分发挥市域绿地系统的保障作用,弥补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系统在生态保护与调节、景观游憩等功能上的不足,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绿地主导功能的弹性要求与刚性约束,制定公共政策引导的管理机制,实现市域绿地的规范保护和有序发展。

3.2 建立绿地系统绩效评估与监测体系

由于当前城市规划中仍然使用刚性数据对绿地进行控制,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估应该全面关注环境生态绩效、经济生产绩效、人文景观绩效等综合绩效。除了对绿地的数量与规模进行评估外,还要考虑绿地质量、空间连通度、格局的多样性、过程的完整性及稳定性、生态系统完整度等指标,并对规划的全过程进行评估。结合GIS空间技术、数字化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建立动态评估、实时监测机制,能够从规划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以及发展变化过程的功能效益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识别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反馈数据进行评估,强化积极影响、削弱消极影响,不断地优化提升规划方案。

3.3 增加规划编制的弹性内容.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复合化

正确认识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提供休闲游憩场地、防灾避难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据城市人文景观风貌、白然生态特征与历史文化特色,从特色功能发挥的角度增加绿地景观风貌规划、防灾避险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内容。

景观风貌规划的目的是将城市绿地充分融入城市的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特色中,针对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碎片化、孤岛化现象,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整合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结构,形成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网络,强化城市整体风貌格局,突出绿地的文化服务功能。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提高自然灾害威胁下城市的防灾避险能力,减轻灾害给人民生活及财产安全带来的影响是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作为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类型之一,城市绿地一直承担着作为重要的防灾避险空间及防救灾设施布局区域功能。增加防灾避险绿地的专项规划能够保障绿地调节自然灾害服务功能的落实。

粗放的城市发展导致了各种城市病出现,城市发展方式需要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中央提出“城市双修”,要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规划强调保护优先,要求对城市区域内山体、河流、湿地、林地等进行生态评估,并依据受损方式和程度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生态修复策略。这对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营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

3.4 结合服务需求建立绿地系统的弹性供给策略

首先,不同地区由于地处不同的地理区位、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態系统服务的需求重点不同。其次,居民对城市绿地提供的同种生态系统服务也会因社会背景、收入、个人偏好、教育水平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弹性。第三,城市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土地空间的功能要求不同,使城市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动态的、弹性的绿地系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规划时还需考虑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适应性、不同对象需求的适应性,以及不同尺度范围、不同目标任务的适应性等。

4 结语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是解决有限的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之间的冲突,达到保护与利用兼顾的目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够帮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以一种弹性的方式保护自然资源,有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同时关注人的需求与人的感受,让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真正有效地为人类服务,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供需平衡
2015—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万t
2017—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